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空间】一、挑水不忘挖井从前,有两个小和尚法能和慧空住在两座相邻的山上,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来到山下的小溪挑水,久而久之,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突然有一天,法能没有像往常一样下山来挑水,慧空认为他大概有事耽误了,便不以为意。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法能还是没有出现,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依旧不见法能的踪影,慧空这才担心起来,决定前去探视他的老朋友。
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山,见到正躺在树荫下悠闲品茶的法能时,大吃了一惊,他好奇地问道:“你一个月没下山挑水,哪来的水沏茶?”法能赶紧起身相迎、笑而不答,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
让慧空大感意外的是,院中居然有一口井。
法能指着井说:“几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要坚持挖这口井,每天挖一点儿,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也就不用再辛苦地下山挑水了。
”慧空顿时恍然大悟。
是啊,假如事业是水,那么奋进就是源,我们是不是也须赶紧行动起来,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呢?二、换一种思维有这样一件事,据说美国航空航天局在第一次将宇航员送入太空时,发现圆珠笔无法在零重力下使用。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的科学家们用了10年时间,耗资120亿美元开发了一支能在零重力下使用的圆珠笔。
而俄罗斯人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是他们很容易就解决了,并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
后来,就有人请教俄罗斯人是如何解决该项难题的,俄罗斯人轻松的回答:很简单啊,我们改用铅笔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思维转换的威力。
换一种思维,小草的叶边虽然划破了鲁班的手指,但他看到的却不仅仅是常人眼中的鲜血,并由此发明了锯子;换一种思维,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他感觉到的不仅仅是疼痛,而是从下落的苹果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矛盾和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打破常规,创新实践。
因为,换一种思维去思考,你就会有更多崭新的认知;换一种视角去观察,你就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换一种思维去工作,工作就会变得生机勃勃;换一种方式去生活,生活就会变得其乐融融。
三、给下属一个勤奋工作的理由领导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能否有效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不仅是衡量领导者能力强弱的一面镜子,也是影响工作成效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敬人者,人恒敬之。
领导与下属之间虽有职位高低之分,但无人格贵贱之别。
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只是见面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温和的微笑,都能让下属如沐春风,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有的领导习惯于说话打官腔,办事摆官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这样的领导则会让下属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以理服人,威信自生;以势压人,无威无信”。
领导者应与下属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在沟通中增进信任,在沟通中达成共识。
要善于与下属换位思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
对待下属应该说服而不压服,鼓励而不责备,春风化雨而不电闪雷鸣,只有这样,才能变阻力为活力,化压力为动力。
知人者明,赏人者智。
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下属的“闪光点”,乐于欣赏下属的长处。
能够根据下属的性格特点和工作能力,大胆放手授权,敢于压担培养。
工作有了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工作出现失误,妥善帮助分析和纠正。
真正使想干事的能干事,能干事的干成事。
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学会欣赏下属,更要乐于做个让下属欣赏的好领导。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下属的思想、情感乃至行为,变“照我说的那样去做”为“照我做的那样去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领导者作为一“家”之长,对待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位下属,都应该在政治上多关照,在工作上多关注,在生活上多关心,让下属在关怀中感受温暖,在理解中感恩发奋,在进步中感动常在。
给下属一个勤奋工作的理由,下属将还你一份满意的实绩!四、沉住气才能成大器著名演员孙红雷在答应朋友参加一个影片的拍摄之后,又接到另一个剧组导演的电话,让他出演一个角色,片酬待遇远高于前者,又是一部大片。
可孙红雷经过考虑,还是打电话给姜伟说:“很抱歉,我此前已经接下了朋友提供的角色,不管怎样,我都要兑现承诺,希望有机会再合作。
”导演听后,虽然有些失望,但心里却不由得对孙红雷赞叹:“此人懂得舍利取义,演技又好,将来想不红都难!”面对诱惑沉住气,就是指能够舍利取义,明辨是非,不违反做人的原则。
孙红雷为了信誉,舍弃了唾手可得的利益。
而这一决定虽然让他小“失”,却最终换来大“得”,名利双收。
所以,不要被一时的诱惑迷住了双眼,沉住气,不以损害他人之利而获取利益。
这样别人才会更加信服和欣赏你,帮助你成长、成功。
东晋大将谢石刚打完仗回到营地,就收到了上司处分自己的决定。
原来,此前一个曾经和他有过节的将军就在背地里诬陷谢石指挥无能,才造成战斗迟迟无法结束的局面。
谢石知道了,紧紧攥住桌上的宝剑,狠狠的举了起来,然而又轻轻放了下去。
当晚,谢石便想连夜觐见上司,可想到上司正在气头上,于是作罢。
直到几天之后,见上司的火气消了,他才将战场上的真实情况作了详细的陈述,上司在经过调查后,发现自己确实是冤枉了谢石。
于是,一边责罚了进谗言的小人,一边向朝廷报上了谢石的功绩。
面对冤枉沉住气,就是要懂得从容镇定,保持达观开朗的态度,并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正因为如此,谢石才扭曲了不利于自己的局面,不但化解了和上司之间的误会,还受到了褒奖。
急为魔,缓是佛,急躁冒进的做事风格往往会让人际关系变得一团糟,而只有沉得住气,才能更好的化解危机,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美国歌手肯尼·罗杰斯刚出道时,为了能够发行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而专门来到一家唱片公司洽谈。
不料,唱片公司老总冷冷地说:“我听过太多歌手的嗓音了,可是没有一个像你的那样昏昏入睡。
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罗杰斯听后并没有羞恼,而是很有礼貌的告辞了。
回到家后,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味着老总的那番话,心想:“难道我就因此半途而废?不!绝不能那样!”后来,罗杰斯发现自己非常适合唱一些深沉的歌曲,于是他苦练唱功,求人为自己写歌,终于发行了自己的专辑,随后在美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并荣获了“格莱美最佳专辑唱片奖”。
面对羞辱沉住气,就是要有“不争一时,争一世”的长远眼光和胸襟抱负,用成绩回应羞辱你的人。
罗杰斯虽然受到了讽刺和打击,但没有表现出消极的情绪,而是努力把浮躁的心安抚下来,踏踏实实的为机遇的到来积蓄力量,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
所以,为人处世,要学会沉住气——面对诱惑能够不为所动,坚守自己的准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冤枉,能够不自乱阵脚,从容理智的应对;面对羞辱,永不气馁,虽屈居人之下而不坠青云之志。
这样,将来才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五、品味“舍”“得”早晨,听广播里传出舍得酒的广告词“智慧人生,品味舍得”后,不由想起了邓亚萍的种种新闻旧事,品味起了关于她的“得”与“舍”。
邓亚萍球风凌厉、凶悍,在屡屡夺冠的同时,也令对手又惧又敬;她在学位攻坚上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大满贯;37岁荣升正厅职位。
当有人问及她的成功秘诀时,她说:“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
”朴素的话语折射出邓亚萍对“得”与“舍”的独特品味。
只“得”不“舍”是奢望,欲“得”先“舍”显智慧。
舍与失不同,前者是主动的、有目的的,而后者往往是被动的和无意识的。
邓亚萍舍去了青少年时的玩耍嬉闹,得到乒乓球技的飞速提升,得到了18个世界冠军;舍去了学生生涯的花前月下,得到学历学位上的没有遗憾;舍去了工作期间的慵懒闲散,发挥积蓄的能量、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活就是魔术师,有时你拼命想抓住手中的东西,往往一转眼,却发现失去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很多,说不定一转念,却觉得获得更多。
人生中,只有不断地舍,才能不断地得。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对于渴望成功拒绝平庸的人来说,只有舍去了左顾右盼的彷徨犹豫、无聊庸俗的交际应酬、狭隘阴暗的睚眦必报、习惯性的浪费光阴和有碍身心健康的过多娱乐等,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学习、专心于工作,日有所获,不断成长进步。
纵使一时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展露身手,但请相信,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大脑!六、用力与用心小祁和小董同一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同一家公司工作。
两年后,老总提拔了小祁当部门经理。
小董心理不平衡,找到老总说:“我们两人是一块来的,工作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小祁不提拔我啊?”老总说:“你先别急,我今天给你个交待。
你先帮我到路对面菜市场去,看看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卖,中午食堂要用。
”小董随即去了,一会儿回来说:“市场上有个农民在卖萝卜。
”老总问:“这一车萝卜大概多少斤?”“那我倒没问,我去问一下。
”小董又去了,一会儿回来说:“一车萝卜200多斤。
”老总问:“多少钱一斤?”“噢,这个我也没问,我去问一下。
”一会儿小董回来说:“一块钱一斤。
”老总问:“要是全买价钱少不少啊?”“噢,那我还要去问一下。
”小董一会儿回来说:“全买八毛钱一斤。
”老总看小董跑了四趟,汗流浃背,便端了一杯茶递过去,让他坐下休息一会儿。
老总又把刚提拔为部门经理的小祁叫来,说:“你帮我到路对面菜市场去,看看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卖。
”小祁去了,一会儿回来说:“市场上有个农民在卖萝卜。
”老总问:“一车萝卜大概多少斤?”小祁说:“我顺便问了一下,200多斤。
”老总问:“多少钱一斤?”“一块钱一斤。
”老总又问:“全买价钱少不少?”“全买八毛钱一斤。
”老总说:“叫他来,我们都买了。
”小祁说:“我已经叫到门口了,只等你一声令下就买下来。
”小董看到事情的全过程,二话没话,由衷地向老总表态:“老总,我继续干,我会好好干的。
”用力去做事,可能称职;用心去做事,才能优秀。
一个人是否具有主动意识、超前思维,能否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一流人才和一般人才的分水岭。
领导者不仅需要脚踏实地、勤奋肯干、按章办事的员工,更需要用心思考、主动作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