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汇总一、地理常识1.恒星——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产生“磁暴”现象;③产生极光。
3.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
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5.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
依地球遮避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6.时区——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
按这种办法,每隔经度l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l2个时区。
7.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l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然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8.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
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9.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河口三角洲。
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10.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中国东北的镜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
1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1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1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四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15.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16.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17.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8.南北纬线——以赤道线为界,分南北半球。
赤道线北面为北纬,赤道线南边为南纬。
南北回归线为纬度线,南回归线是南纬23度26分线,北回归线是北纬23度26分线。
南北回归线为太阳能直射到的最远距离。
北回归线经过我国的广州、云南。
纬度线穿越我国最长的是北纬40度的线我国最南边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度左右,最北边的漠河位于北纬53度左右。
东西经线——以东经160度、西经20度为界,分东西半球。
东经0度跟西经0度重合,0经度线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0经度线往东边就是东经,往西边就是西经。
东经180度跟西经180度重合,这条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俄罗斯的东西泊利亚海、太平洋。
东经120度经过我国北京。
我国最西位于东经75度左右,最东边位于135度左右。
19.时区——以经度线分为24个时区,一个时区15度。
我国跨5个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
20.七大洲四大洋——地球分七大洲四大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的面积。
七大洲为: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州四大洋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五大洲里亚洲面积最大、大洋州面积最小四大洋里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亚洲的全名为亚细亚洲、欧洲的全称为欧罗巴洲、非洲的全称为阿非利加洲、美洲的全称为亚美利加洲。
21.岛屿、群岛、半岛——岛屿、群岛: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叫岛屿。
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位于加拿大东北方向,属于丹麦。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称为马来群岛世界最小的岛屿是位于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一个美丽的珊瑚小岛。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我国宝岛台湾岛。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半岛:指伸入海洋或湖遥中的陆地。
它的构成形式一般是三面临水,一面同大陆相连。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中国最大半岛是山东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广东西南部,因多雷暴而得名)。
22.海洋、海、洋、海峡、江、河、湖、大陆架、海岸线、三角洲、海拔、运河、瀑布、海沟——海洋、海、洋: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也是海和洋的统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称为洋,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
海与洋之间彼此连通,共同组成世界统一的海洋整体。
世界最大的海是珊瑚海(位于澳大利亚东边,也是最深的海)。
世界面积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位于土耳其附近)。
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是南海(也是我国最深的海)。
中国面积最小的海是渤海(还有的海是东海、黄海)海峡:两块陆地之间狭长的海域,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世界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非洲的莫桑比克)。
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是德雷克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中国最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23.江——较大的河。
世界最长的江为尼罗河,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
24.河——通指一般的水道,通常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
世界最长的河是尼罗河、排在后面的分别是亚马逊河、长江。
中国最长的河是黄河25.湖——陆地表面比较宽阔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水体,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
世界最大的湖是里海。
世界最小的湖是本溪湖(位于辽宁)。
中国大的湖是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中国湖泊:青海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
26.大陆架——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缓倾的浅水平台。
简单来说,是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架不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二、文学常识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尚书》《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
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
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
《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假托之作。
3、《春秋》《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
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
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4、《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5、《战国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6、孔丘与《论语》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7、墨翟与《墨子》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8.孟轲与《孟子》孟轲(约前372~约前289),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于战国前期。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
9、屈原与楚辞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10、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
11、陶渊明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有《陶渊明集》。
散文中《桃花源记》最为著名。
12、唐朝文学“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其成就却最为辉煌。
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伟大的诗人李白,还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
许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的。
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13、词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14、元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