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广播电视五大管理体制比较
按照当前学界的普遍认同的观点,根据资金来源、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与政府和社
在以上五种体制中,国有国营、国有公营和社会公营的广播机构,通常被称为公共广播;私有私营、公私合营两种机构通常被称为商业广播。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这五种经营管理体制中,国有公营体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该体制是欧洲各国多年来在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方面奉行的标准模式,从而与美国广播电视业奉行的私有私营体制形成鲜明对比,二者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两大模式。
而我们这里研究的英国广播业正是国有公营体制的典范,因此,英国广播研究在世界广播事业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
英国选择了公共服务广播, 而美国却确立了完全不同的商业广播。
英国虽然在50年代引入了商业电视( 70年代引入商业广播)与公共台竞争, 但仍然以公共体制为主导。
英国公共广播强调“服务”观念。
对于两国广播制度的起源, 学者们进行了分别的论述。
斯坎内尔从文化角度分析了19世纪中后期在中产阶级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服务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兴起的公共广播事业, 强调的是历史文化对广播制度形成的作用。
克里塞尔则认为频率资源的有限性对英国广播制度的制约, 强调的是技术的决定作用, 同时他也承认广播事业兴起之前的公共事业组织模式对广播事业的资鉴作用。
麦克切斯尼从社会阶层对广播利益的不同期许及其矛盾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商业广播制度形成的决定因素。
当本文作者对两个国家广播电视体制形成的原因做对比探讨时, 发现上述分析尚不足以解释它们之间差异的根源。
作者认为, 把它们放在特殊的社会语境下加以观照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一语境下, 商业力量和经济逻辑在形成美国广播制度中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这正是美国不同于英国的地方。
在20年代的英国, 准商业化的英国广播公司还没有形成今天意义上的广告经营形式, 广播只是用来促销收音机的手段, 走不走靠广告作为经济来源的纯商业化路线, 对组成广播公司的电器制造商销售收音机获取利益并没有实质性影响。
同时对广播电台经济收入的影响也不大, 因为电台一旦得到广告收入, 就意味着失去公共服务广播的身份和地位, 从而失去执照费和专利权税收入, 因为从理论上讲广告费和执照费是不可兼得的。
甚至对广播电台来说, 执照费相对而言更稳定, 更有保障。
而美国的情况却不一样, 在1934年通讯法颁布之前, NBC和CBS都在从事广告业务, 广播运营已经离不开广告支持, 广告已经成为广播网的经济基础。
特别是在广播制度最终确立的大萧条期间, 广告收入已经成为广播网得以生存的经济命脉。
这就意味着, 如果一旦按照教育家、宗教领袖们设想的那样开办一定数量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广播, 广播网就会失去部分宝贵的经济来源, 这是他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所以他们通过游说活动力阻公共广播运动目标的实现。
同时, 受大萧条打击的广告代理商、广告赞助商等也会蒙受经济损失, 前者将失去营利的主要途径, 后者将得不到扩大商家及其产品社会影响的机会。
同样备受打击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也在新兴的商业广播行业得到了再就业的岗位,获得了新的经济机会。
政府也不愿意在大萧条时期把紧缺的资金用在广播事业上, 况且电台已经发现了维持生存的经营之道。
所以, 经济利益因素决定了美国最终坚定地走上商业化广播的路径, 在英美广播制度差异的形成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是两者差异的主要根源。
英国:公有制广播电视体制的出发点是兼顾国家(包括受众1和市场的需要,试图在保障言论的相对自由和独立的同时,也注重广播电视对社会公众负有的责任。
英国试图通过建立公共的广播电视机构。
使之既可少受来
自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又可减少市场对于广播电视的压力。
这种控制模式希望以一种中间的方式,强调和保证广播电视作为大众媒介的言论自由和社会责任。
它的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禁止播出广告,其主要责任包括:普及服务;保证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内容的多样性:对普通公众、特殊群体和少数民族的非营利性服务目标。
作为“公众利器”,BBC由于不直接受政府控制,可以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上去报道新闻,塑造其客观公正的形象;同时,由于其对经济的独立性,不需要面对市场强大的压力,无需追逐高额利润来求得生存,从而保证了其高品质的播出质量[3]。
但是。
BBC同时也必须承受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近年来,由于资金有限、竞争激烈,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缺少活力,纷纷面临改革寻找出路。
所以,英国政府也逐渐放松管制,例如《1996年广播电视法》中就出台了许多措施鼓励竞争、放松管制,从而促进了英国传媒公司向一体化、垂直化、横向化的发展。
美国:广播电视台的私人占有,意味着它只对法律而非对政府负责.政府无权干涉电台、电视台的独立经营和节目编排;同时还强调和保护言论自由,广播电视作为舆论机构监督政府和社会公共事务。
同时,正因其私有化和商业化性质,它们对市场依赖性强、受市场规律的调节,以赢利为最终目的,围绕受众抢夺市场,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成为它们获取商业利润的手段。
不可否认,这种为抢夺市场的激烈竞争往往导致了市场对于广播电视的言论自由的较大影响和限制。
商业行为亦造成了广播电视对公众教育的忽视。
为片面追求收视率而泛滥的煽情、暴力节目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公众强烈不满。
尤其是《1996年电信法》的实施,放松管制、打破行业壁垒。
有力地促进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垄断。
目前,最大的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分别由NBC、CBS、ABC,以及福克斯广播公司为核心组成,它们是最大的垄断组织。
四大广播网的直属台与附属台约占了全国商业台的80%。
面对超级传媒大鳄,美国政府媒体监控方面更显力不从心。
在一定程度上,四大传媒集团的头脑不仅决定了美国的声音,甚至决定了世界的声音瞪]。
中国:但是在改革中,我国的广播电视也存在一些弊端。
从整个电视业看,全国各类各级电视台林立,区域分割,各自为战,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生产、营销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公平竞争规则匮乏.弱势台无退出机制,强势台无扩张空间;从机构内部看,效率低下,经营观念滞后,精品节目的制作能力不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加强市场化的运作,建立政府管理下的广播电视自由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