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化工原理作业
由于同学作业较多,老师邮箱整理不出来,现在统一把作业发送到*****************这个邮箱。
(三次的作业压缩在一块发)
第一次
1.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分为哪几种奖项?迄今已颁发了几届?
2.对历届“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按照年度、奖项、获奖者(单位)和获奖
原因,进行简单的总结。
1、绿色合成路线奖
需的酯类组分
2010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德国
巴斯夫公司
他们共同研发了利用过氧
化
氢作为氧化剂制备环氧丙
烷的新路线 (HPPO )
2011 日诺麦提卡(Genomatica)公
司
以更低的成本利用可再生
原料生产基础化学产品
2012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Tang
教授和Codexis公司
开发了一种使用工程酶和
低成本原料合成辛伐他汀
的工艺
2013 生命技术公司 (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合成了安全、可持续地用
于生产 PCR 试剂的化学物
质
3.对历届“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各获奖项目的内容、原因和重要意义进行
详细评述。
第二次
4.根据绿色化学特点,对甘油制1,3-丙二醇工艺进行设计
该反应是甘油催化氢解法,是在均相或者非均相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以甘油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 CuO - TiO2 /SiO2 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对甘油催化氢解制 1,3 -丙二醇反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反应温度 190 ℃、H2压力
1,3丙二醇
4.5 MPa 和 n(H2) :n(甘油) = 50:1 和液空速 0.30 h-1 的较佳条件下,通过一步氢解反应制备1,3一丙二醇,1,3-丙二醇选择性达 78.18% 。
将甘油溶液用计量泵按一定流量与经质量流量计控制的氢气混合、预热进入反应器。
反应器为内径 20 mm 不锈钢钢管式反应器,轴心设有热电偶套管,反应系统压力由背压阀控制。
反应产物经低温冷凝和气液分离,收集液体样品进行分析。
工艺流程如图
参考文献:
焦国柱,张伟伟,吕志果. 甘油催化氢解制 1,3-丙二醇的纳米铜基催化剂 [J]. 工业催化,2012 01:19-23
Chaminand J,Djakovitch L,Gallezot P,et a1.Glycerol hydrogenolysis on heterogeneous catalysts[J].Green Chemistry,2004,6(8):359-361.
5.根据绿色化学特点,对非光气法制备氨基甲酸酯及异氰酸酯工艺进行设计
(1)CO
与胺、卤代烃三组分一步法,如下图的工艺流程
2
机理如下:
过程如下:将胺类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分别从吸收塔上部和下部通入,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底液流入含有一定量的卤代烃的反应器中,在较高温度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后,进入含有氢氧化钠的再生器再生产物,最后产物经分离后得到氨基甲酸酯,符合绿色化工的原理。
(2)氨基甲酸酯热分解
具体流程:氨基甲酸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异氰酸酯和副产物醇,生成的醇可以分离并应用于其他方面,符合绿色化工的原理。
6.综述:非光法制备酸二碳甲酯(包括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化法、CO2/甲醇
法)
(1)酯交换法:该方法以二氧化碳、环氧乙(丙)烷以及甲醇为原料,以碱金属
氢氧化物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0-200℃下,常压下,进行反应,得到碳酸二甲酯。
(2)甲醇氧化羰化法:该方法包括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氧化法。
气相氧化法以一氧
化碳、氧气以及甲醇为原料,以铜系金属为催化剂,在120-150℃反应温度下,2.5个大气压下进行反应,得到碳酸二甲酯,该反应甲醇的收率和还原性气体的选择性均较高,但是反应对设备具有较强腐蚀性,催化剂寿命短,分离和回收较难,因而成本自然上升;液相氧化法以以一氧化氮、氧气和甲醇为反应原料,以在60-150℃反应温度下,0.5个大气压下,进行反应,可以得到碳酸二甲酯。
/甲醇法: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醇和环氧丙烷到反应釜中, 再加入一定量的
(3)CO
2
催化剂,将反应釜密闭,然后用氮气吹扫死空间以排除氧气,再充入一定量的,开启加热及搅拌装置进行反应反应温度160℃ ,反应时间2 h,加入一定CO
2
量的无机碱、Lewis酸。
环氧丙烷在Lewis酸的作用下开环,然后与CO
生成
2环状碳酸酯,在无机碱的催化作用下,环状碳酸酯与甲醇酯交换生成目标产物碳酸二甲酯。
参考文献,
陈文燕,唐海军. 碳酸二甲酯合成技术与经济分析[J]. 化学工程师, 2010(02):1002-1124
王书明, 江琦. 双组分催化剂作用下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J]. 现代化工,2002(02):30-33
(4)第三次
1、综述:生物质炼油过程
2、综述: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途径
对于作业的要求
3、采用microsoft word
4、正文:标题,姓名、学号
5、文件名:your name.docx
6、发邮件至*****************
7、邮件内容中标注清楚:姓名、学号
8、作业内容严禁直接由网络文章或期刊文章不经重新编辑组织而全文照搬
复制。
如有违背,一经发现,成绩按照不及格处理
9、严禁同学之间互相抄袭。
如有违背,抄袭者和被抄袭者的成绩均按照不
及格处理
10、时间:2015年12月14日之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