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小课题

音乐小课题

“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则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

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

小学生好奇、好问,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今天的发现创新是明天发明创造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是要改变观念,转换角色,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不断改进教法与学法,力求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有趣地唱游、律动、游戏、自编旋律、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 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

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

4. 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感受音乐,在兴趣、爱好当中掌握音乐。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了以下内容:(1)第一阶段为2012年3月~2012年6月,为课题申报准备阶段。

此阶段为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调查研究确立实践方案,论证方案的可实施性。

(2)第二阶段为2012年7月~2012年9月,为课题研究阶段。

此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

学习相关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题的实施,积累相关材料。

(3)第三阶段为2012年10月~2012年12月,为课题深化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本课题以我校低、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1. 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分析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 观察法:对研究课上学生的认知、情感、创新创作等方面进行现场观察,并进行归纳、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

3. 调查法:在研究前、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采用面谈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行动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科学地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1.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

在课堂上进行节奏训练,学生能够把拍手、拍腿、跺脚配在一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选择打击乐器敲打自己创编的节奏,一边唱一边伴奏。

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以情感教育为主线,课堂上采用欣赏、律动等方法让学生多听、多想、多说、多做,加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正确感知和理解,并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自编歌词自创旋律,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音乐课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4. 表演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聆听和学唱歌曲,自由结合、自由分组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小学生音乐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方案2作者: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青园小学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国际化和个性化。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与高效开发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并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导致教育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载体。

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能拓展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丰富音乐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扩充音乐教育的内容资源,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质量。

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学生音乐学习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二、研究假设我们设想: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以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

三、课题界定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载体。

学生音乐学习方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进行音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与改进学生音乐学习的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力图通过研究找到改变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自变量:恰倒好处地、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因变量:提高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性音乐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作者: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青园小学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国际化和个性化。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与高效开发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并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导致教育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载体。

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能拓展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丰富音乐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扩充音乐教育的内容资源,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质量。

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学生音乐学习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二、研究假设我们设想: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以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

三、课题界定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载体。

学生音乐学习方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进行音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与改进学生音乐学习的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力图通过研究找到改变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自变量:恰倒好处地、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因变量:提高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性音乐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研究目标总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讨并形成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

分目标: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学生音乐自主性学习的教学途径。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学生音乐合作性学习的教学途径。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学生音乐探究性学习的教学途径。

五、研究内容1.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的运用方式和方法。

2.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支持下如何改变学生音乐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六、研究对象、方法(一)研究对象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青园小学全体学生(二)研究方法本研究课题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信息技术的成果与动态、理论与方法,开展音乐教学的研究。

七、研究步骤实验分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06年4月—6月)选题论证,拟写课题方案,组建课题组。

2.实施阶段(2006年7月—2008年7月)按方案有计划的实施研究,积累资料,准备结题。

查找资料,认真分析、研讨,初步开展研究。

学习现代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通过课例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的效果,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3.总结阶段(2008年8月—2009年6月)我们着手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对课题的研究过程进行整理总结,收集实验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做好结题工作。

并开始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

八、课题研究过程及相关策略(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研究能力1.转变教师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如果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而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有可能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障碍。

因此,更新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观念是我们面对新技术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2.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我校制定发展性的音乐教师(2005年——2007年)三年培训目标:所有教师必须取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证书》,能够运用PowerPoint2003”、“P hotoShop”、“Flash”及“FrontPage”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教学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