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作文第一篇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受灾的人在等着我们的支援和帮助。
在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再次发生7.1级地震。
相信提起地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那场巨大灾难!往事犹历历在目,不堪回首,今日这场悲剧又在青海上演了。
一场灾难之后,我们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死亡、残缺、家园毁灭、亲人离散的巨大悲剧,以及铭刻在心灵深处的难以愈合的伤两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十万于人遇难,财产更是难以计数。
那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引了我们无数人的心,大家都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一幕幕让人们永远忘记不掉的感人画面,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有了我们的帮助,他们才没有被困难所压倒!没有被饥荒所困住!重建的四川汶川,春意盎然,好象春天般的新生柳树。
加油!玉树县的乡亲们,你们一定要坚强!你们一定不要害怕!让我们手挽手,重新建好家园!虽说我们相隔千里,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就象有一首歌唱得好《我和你》那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来吧!朋友们,来吧!乡亲们,就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重建家园愿你们坚强起来,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玉树县的乡亲们,加油!我会一直一直默默为你们祈祷!为你们祝福!第二篇今日听到消息, 玉树地震了, 震级7。
1级。
听到消息的, 我愣了好久, , 两年前的, 我去过玉树, 四月中旬, 并且, 在玉树也结交了朋友。
有隆宝镇的副镇长更阳, 干部巴桑, 有玉树县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有财, 玉树电视台的女记者拉猛。
那年我去玉树的, 早上是早上六七点从西宁的, 一两点才到达玉树的, 路上没停, 老实说, 从西宁到玉树的道路路况不错的, 但前提是老天开眼, 不要下雪, 一旦下雪, 道路将会异常难走, 耗费的会更多。
所幸, 去年的, 玉树机场开始运营, 救灾物资可以机场运输。
, 当范文网[]前救灾的要务要玉树机场的使用, 千万出一丁点, 要, 机场一旦出了, 只靠公路, 是会很低的。
一点要到, 从西宁到玉树, 要要通天河大桥, , 对通天河大桥要严密监控, 在必要的, 要措施加固, 通天河大桥一旦, 所从西宁上去的汽车会被统统堵到河的这边, 物资都抵达。
从新闻中可以得知, 此次地震震中就玉树县城结古镇, 加之, 结古镇玉树州的驻地, 人口8万多, , 结古镇损失惨重。
可以肯定, 此次救援的主战场在结古镇上, 而像汶川地震那样, 会很分散。
这主要的原因是, 当地藏族同胞住的分散, 但所居住的房子大多都简陋课件下载[] , 一部分人居住的帐篷, , 损失会小上。
, 损失小意味着就损失, , 当大家都将目光投射到结古镇的, 附近镇子高山村子中的震后, 也忽视。
, 是地方出了, 救援的难度就越大。
, 农牧民都居住得分散, 地方车辆普通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 要去的话, 都得开越野车、骑摩托车骑马。
第三篇喜和大悲为何总要如此巧合地纠结在一起:奥运前,我们痛哉汶川;世博前,我们泪望玉树。
不是迷信什么,只是觉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着: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但生活从来也不会完全尽如人意。
欣喜往往是预料之中的,而灾难和悲伤却总是突然来袭。
玉树,和两年前的汶川一样,一个原本并不为人所熟悉的地方猛地闯进了所有中国人的视线,然后,聚集起所有的目光和悲伤。
这是我们最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可必须面对。
又因汶川在前,所以这一次,悲伤依然,但已经不那么慌张。
悲剧总会陆续上演,但没有一次悲剧是对上一次的重复。
所以,玉树的救援依然面临着困难,4000米的高海拔,冷如寒冬的气温,脆弱的交通,语言的障碍,还有原本就存在的贫困。
但毕竟是在汶川之后,我们依然看到了这一次生命大救援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进步。
何为重?何为轻?何为缓?何为急?救援工作的展开多了份理性和从容。
比如,当地政府暂时让一腔热血的志愿停下脚步,因为,有限的交通“生命通道”要为救援者和最需要的救援物资而开。
倒不是急着为救援叫好。
如果灾难都不足以让人警醒并成长,那就不是进步而是退化了。
更何况,面对所有有希望继续延续的生命,我们真的希望救援工作能不断地让我们叫出好来,尽管这样的事更应发生在地震救援完成之后。
眼下,拯救生命,是当务之急。
也正如xxx的指示所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生命无价。
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想做些什么,但这中间的不少人可能最后又什么都没做,只是在心头默默地为玉树祈愿。
其实这已经挺让人温暖的,却又总让人觉得还不够。
有关方面呼吁说灾区急需棉被和棉衣等物资。
我相信有很多人有这方面的物资并且也愿意捐出来,但却因为不知道往那儿捐,或是知道却因为觉得麻烦,还或者是实在腾不出时间来送过去。
因此,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不能只是给出几个捐款账号就可以的。
是否能把捐赠点摆到街头巷边,是否能组织街道居委会等基层部门和志愿者弄几个热线电话,然后根据捐赠情况能分区域分时段去收取。
这对于志愿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说一腔热血冲到最前线才叫志愿者。
志愿精神原本就是一种义务奉献的精神,更多的是,这种服务往往是在幕后默默完成的。
而这样的一些有规划、合理安排的捐赠和志愿服务是否应该在经历了汶川之痛后就应该形成一种机制了呢?至少不应该是每当一次新的灾难来袭时,我们在展开救援等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总在懊丧:我们为什么没有准备得更好,而我们原本可以做到。
玉树遭受重创的时候,其实离汶川之殇两周年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个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多想想汶川。
不是为了去增添感伤,而是通过回望来发现我们哪些方面的工作可以准备得更好,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们的心理救援可否准备好了,因为在度过生命救援的“黄金24小时”后,心理救援对遭受身心重创的人们来说也同样重要。
再比如后期安置工作是否能更早地进行准备,样板房和各种生活用品是否都能尽可能地提前到位?汶川之伤尚未愈合,玉树又添新的创痛。
每逢天灾骤降,人心的热度顿时升温。
大灾有大爱,爱心暖人心,这真的是我们这个民族非常可爱的地方。
每每这个时候,因灾难而生的悲痛和因爱心而生的感动相互交织,一起揪着人的心。
也每每在这个时候,我总在想,是否灾难能少一点,而爱心和温暖却常在。
比如能少一些王家岭的悲剧,多一些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弱势群体的关注。
显然,天灾的到来是不大可能会我的这种愿望而中止的,但每个人的爱心也不能因此而多一些吗?而能更常态化一点吗?其实未必要时常捐款捐物,更多的时候只需要我们不要冷眼相待,只需要多投入一点关注,然后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帮助。
而我的这点愿望又何尝不是很多人的所想呢?泪望玉树,惟愿生命的奇迹能更多地出现,愿所有的生者都坚韧,逝者皆安息,不抛弃不放弃。
回想汶川,惟愿我们能以更好的生活状态告慰亡者,愿人间温情常在,爱心永驻,不冷漠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
玉树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 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后人。
14日早晨, 青海玉树。
7。
1级地震突如其来, 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
尘土满面的孩子, 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 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 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
与此同时, 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 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 和死神进行赛跑。
经历了两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 无论是政府, 还是民众, 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
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
尽管科技日渐发达, 地震仍然不可预知。
面对天灾,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 也应该不断进步。
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汶川大地震之后, 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 已经于2009年5月实施, 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公民精神随之成长, 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 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
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 我们相信这些会在玉树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
两年前, 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 使得桥梁断裂、楼宇坍塌, 可是中国人没有被击倒。
三岁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向救援者敬礼, 年轻的警察妈妈敞开怀抱为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 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
更忘不了举国默哀的三分钟结束后, 天安门广场上那经久不息的加油声, 那一刻13亿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在齐心协力的救援中, 人与人的隔膜打开了, 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 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
可以说, 灾难之后的记忆强化了国民的忧患意识, 提高了社会的应急能力, 所以今天我们能以最高的效率进行震后救援。
在灾难面前, 坚持以人为本, 中国曾经创造了救援的奇迹。
我们也期冀另一种奇迹能在将来出现, 那就是大灾化为小难或者是有灾无难。
这需要全体民众继续弘扬"汶川精神", 强化忧患意识。
玉树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 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后人。
爱,在那一刻绽放第四篇爱是什么?爱是我们美好生活中一个美丽的音符,爱是历史长河中荡涤起的朵朵浪花,爱是幸福的源泉。
世界因为有爱,才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才使得人们沐浴在幸福的爱河其乐融融。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灾难又一次降临,一座美丽的城市在倾刻之间化为废墟,10多万间房屋在一瞬间倒塌,数以万计的生命在灾难中挣扎。
再也没有这样朴实的话让我们感动。
“兄弟姐妹们,你们所遭受的灾难也是我们的灾难,你们所遭受的痛苦也是我们的痛苦,你们失去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
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安排好解决好你们的生活。
” 这是温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现场时对灾区老百姓的一席话。
“救人要紧,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爱,在那一刻绽放:危难时刻,敬爱的温总理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最坚强的福音。
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成都市无偿献血点献血的人们排起了长龙,四川的的哥们自发组织车队亲赴灾区自愿无偿承担救灾运输任务,南京8岁的孩子将自己积攒的压岁钱慷慨奉献,为灾区捐款。
各种救灾物资从祖国甚至世界各地蜂拥而至。
爱,在那一刻绽放:地震无情人有情,仁爱情怀可歌可泣,人间大爱感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