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0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4),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7)《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思乡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几个园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岭南的荔枝花jì mò()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鱼船的苦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 8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
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荟萃. ( ) 联mèi ( )(2)“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2分)(3)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2分)(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2分):5.名著阅读题。
(6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家中的生活历。
(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为生。
虎妞是样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的女儿。
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6分)1.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3分)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3分)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1.解释加点字词。
(4分)四时俱.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野芳发.而幽香()颓然..乎其间者()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写景方面,两文都注重时间变换,请分别举例说明。
(2分)11.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
(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醉能同其乐。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18分)学习幸福让人生一定要幸福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
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文化、艺术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
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
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我30岁时已经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幸福。
为了觉悟,我辞掉了所有工作到山区去住。
一天我到山下去采购,我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
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过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觉决定你的内心。
“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的时候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你才可以时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世界。
第三,要有欢喜的心理。
其中两个方法,一是快乐活在当下,一是尽心即是完美。
有一位弟子问师傅,你怎么修行?师傅说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有一位老先生说,他要找一位最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60年过去了仍在寻找。
他说30岁时曾找到一个,但是对方说自己也要找最完美的男人!其实发现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快乐。
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的,只有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
第四,要有柔和心。
柔和心透过慈悲心而来,通过爱己而来。
小时候我喜欢读伟人传记,发现一个真理:伟人都喜欢散步。
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因为从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尊重,你会发现多元的价值。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在画画。
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动就很痛,最后用两个木板把手绑住,还在画。
家人不理解,他就对家人说,痛苦会过去,但是美好会留下来。
生命的痛苦、考验都是台阶,是我们走向智慧的营养。
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就会不断走向幸福。
12.作者认为“学习幸福”需要做到哪几点?(4分)13. 整体感知全文,试给第①段横线处填补合适的语句(10个字以内)。
(3分)14.文章第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结合具体语段分别说明。
(4分)15.文章结尾写法国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带病坚持画画,旨在阐述什么?(3分)16.从上文可知,作者林清玄倡导的“幸福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文章后的感受。
(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3题。
(22分)拔掉那颗蛀牙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
姐姐比她漂亮。
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
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
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
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
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
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
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
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
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
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
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天还好,馒头不馊。
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
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
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
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
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
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
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
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
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
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
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
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
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
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
第二天,又发呆。
她决定回国。
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
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
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
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
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
母亲哭着,抹着眼泪。
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
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
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7.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有何深刻含义?(4分)18.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序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