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必修一1.神经递质、激素和酶的本质和作用有区别。
神经递质和激素只有一部分属于蛋白质,而酶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神经递质和激素一经作用就会被灭活。
但是酶却可以反复利用。
常见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等。
2.常见的原核生物有“放一只细篮子”即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细菌、蓝藻等。
其中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小球藻是真核生物)等属于蓝藻。
常见的螺旋菌、杆菌、弧菌还有乳酸菌和醋酸菌等都是细菌。
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不是无丝分裂。
原核生物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都在细胞质。
3.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但若题目问的是区别的话,就必须答原核生物无核糖体外的其他细胞器,无细胞核,没有染色体等。
4.不是所有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提示: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是几丁质,植物才是纤维素和果胶。
5.请记忆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6.细胞膜的作用主要有控制物质的进出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其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1)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2)细胞间直接接触,(3)细胞间形成信息通道,如高等植物胞间连丝,前两者要用到特异性受体。
7.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有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决定,而决定细胞的某些特定功能主要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部,而不是内环境。
8.糖蛋白存在的位置主要是细胞膜的外侧(性激素的受体可以在细胞质基质),细胞膜内侧和细胞器膜不具有糖蛋白。
但细胞器膜上有载体蛋白。
9.注意区分水解和氧化分解的概念。
有机物水解分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如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先初步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
但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写清楚是核糖还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一般是水和二氧化碳,蛋白质还有尿素。
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脂肪的耗氧量,产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和水等都要比糖类多,因为含氢的比例较高。
10.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生物,但单细胞生物就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衣藻、真菌、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11.生物都有细胞结构吗?不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不是。
细胞生物和DNA病毒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只有RNA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
所以不能说人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从而可以得出RNA复制和逆转录只能发生在RNA病毒中,而其他生物不能发生。
12.真核生物细胞中不一定都有细胞核和线粒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
绿色植物细胞也不一定有叶绿体和液泡,是否有叶绿体关键看见光不见光,如根部和洋葱鳞片叶(即内外表皮)就没有叶绿体;是否有大液泡关键看成熟不成熟,如同是根部,根尖分生区没有大液泡,而根毛成熟区就具有。
13.不同生物表现出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不同;同一生物不同细胞表现出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具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一种生物的基因可以整合到另一物种的基因上的原因是具有相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而能够正常表达的原因是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4.P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如影响到能量转移过程,ADP+Pi+能量→ATP;影响光反应的进行,因为P与类囊体薄膜(磷脂)和光合色素的合成有关。
Mg是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缺Mg会导致叶绿素a(唯一转换光能的色素.........)无法合成。
因此缺Mg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15.线粒体和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来扩大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的方式来扩大面积。
而细胞增大细胞内部膜面积主要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6.生物膜指的是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并不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如膀胱膜、肺泡膜等就不是生物膜(由单层细胞组成,并不是只有膜,细胞内还有细胞质等结构)17.有氧呼吸时线粒体中不消耗葡萄糖因为进入线粒体的只能是丙酮酸...。
18.多肽链的结构中必有肽键,一条肽链不管多长至少一端一个氨基和另一端必为一个羧基,而中间侧链基团上可能还含有氨基或羧基(注意考虑原子个数,首先考虑N和O原子数)。
19.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发生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核仁的功能为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核糖体用于合成蛋白质。
而细胞核增大并不是代谢旺盛的特征,因为衰老的细胞代谢减弱,但是细胞核却增大。
20.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孔道这句话是错的。
因为核孔是大分子(DNA......不通过,....RNA和蛋白质通过......)出入细胞核的通道,而小分子不必都从核孔通过。
核孔对通过的大分子也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核孔中存在核孔复合体(类似载体),所以需要消耗能量。
21.胆固醇的作用......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和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2.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最多的不是C,而是O元素,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含量最多的才是C元素。
23.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
相对表面积与体积成反比。
所以细胞随着生长,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24.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吸收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甘油与脂肪酸则被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再由毛细淋巴管进入血液。
25.胞吞和胞吐发生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不是选择透过性,这个过程没有体现了跨膜运输,所以跨膜的层数为0。
26..........=.光合作用合成...弄清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制造量(生产)有机物的量.......................................+.呼吸量。
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释放量一般指的是净光合速率,产生量或.........=.积累量消耗量一般指的是真正光合速率,制造量或合成量一般指的是真正光合速率,积累量指的是净光合速率。
..............................................27.用糖(大分子)浸渍冬瓜,能使冬瓜变甜,不是细胞主动吸糖的结果而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28.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等。
29.能通过自由扩散透过生物膜的有苯、乙醇、.....甘油和脂肪酸、水、尿素、气体..............等;能通过协助扩散透过生物膜的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神经调节时.........................................K.离子的外流和......Na..离子的内流、某些氨基酸等;大部分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透过生物膜..........。
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胞吐出入细胞,不属于跨膜运输,跨膜层数为0。
30.具有全能性和体现全能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已经分化的细胞都仍然具有全能性,只有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才能称之为体现了全能性。
而受精卵发育成完整个体不能体现全能性,因为受精卵未分化。
3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比如蓝藻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不一定有线粒体,比如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好氧菌,还有蓝藻(含有有氧呼吸酶)。
其中乳酸菌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
真核生物中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蛔虫没有线粒体,无法进行有氧呼吸,但可以进行无氧呼吸生成ATP供机体生命活动。
32.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都是自养生物。
自养生物都可以固定二氧化碳,即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但不是都能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但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
病毒是生物(是否是生物主要看能否繁殖),寄生于活细胞,属于消费者。
33.高度分化的细胞无分裂能力即无细胞周期,如红细胞、叶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叶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
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常见的有:干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根尖分生区、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等。
34.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中ATP是自产自用,不需要线粒体提供,也不供给其他的生命活动。
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向基质运输,ADP与其相反,而且两者的移动方向与光合作用强弱没有关系。
35.植物用O18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O2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O18,这是由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光合作用的原因。
36.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运输方式:(1)主动运输,(2)自由扩散,(3)协助扩散,注意自由扩散也有体现。
37.细胞内所有的酶(非分泌蛋白)的合成只与核糖体有关,分泌蛋白才和高尔基体,内质网有关。
常见的分泌蛋白有抗体、消化酶、某些激素(如胰岛素、抗利尿激素等)、血浆蛋白等。
胞内蛋白常见的有细胞内所有的酶(如呼吸酶、复制转录翻译所需的酶)、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
38.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因为不是分泌蛋白。
39.低等植物和动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可含有2个中心体即4个中心粒。
发出星射线而不是纺锤丝,但形成的结构都叫纺锤体。
必修二1.通过一次杂交来判断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往往选择的方法是用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b X b和X B Y则后代雌全显,雄全隐。
若常染色体则后代雌雄个体中均有显隐性。
显性..个体杂交,若X2.细菌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因为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也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可以总结得出原核生物和病毒只能发生基因突变,而真核生物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3.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不是接近1:1,应该是D.:.d=1...:.1.,雌、雄配子的产生是分开进行的,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
4.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总结:只要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但是不代表一定会传给下一代。
5.交叉互换指的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这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上部分片断互换..,二者不同,关键在于是否是同源染色.............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