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首件评审会议纪要
时间:2018年7月8日主持:XX
地点:项目部会议室记录:XX
参加人员:见附件
一、项目部总结
经总监办及项目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在我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8年7月6日完成圆管涵首件工程的施工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为总结报告提供了依据,在整理分析后找出不足并进行修正,为后续圆管涵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达到进行首件工程的重要意义。
1、首件工程的目的
①、通过在首件施工中的实验与检测,目的是为了选定工艺流程,确定最佳的施工机械及人员组合。
②、首件作业成功、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将作为以后指导涵洞施工作业和施工检查、检测的依据。
2、人员、机械配置情况
人员机械配置满足施工需求
3、首件施工过程简述
2018年6月7日进行基坑开挖工作,采用挖掘机与人工配合,自卸车运输的方法,基坑开挖底宽按每侧涵洞断面外放宽1m,坡度为1:1。
测量人员现场进行开挖深度控制,预留出比设计开挖底标高高出20cm,再用人工处理坑底,开挖到位。
沿管涵长度方向每隔5m设一对桩,在两侧桩上标出砂砾垫层的设计标
高。
在对桩上悬挂施工线,人工摊铺砂砾。
摊铺好后人工整平,采用平板振动夯配合蛙式夯进行夯实,确保垫层标高符合规范要求。
基础砼浇筑时分两次浇筑,先浇管底以下部分,并预留下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砼2-3 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管底以上部分,浇筑上部分时,要对第一次浇筑的基础进行充分凿毛冲洗,保证新旧砼的结合以及管基砼与管壁的结合良好。
管节安装时用25T吊车将管节缓慢吊入基坑内,从下游开始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确保涵管内径平顺,管身与基础管座接触密实使其受力均匀。
在圆管涵管节安装、抹带完毕后,进行涵洞端墙及帽石的支模工作,其模板采用竹胶板,用对拉、外加斜支撑方式进行加固,模板支撑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所有拉杆、螺栓都拧紧,用木楔处也要将木楔背紧涵洞完成后,待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进行涵背回填,涵背填筑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最大粒径控制在10cm以内。
回填采用分层、对称回填,第一层厚度控制在25cm以内,以后每层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采用小型机具压实。
4、首件成果
通过对圆管涵首件工程的施工,现场所采取的措施、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安排能够满足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可以指导后续涵洞的施工。
二、监理点评
在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8年7月6日完成圆管涵首件工程的施工工作。
首件工程技术方案可行,施工组织周密,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工程质量优良。
(一)人员、机械配置和材料供应情况
项目部人员、机械配置和材料供应满足施工需要。
(二)施工准备
1、试验
(1)、钢筋:所用的钢筋均已到场并检验合格;
(2)、C30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 =1:1.93:2.89:0.59。
试验人员及时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检测砂、碎石的含水量,根据理论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报总监办审批。
(3)、本项目所用碎石、砂、水泥、减水剂均已到场并检验合格。
碎石为武义后乐矿业产碎石,砂为龙游细砂,水泥为建德海螺产P.O42.5水泥。
2、材料准备
工程材料砂、碎石、水泥、钢筋经检验合格后购进,满足圆管涵工程施工需要,采用社会运输的方法(商品砼),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试验室已作好各种混凝土配合比和各种原材料如水泥、砂、碎石、钢筋、等试验工作,并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经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和试验监理工程师共同取样检测,其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测量
施工前根据图纸设计桩位利用全站仪放出中桩,根据中桩定出基坑开挖边线。
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进行后续施工。
(三)首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完善:
1 首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顶面不平顺。
2)、管节安装轻微错台。
2 解决措施
1)、加强桩高控制,增加收面。
2)、管节安装采取支垫措施防止错台。
三、总监代表点评
圆管涵首件工程较成功,建议项目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根据各工序的不同技术要求,建立不同层次的质量监督体系,使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处于可控状态,为以后圆管涵施工打好坚实基础。
XX合同段经理部
二0一八年七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