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块单片机实验系统设计
设计一种单片机实验系统,针对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应用要求,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使得实验系统能够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扩展方便,同时能够与多种实验系统兼容,在日常的教学实验和研发中应用广泛。
标签:单片机实验系统多模块
单片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平时的实验练习不可缺少。
因此作为实验载体的实验系统非常重要。
常规的单片机实验系统,其功能比较单一,与别的实验系统之间也毫无联系,能够完成的实验都是单一的单片机实验。
当前实验室中一般都有多种实验设备,如EDA实验箱、模电实验箱、数电实验箱、信号处理实验箱等。
如何使得单片机实验系统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进行更多、更复杂的实验,利用更多的实验设备,多模块实验系统为我们指出了一种设计思路。
针对实验室的条件,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的单片机实验系统,可以利用现有的多种实验设备,提高单片机实验系统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其主要模块有电源模块、核心模块、功能模块、下载模块等,下面分别介绍。
1 电源模块
作为单片机实验系统的供电部分,电源模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为了便于扩展,同时方便实验,电源模块采用多种方式供电。
利用跳线或者开关进行选择,其电路图如图1所示。
利用外部供电时电源通过J1输入,当电压大于5V时,一般常见的有9V和12V,需要将J2跳线拔掉;当电源为5V时,将跳线闭合,直接供电。
同时实验系统还可以通过USB直接供电,外部供电和USB供电的切换通过开关S1来实现,为了保护电脑,在USB供电中增加了保险丝。
2 CPU模块
CPU模块是单片机实验系统的中心,也即芯片所在的部分,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实验系统的资源,本核心模块采用锁紧卡座设计,便于芯片的安装与卸载,并且将卡座的40个引脚全部引出,便于进行二次开发。
同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复位电路,以适应普通的51单片机和A VR单片机,使得实验系统能够支持两种不同的单片机进行实验。
在设计时,主要通过一个跳线实现不同的复位电平,如图2所示。
可以通过跳帽来选择51单片机的高电平复位和A VR单片机的低电平复位,而芯片本身的引脚差异可以通过一个小转换板子来实现,主要将I/0口对应起来,一些功能引脚进行转换即可,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在一个实验平台上调试两种不同的单片机系统,大大提高了外设的利用率。
3 功能模块
作为单片机实验系统,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进行单片机实验,因此功能模块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实验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能发光,发声,能触摸的组件构成,如LED显示、LCD显示、数码管、蜂鸣器、按键等组成;第二部分由串口、测温芯片、PS2接口、步进电机、继电器、AD/DA 等扩展功能模块组成。
3.1 基本模块
LED显示由8个简单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直接由P1口进行控制,电路简单这里就不给出了。
LCD显示除了要能够显示简单的1602液晶外,还需要能够兼容128x64液晶,因此这里利用相同的数據接口,不同的插座来满足这个需要,如图3所示。
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来驱动,其中位选端利用74HC138译码器通过译码实现,段选端利用P0口连接74HC573实现。
按键模块采用键盘矩阵来实现,利用P3口来驱动。
其中P3口的低四位接矩阵的行,P3口的高四位接矩阵的列,可以实现4X4共16个按键的矩阵。
3.2 扩展模块
扩展部分的串口通信通过芯片MAX232来实现,在单片机的RXD和TXD 引脚上连接了两个发光二极管,在进行通信是可以通过观察LED的发光情况来判断通信是否进行,如图4所示。
测温功能利用芯片DS18B20来实现,此芯片连接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引脚就可以控制,如图5所示。
步进电机和继电器的驱动需要较大的电流,直接用单片机的引脚无法驱动,这里采用ULN2003这个芯片,电路连接见图6。
需要注意的是,P0口驱动时,必须接上拉电阻,否则驱动会有问题。
AD/DA采集模块采用PCF8591来实现,PCF8591是一款单电源、低功耗8位COMS型A/D、D/A转换芯片,其正常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2.5V~6V;通过I2C总线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4路模拟量输入可编程为单端输入或差分输入;可配置转换通道号自动增加功能;8位逐次逼近A/D转换;带有一路模拟量输出的乘法D/A转换,限于篇幅电路图就不给出了。
4 下载调试模块
单片机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程序调试和下载,为了方便实验,也为了防止下载电缆的丢失和损坏,将下载模块集成到实验系统上。
在实验时只需要一根USB连接线就可以连接到实验系统上进行供电和下载。
下载调试模块利用ATMega8芯片,模拟USB接口可以对常见的AT89S51,AT89S52,以及A VR芯片进行下载。
5 总结
本文设计的单片机实验系统,在日常的实验中,不但可以单独作为单片机实验使用,因为各个模块的独立性,还可以与别的实验系统,如PLD,模电、数电等实验系统进行综合实验,而且每个模块是可以独立分开的,便于后续的开发和修改.经实践证明,该实验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的教学和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应全,刘建成.模块化单片机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185-189.
[2]陈鉴富.单片机实验系统的研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3:90-92.
[3]李丹峰,龙迎春.单片机应用系统教学实验装置的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5:84-86.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0133.
董李江(198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单片机及其应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