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

第七章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一、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本章共有6节,由“7.1基本要求”、“7. 2燃烧设备及系统”、“7. 3制粉系统”、“7. 4汽水系统”、“7.5锅炉水处理系统”、“7.6管道阀门和烟风挡板”组成。

本章主要变化为:●增加了燃烧设备及燃烧系统的要求;●增加了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要求;●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的内容和要求。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的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配置提出的总体要求。

内容包括:燃烧设备及系统、制粉系统、汽水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管选阀门和烟风挡板等设备及系统。

其配置的原则是,首先强调了与锅炉型号规格相匹配,在满足锅炉性能的前提下应保证运行安全、节约能源[即:节约燃料(包括点火稳燃用)、降低系统自身电耗]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该法同时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解释解释:本条放是对锅炉燃烧系统应当根据锅炉设计燃料进行配置的规定锅炉燃烧系统包括燃烧方式、炉膛型式、燃烧设备和燃料制备系统。

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燃烧特性。

锅炉燃烧系统不与燃料相匹配,将导致燃料燃烧困难、不易燃尽、能耗●条款解释:本条款主要是对燃烧器安全技术及其型式试验的要求;燃油(气)锅炉燃烧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不但关系到安全.同时也步及环保和节能。

为了保障燃烧器的安全运行,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法规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针对燃油燃气燃烧器的结构与设计、安装与系统、运行与维护,安全与控制装置、技术资料与铭牌要求等做出了规定。

其中,对重要的点火装置和火焰监测装置做出如下规定:第十三条燃烧器应当设有点火装置,并且能够保证点火燃烧器或主燃烧器的安全点火。

第十四条燃烧器应当设有火焰监则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①能够验证火焰是否点燃;②火焰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能够使其不受外部信号的干扰;③在点火火焰和主火焰分别设有独立的火焰监测装置的场合,点火火焰不能影响主火焰的检测。

根据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五、六条的规定,燃烧器在设计定型后,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具有燃烧器型式试验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燃烧器检测机构)进行型式试验,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方能投入使用,并且每4年进行一次抽查。

型式试验按照《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SG ZB002-2008)进行。

《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 SG ZR002-200)针对燃油(气)燃烧器的安全技术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试验项目和方法等做出规定,同时对试验报告做出统一要求。

●条款解释:本条是燃油(气)燃烧器与上游之间应有手动快速切断阀的规定。

需要时,可以用手动的方法切断燃油(气),切断阀的设置地点应便于操作并能防止误触、误碰、误操作。

●条款解释:为了保证安全用气,本条款是对具备燃气系统的锅炉,在燃气供气主营路上,应当装置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阀组做出的规定。

燃气系统:由气源、输配系统(包括:承压燃气管道系统和调压系统等)和用户三部分组成。

三部分组成中缺一者,不认为具备燃气系统。

供气主管路:如释图7-1所示,锅炉房主管路为入室母管和干管,支管为单一终端设备管路。

燃气系统管路上设置放散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35洲与《城镇燃气切断阀和放散阀》,放散阀是一种当某种暂时原因使控制点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即排放一定量的气体的阀。

燃气安全放散阀用于监视整体设备各级调压器的出口压力,当超压时可自动开启,释放超压燃气,达到保护下游设备的作用,保证用户的安全用气。

放散阀主要实现三个作用(1)超压泄放(超压放散);(2)管路吹扫置换泄放(吹扫放散);(3)管路内泄漏泄放(泄漏放散)。

泄放出的气体均通过泄放管排到安全区域。

1.对于超压放散释图7-1(1)在燃气主管道上,按照城市燃气设计规范及锅炉房设计规范都要设置放散.但这种放散是安全作用的放散。

在燃气主管道上,燃气调压站出口管路上必须设置自动安全放散阀。

因为燃烧器配套的安全切断阀及二级调压阀一般均为低压阀,需要保护,如果超压导致安全阀及二级调压阀失灵,则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在运行中,如果燃气调压站超压,就会导致燃烧器的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不安全事故。

因此,自动放散阀对管路和设备其有高压自动保护的功能。

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放散阀自动开启,气体泄放到放散管排出泄压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放散阀关闭。

(2)在进燃烧器前的各分支管路上,由于TSG ZB00l-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十八条已规定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统上游至少设置一只压力控制装置,且该压力控制装置联锁主燃气控制阀。

该要求实现了对设备(燃烧器)的超压保护(支管管路超压由主管超压泄放保护系统进行保护),因此没有必要在支管路上再增加一层起安全作用的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保护。

2.对于吹扫放散和泄漏放散吹扫放散目的是在检修或点火前,将管道内的空气/燃气混合物吹扫干净。

一般在管通的盲端设置放散管,在放散管根部设置手动切断阀,用于在吹扫过程中,实现放散管的关闭和打开。

但对于吹扫放散,目前只在技术手册上有这种做法,尚未见各种规范和标准的强制要求,实际情况也表明,一些中小功率燃烧器的燃气管道上也未设置吹扫放散,因此此处也不做要求。

泄漏放散是为了预防管道内泄漏,保护下游设备而采取的措施。

一般在被保护设备安全切断阀上游管段设置自动放散阀,自动放散阀与安全切断阀形成互锁方式使用。

由于TSG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已规定额定输出热功率大于1200kW的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统设置阀门检漏装置,因此此处不再对阀门泄漏做强制泄漏放散要求。

但如果燃气控制阀系统带有泄漏放散的,其放散管有要求,即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二十八条“带放散装里的燃气控制阀系统,放散管的直径应当不小于上游主燃气控制阀有效孔径的25%。

”以及第四十一条“燃气控制阀系统带放散阀的,其排空管出口必须直接通向室外,且高于建筑物2m。

”在投产、停炉、检修时要对管道进行试压、吹扫、气体置换等作业。

进行此类作业,是对自动放散阀上游法兰进行盲板封堵后,通过旁通手动阀开启进行作业气体的放散。

此时为防止管路终瑞设备损坏,均在支管路手动切断阀上游法兰处进行盲板封堵。

支管手动切断阀下游不参与主管路的试压、吹扫和气体置换。

综上所述:只对锅炉房燃气主管要求设置具有联锁功能放散阀组。

支管路如果具备调压功能,从安全可靠性出发,建议也应配置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阀组。

本条款也适用于具有燃气系统的使用燃气点火的锅炉。

●条款解释:针对燃用高炉煤气、焦炉谋气等气体燃料的锅炉的燃气系统,本条款明确规定对其要安装一氧化碳等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和燃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安全的规定。

一氧化碳等有害可燃气体的泄漏不仅会造成火灾隐患,还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国内钢铁企业的锅炉经常燃用高炉煤气,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管路的泄漏会引起人员的中毒死亡。

在炉前支管路系统、炉前总管路系统及危险点●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锅炉点火装置的要求。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和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节约燃煤锅炉点火、稳燃用油对降低运行成本十分重要。

近年来等离子点火装置、微油点火装置等节油燃烧技术已很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大型火电机组锅炉,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该项技术的应用,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锅炉与点火设备的配合,防止燃烧器的结焦、烧损、控制好锅炉的升负荷速率、加强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吹灰、注意再热器的保护等。

对于不采用上述节油点火装置的锅炉,也应使点火装置具有适当的调节功能。

煤粉锅炉的点火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容量,防止由于点火输入能量小,不足以维持正常着火的情况下继续●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前进料口处密封措施和启动床料的规定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入炉点通常位于炉膛来压较高的部位,为防止烟气反窜烧毁给煤机,需在每段给煤机的入口处引入风压高于给煤点床压的二次风(或一次风),对给煤系统加以密封。

当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床砂启动时,若Na2O和K2O过多(国外提供的数据用床莎启动时,床砂中Na2O含量应小于2%,K2 O含量应小于3%。

用原床料启动时碳含量应小于2%),因其熔点较低,易造成床料结块,甚至结焦。

当用原床料启动时,碳含量大也易造成床面结焦。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具有高脱硫效率、低NO x排放、高碳燃尽率、燃料停留时间长、强烈的颗粒返混、均匀的床温、燃料适应性广等优点,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谋燃烧技术。

随着CFB锅炉燃烧技术的不断发展,CFB锅炉容量也在快速增大,大型化高参数已成为CFB锅炉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国外已完成600MW级及800 M W 级的超临界大型CFB锅炉设计,300MW CFB锅炉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由循环流化床燃烧室、高(中)温分离器、固体物料循环系统、给料系统、尾部受热面等组成。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管道中风粉混合物流速的限定。

为了避免在煤粉管道中,发生煤粉沉积而引起煤粉爆燃,按照电力行业的规定,原则上,直吹式制粉系统从磨煤机分离器出口至煤粉燃烧器的管道中,风粉混合物流速应不低于18m/s。

煤粉●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管道间应当具有良好的风粉分配特性的原则要求。

良好的风粉分配特性是锅炉高效、清洁燃烧的必要条件,也是锅炉安全运行的保证。

良好的风粉分配特性可以使锅炉沿宽度方向温度场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热力偏差。

根据电力行业的要求,各燃烧器(或者送粉管)之间的偏差不宜大于下列要求:①风量偏差不大于5%;●条款解释:本条款是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规定。

我国电力行业长期以来在防止制粉系统爆炸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DL/T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和DL/T5203-2005《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枝术规程》中对防爆要求作了原条款:《蒸规》第181条。

《蒸规》第181条锅炉的给水系统,应保证安全可靠地供水。

锅炉房应有备用给水设备。

给水系统的布置和备用给水设备的台数和容量由锅炉房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确定。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给水系统的安全要求。

本条款是对《蒸规》第181条的修改,删除了“锅炉房应有备用给水设备”规定,将“给水系统的布置和备用给水设备的台数和容量,由锅炉房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