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分析.PPT
思考:在误差分析中,能否把C待的偏 差看作是与C标或 V标成正比,而与V待 成反比?
想一想
用0.1032mol/LHCl的溶液滴定25.00mL未知 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HCl溶液 27.84mL,通过中和滴定测得NaOH的物质的量 浓度是多少?若用未经润洗的滴定管盛装 0.1032mol/LHCl的溶液滴定25.00mL该未知浓度 的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HCl溶液 28.15mL,则该如何计算NaOH—— V待
用巳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 AD ) 溶液 ,下列实验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以甲基橙作指示剂
B、滴定过程中,往锥形瓶中的酸液补加少量的蒸馏水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而滴定后消失
D、滴定过程中碱式滴定管漏液
课堂检测1
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未知硫酸溶液的浓度, 若用来配制NaOH标准溶液的固体烧碱中含有 少量的KOH ,结果测得硫酸浓度的数值( A) A、一定偏高 B、一定偏低 C、可能偏高 D、同样准确
小结
一、误差分析依据 二、分类
例1
C标. V标 C待= ————— V待
用巳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 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B ) A、酸式滴定管洗涤过程中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B、振荡时锥形瓶中液滴飞溅出来 C、滴定完毕,滴定管下端尖嘴处有滴液悬挂 D、锥形瓶装待测液前有少量蒸馏水
例2
C标. V标 C待= ————— V待
课堂检测2
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 判断以下操作引起的误差(偏大、偏小或不变) 1、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 2、开始时标准液在滴定管刻度线以上未调整 3、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冼锥形瓶 内壁 4、最后一滴酸滴入后红色消失,又滴了2滴酸液 5、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无气泡而滴定后产生 了气泡 6、最后一滴酸滴入后红色消失,片刻红色又出现 7、指示剂(可当作弱酸)用量过多
课堂检测3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溶液,有 下列错误操作: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 未经标准溶液润洗就注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 ②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测液前,尖嘴部分有气泡, 取用过程中气泡消失;③滴定前,读碱液体积时 仰视,滴定后俯视;④锥形瓶用待测酸润洗两次, 则:1、 使待测液浓度的测定值偏低的操作是 ( ),偏高的操作是( ) 2、如果用甲基橙代替酚酞作指示剂,此时所得 盐酸浓度的测定值比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出的稍大 还是稍小?
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
误差分析
引起误差的原因
1、标准液不标准
2、仪器洗涤 3、滴定管漏液 4、待测液的量取
5、读数
6、指示剂选择有误
分析依据
利用中和滴定原理: C待= ———— V待 — C 标 . V标
滴定过程中许多错误操作都可能导致C标 或V标或V待产生误差,从而引起C待产生 误差。
分析依据
利用中和滴定原理: C待= ———— — V待 C 标 . V标
用标准烧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 若测定结果是浓度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BD ) A、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尖端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 后消失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例3
C标. V标 C待= ————— V待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B ) A、起始读数正确,达到终点后仰视读数 B、用含NaCl杂质的NaOH固体配制成标准溶液 C、用含Na2O杂质的NaOH固体配制成标准溶液 D、用移液管量取待测液时,没有把移液管中的 最后一滴待测液用嘴吹出来
在实际操作中认为C标是已知的,V待是固定 的,所以一切的误差都归结为对V标的影响。
A、 V标本身的变化引起的误差 B、 C标的变化导致V标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C标偏大则V标偏小, C标偏小则V标偏大 C、 V待的变化导致V标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V待偏大则V标偏大, V待偏小则V标偏小
V标偏大则C待偏大, V标偏小则C待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