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为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20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菠萝榨汁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B.豆浆C.酱油D.冰3.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产生二氧化碳D.收集二氧化碳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6. 镁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7. 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氨气(N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3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3 C.+4 D.+58. 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A.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B.某食品广告词——纯绿色,无化学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C.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成分D.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属于()A.原子B.阳离子C.阴离子D.分子11.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12. 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MdC.原子序数是101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13.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1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有4种分子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15. 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
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16.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17.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0 40 10 32反应后的质量/g12 x 10 0A.x等于90B.b可能是单质C.c一定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18. 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X↑,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2Cl B.HCl C.Cl2D.Cl2O19.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少量氧气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A.A B.B C.C D.D二、填空题21. 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氧原子:_____;(2)镁离子:_____;(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4)3个氮分子:_____;(5)氢氧根离子_____;(6)二氧化氮_____;(7)硫酸铜的化学式_____。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选用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
A 金刚石B 石墨C 碳酸钙D 氮气E 干冰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_____;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③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④填充在灯泡里作保护气的是_____;⑤用于制作玻璃刀,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
(2)①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和天然气等;②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填“可燃冰”“氢气”或“汽油”)。
23. 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填标号字母)。
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用水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2)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3)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4)生活中常用_____(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5)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标号)。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 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 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D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三、科普阅读题24. 阅读下列材料。
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天然采集的金刚石经过仔细研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
几百年前,人们不知道金刚石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学家拿着放大镜,在阳光下研究金刚石的折光性质。
当太阳光被放大镜聚焦成一点照到金刚石时,金刚石消失了。
人们经过分析,认为金刚石可能被烧掉了。
化学家把金刚石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里,使金刚石在容器里燃烧。
燃烧后,测定容器里的生成物,发现竟然是二氧化碳。
经过进一步测定,人们断定金刚石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由于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
在知道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后,人们就设法制造金刚石。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工厂,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
遗憾的是,这样做成的人造金刚石虽然和天然金刚石硬度相当,但是透明度和外形都达不到天然金刚石的水平。
此外,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这种合成方法存在生产成本昂贵、设备要求苛刻等问题。
因而化学家探索用其他含碳物质来制造金刚石,最终在较低的温度下用甲烷(CH4:无色无味气体,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
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金刚石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2)请写出金刚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3)石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转化为金刚石,请分析此变化属于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材料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推断题25.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C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固体单质,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若A、C组成元素相同,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D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则:①E的化学式是____;F的化学式是____;②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五、实验题26.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请回答:(1)写出编号Ⅱ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B或C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
(3)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并验证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4)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G),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5)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气小,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
六、科学探究题27.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方案一:小明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人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
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28. 称取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6.2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性忽略不计)。
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