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 就权利本身来看,它()脱离义务而存在。

A. 可以B. 应该C. 必须D. 不可能2.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

A. 未满十八岁的人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C. 被逮捕的人犯D.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3. 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的代表所组成,具有极广泛的民主性,便于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便于联系群众和接受群众监督。

A. 直接选举B. 间接选举C. 直接或间接选举D. 选举或指定4.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代表大会制C. 民主集中制D. 政治协商制度5.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A.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B. 公民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C. 国家机关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D.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6.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B. 监察部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人民检察院7. 依照现行选举法的规定,选举或者代表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联名人数应为()。

A. 3人B. 7人C. 10人D. 15人8. 许可证一经(),即获得法律效力。

A. 公证机关公证B. 行政机关批准C. 申请人申请D. 行政机关颁发9.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B. 法律监督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D. 市场监督10. 行政处罚只能()。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 由公安机关执行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11.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 国家机关B. 国家权力机关C. 国家行政机关D. 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本决定公布后审判上述案件,适用本决定。

”该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是()。

A. 从旧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从新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13.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A.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B. 可以免除处罚C.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4. ()是一种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

A. 著作权B. 专利权C. 财产所有权D. 发现权15. 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A. 直接占有和支配B. 间接占有和支配C. 直接占有,间接支配D. 间接占有,直接支配16. 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A. 选民资格案件B. 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C.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D. 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17. 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应该做到朴实而简明、()、周全而完整。

A. 准确而规范B. 简短而客观C. 真实而不夸张D. 确切而客观18.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

A. 法律部门、B. 上级机关C. 部门领导D. 法定作者19.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 逐级行文B. 多级行文C. 越级行文D. 直接行文20. 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没有的一部分是()。

A. 标题B. 正文C. 主送单位D. 成文时间21. 发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A. 会商→核稿→注发→发出B. 核稿→用印→缮印→发出C. 核稿→会商→用印→缮印D. 拟稿→注发→签发→发出22. 注办的作用说到底是为了()。

A. 备忘待查B. 检查监督C. 避免延误D. 方便工作23. 以下活动,不属于注发流动的是:()。

A. 解决图表与正文,注码与注文的衔接和页码编排问题B. 向催办部门或人员销办C. 赋予发文字号D. 明确公文制作方式与发送方式24.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A. 会商B. 审核C. 注发D. 签发25.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 一般方法B. 经验材料C. 理论结论D. 具体方法26.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 唯心主义B. 二元论C. 辩证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7.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C.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8.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形式和状态B. 源泉和动力C. 方向和途径D. 内因和外因29. 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D.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30.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观出来B. 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 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 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31.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 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32. 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是()。

A. 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 认识论中的唯心论C. 认识论中的可知论D. 认识论中的辩证法33.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 剩余价值论B. 阶级斗争理论C.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 科学的实践观3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35.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A. 唯物论B. 辩证论C. 二元论D. 诡辩论36.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

A. 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 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D. 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37. 生产关系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38. 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

A. 党的思想路线B. 党的基本路线C. 党的组织路线D. 党的政治路线3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经济发展国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40.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原因是()。

A. 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对我们党至关重要B. 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政治灵魂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战略目标相联系的D. 它是党的代表会议通过并写进了决议的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的市场经济。

A. 自由放任B. 政策微观调控C. 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D. 同西方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42. ()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集体经济B. 私营经济C. 劳动者个体经济D. 三资企业经济4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A. 在流通领域中发挥自发的调节作用B. 自发调节生产,达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C. 对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D.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44. 下面表现属于右的表现的是:()。

A. 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停留在过去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了的认识上B. 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C. 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某一项或全部D. 在形式上坚持,在实质上背离四项基本原则45. 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 职位分类制度B. 品位分类制度C. 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相结合D. 级别分类制度46. 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

A. 级别B. 职称C. 领导职务D. 非领导职务47. 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A. 两年B. 一年C. 半年D. 三个月48. 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和()组成。

A. 国委委员B. 民主党派人士C. 全国人大主任D. 军委主席49. 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A. 直辖市市长B. 乡长C. 巡视员D. 司长50. ()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A. 个人决策B. 集体决策C. 程序决策D. 科学决策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 法律规范效力的终止包括以下情况()。

A. 因与新颁的宪法相抵触而失效B. 因法律规范本身规定的停止生效日期到期而终止C. 因新法的颁施行而失效D. 因发而特别决定而失效2. 当代中国,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

A. 准确B. 合法C. 合情D. 及时3. 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 自然人B. 集体组织C. 国家D. 行为4.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A. 自治区的人大B. 自治区人民政府C. 自治区人民法院D.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5. 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A.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B. 原告C. 复议机关D. 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6. 行政赔偿方式有()。

A. 金钱赔偿B. 返还财产C. 恢复原状D. 恢复名誉7. 人民法院对妨碍诉讼的行为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

A. 训戒B. 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C. 处以15日以下的拘留D.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 主犯包括()。

A. 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B. 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C.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D. 聚众性犯罪中的首要分子9. 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

A. 审判员和陪审员B. 书记员C. 翻译人员D. 鉴定人和勘验人10. 常见的安排照应的方式有()。

A. 首尾呼应B. 前后呼应C. 内容和题目呼应D. 主题和材料呼应11. 写文章用词要得当,要求()。

A. 决不生造词语B. 决不滥用简称和略语C. 在词的词义、词性、使用范围、语法功能等不清的情况下不轻易选下词语D. 决不使用不规范的书写格式12. 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