浅谈新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管理
一.引言
以前看老师,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撒满心血点点润花蕾,如今成老师,教材上,作业旁,日复一日,拳拳赤诚一片育桃李。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课堂管理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
课堂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的是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群体规范、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等;课堂环境管理是指对课堂中的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的安排、社会心理环境的营造等;课堂纪律管理指的是课堂行为规范、准则的制订与实施,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等活动。
[1]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一)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
这种综合的心理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某种稳定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待教学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反映,它具有认知和情感的特征。
这种综合的心理状态,总与教学过程密切联系在一切,一方面它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可变性。
在一定条件下,课堂气氛
会形成某种占优势的稳定状态。
这种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会受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二)教师自身素质
每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都希望有着活跃的课堂氛围,而如何掌控这种氛围,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三)班级性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促进和维持的高度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3]
三.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根据课改精神,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应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这些过程中,我发现,“一放就乱”,有些同学会说一些无关课堂的话,追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影响了其他人的思路,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从观念上引导学生。
(二)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课堂,也要有着自己的明确规定,例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必须完成作业,发言要有序等,每有学生违反一项常规要求,进行处罚,且要做到说一不二,进而维
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
也就是明确规则,使学生自我约束有了方向。
(三)尊重学生,表扬为主,间接暗示
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有着自己的思想,但不变的是都想成为老师心中的优秀学生,同学心中的榜样,有时候,表扬比批评更有效果,成绩进步可以表扬,听课状态好可以表扬,作业工整可以表扬,总之,关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可以适时的表扬,而当发现学生有非学行为的时候,要做到间接暗示,积极提醒。
(四)用好课吸引学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只有深思熟虑表达出来才经得起考验。
课堂教学同理。
要能够吸引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备课,首先要备内容。
即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弄懂、搞熟本门课程必须讲授的理论点和技能点,精心编写教案,用心构思每堂课的教法,设计好本次课提哪些问题才能这样,教师每次进入教室时才能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
其次要备学生。
古人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学也是一样。
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接近学生、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有目的、有方向,上课时就能恰如其分地掌握深浅度、掌握节奏,驾驭课堂。
2.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掌控课堂教学仅仅凭“管”是远远不够的。
在授课过程中只有使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心随师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地沉浸在探求知识、掌握技能的乐趣之中。
3.要善于用情绪和语言调动学生的热情。
南开大学教授丁军说:“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有激情。
”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必须精神饱满、目光灵敏鲜明地环视全班学生,检查有无缺席,情绪怎样,同时也以自己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示范,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开始讲课时,要用精彩的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热情。
叙事说理要言之有据,把握科学性。
四.结语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很庆幸成为一名新教师,关于如何有效进行课堂管理,我的感想是微不足道的,这是一个值得永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忠光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