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金融市场学】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4.交易的价格不同,即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具有一致性。 5.交易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即金融市场上交易商品的使用 价值具有同一性。 6.交易的双方不同,即金融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具有可变性。
金融市场的特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信息处理和电子通 讯领域的科技进步,金融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融通资金功能
金融市场的这项功能,就是将社会 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
这里所说的储蓄,并 非日常生活中讲的银 行储蓄,而是指推迟 现时消费的行为,是 社会经济行为主体的 收入扣除当前消费用 的剩余。
投资是指经济行为主体以 增值和盈利为目的而对资 本的投入和运用,通常表 现为购置新的生产设备、 原材料并从事生产,也包 括购置不动产。
(七)按成交和定价方式划分
可分为公开市场和议价市场
公开市场指的 是金融资产的 交易价格通过 众多的买主和 卖主公开竞价 而形成的市场, 或者说是众多 的市场主体以 拍卖方式定价 的市场。 议价市场是指 没有固定场所, 相对分散的市 场。在议价市 场上,金融资 产的定价与成 交是通过私下 协商或面对面 的讨价还价方 式进行的。
金融市场的地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资源 的合理配置,而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靠市场机制 的运行来实现。金融市场在市场机制中扮演着主 导和枢纽的角色,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一 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资金的 利率能及时、合理地引导资金的流动。
1、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关键环节 2、成为市场机制的主导和枢纽
(三)按财务管理划分
债务证券市场、权益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 市场
所谓债务证券 是指反映债权 债务关系的有 价证券,如商 业票据、可转 让定期存单、 国库券等。
权益证券是指 反映所有者权 益的有价证券, 如股票、投资 基金、信托受 益券等。
金融衍生工 具市场是指 进行金融衍 生工具(衍 生金融工具) 交易的市场。
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竞争的 更加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金融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金融市场上管制的放松,对金 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一旦处理不好,有可 能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导 致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金融 自由化还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及 金融监管带来了困难。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三)金融工程化 :
是什么原因导 致了赛班岛离 岸金融港的出 现呢?
(九)按市场微观结构分
• 经纪人市场 • 成本相对固定,经纪人自身不持有头寸 • 交易商市场 • 美国纳斯达克,交易商充当交易对手,持有头寸 • 拍卖市场(股票市场)
• 我国证券市场,集合竞价,撮合成交。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作为货币资金借贷与金融工具发行和流通的空间和场所, 在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经 济的金融化,金融市场日益成为市场机制的主导和枢纽。金融市 场的这种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其功能得到体现的,一般认为,对金 融市场功能的完整概括应当包括融通资金功能、资源配置功能、 合理引导功能、确定价格功能、信息反映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等。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含义和功能
一、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货币的出现标志着金融市 场开始萌芽。 2.银行的出现标志着现代金 融市场的初步建立 。 3.证券业的发展是金融市场 形成和完善的推动力。 4.信用形式的发展使各类金 融子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
(一)金融市场的形成
金融市场形成的确 切年代在学术界还 没有一个定论,一 般认为有形的、有 组织的金融市场大 约形成于 17 世纪的 欧洲大陆。
期权市场是西 方金融市场上 另一有组织的 交易市场,它 是以金融商品 期权合约为交 易的标的物。
(五)按交易程序划分
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金融市场
发行市场 (一级市场) 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
场内市场
第三市场
场外市场 第四市场
(六)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
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有形市场即有固 定交易场所、集 中进行交易的市 场,一般指的是 证券交易所、期 货交易所、票据 交换所等有组织 的交易场地。 无形市场 则是指在 证券交易 所外进行 金融资产 交易的总 称。
(四)按交割方式划分
可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现货市场是指即 期交易的市场, 是市场上的买卖 双方以现钱现货, 在协议成交后即 时进行交割的方 式买卖金融商品 的市场。
期货市场是指买卖 双方就一个统一的 标准合同即期货合 约进行买卖并在未 来的特定日期按双 方事先约定的价格 交割特定数量和品 质商品的交易市场。
(四)资产证券化 :
所谓金融工程是指将工程思 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采用 各种工程技术方法设计、开 发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 地解决金融问题。 原因: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和电子技术进步。 双刃剑:东南亚金融危机, 索罗斯 vs 英国政府的英镑 之战。
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把流动 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 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 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 实现了相关债权的流动化。资 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是将原来 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 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
二、 金融市场含义
(一)金融市场的内涵
一是场所说,即将金融市场视为金融商品交易的场 所。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聚集交易的地 方,金融商品的买主和卖主(或他们的代理人或经 纪人)在交易所的一个中心地点见面并进行交易。
国内外 学者对 金融市 场的多 种定义:
二是机制说,即认为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和确 定价格的机制。在金融市场上,供求双方讨价还价, 最终确定金融资产的价格,并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 将盈余单位的资金转移到赤字单位。 三是关系说,即认为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供求关 系的总和以及债权与股权关系的总称。 四是结构说,即金融市场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的总和。
(一)金融市场的内涵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融 通的场所,是由货币 资金的借贷、金融工 具的发行与交易,以 及外汇和黄金的买卖 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简单地说,金融市场 是实现货币资金借贷 和办理各种金融工具 发行与交易的总称。
对金融市场应当从以下三个 方面理解。首先,金融市场 的交易对象是同质的金融商 品,即金融资产等。其次,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是资金的 供给者和需求者。交易双方 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 系,而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 的、一定时期内的资金使用 权的有偿转让。第三,金融 市场不受固定场所、固定时 间的限制。
梧桐树协议
在此之后的100多年里,华尔街一直默默无 闻,直到1792年5月17日。 这一天,24个在街头买卖股票的经纪人聚 集在华尔街68号前的一棵梧桐树下,开始讨 论起有价证券交易的条件和规则。讨论的结 果就是举世闻名的《梧桐树协议》,协议具 有中世纪行业协议的性质,它规定24个签约 者进行债券买卖时,彼此之间享有优惠,以 统一、固定的比率提取佣金。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全球化 原因
1.金融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影响。 2.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的全球化 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金融创新的影响。 4.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变化推动了其进一步 的全球化。
主要表现:交 易国际化 , 参与者国际化
影
“金融资本的 扩展总是随着 产业资本的扩 展进行的”
(二)金融资产及分类
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 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 亦称为金融工具或证券。是与 实物资产相对应的。金融资产 本身并不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对社会经济并没有直接的贡献, 而是间接起作用。因此,金融 资产是建立在债权或股权关系 基础之上,持有人有对未来现 金流的索取权。
金融资产可以划分为 基础性金融资产与衍 生性金融资产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债务性 资产和权益性资产; 后者主要包括远期、 期货、期权和互换等。
公 开 市 场
议 价 市 场
(八)按地域划分
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展 的产物,是由国际性的资金借贷、结算 以及证券、黄金和外汇买卖活动所形成 的市场,包括国际性货币市场、资本市 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是处于一国 范围内的金融商品交易场 所及交易体系,包括众多 的国内地方及区域金融市 场。
(二)金融自由化
原因
金融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减少或取消国与国之 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 限制。 影 2.对外汇管制的放松或 解除。 3.放宽金融机构业务活 响 动范围的限制,允许金融 机构之间的业务适当交叉。 4.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 利率管制。
1.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2.金融创新的作用。 3.金融的证券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融资目的不同
风险程度与收益水平不同
资金来源不同
资金相互流动 利率同向变化 资金存量相互影响 金融工具相互重合
(二)按中介特征划分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指的 是资金需求者直接 从资金所有者那里 融通资金的市场, 一般指的是通过发 行债券和股票方式 在金融市场上筹集 资金的场所。 间接金融市 场则是通过 银行等信用 中介机构作 为媒介来进 行资金融通 的市场。
金融市场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工具而形 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
• ①是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有形或 无形)。 • ②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与需求 者之间的供求关系,揭示资金的集 中与传递过程。 • ③包含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 各种机制如价格机制。 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融通方式分为直接融资和 间接融资。
响
金融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也为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 寻找投资机会; 一个金融工具丰富的市场也提供筹资者更多的选 择机会,有利于其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使金融风险的控制显得更为复杂; 增加政府在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方面的难度; 使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及维护金融稳定 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