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


未实现真正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大学生 村官计划实施后,大学生就是要依靠自 身优势,不断提高村民民主法制意识以 及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使他们真正地加 入到新农村民丰政治建设中来,充分发 挥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学生通过创办图 书资料事等,加强对村民进行文化素质 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使 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 的轨道,从而促进新农村政治文明,维 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 第三,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与我国 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据有关统计显示, 当经济总量保持在6%以上的增长水平 时,GDP每增长l%,可以提供80多个 就业岗位,可以降低失业率2个百分 点。随着农村经济的推广和投资的加 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必然高于6%,这样 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增加。大学生村 官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推动和促进了农 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搭建通向农村 的人才桥梁,为农村输入管理型人才, 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同时,也缓解了就 业压力,优化了城乡人才的配置,缓解 了我国人才的结构型矛盾。 三、不断巩固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一)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由于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时间 不长,理论制度发面缺乏保障,使大学 生村官出现身份处境的尴尬。许多大学 生村官在接受调查时认为,自己是什 么?如果是农民,可他们没有土地。如果 是工人,可他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 是政府工作人员,可他们没有编制,工 资还相差一两倍。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尴 尬,导致大学生村官定位模糊,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工作 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一 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大学生村官 计划的开展。
志,促使自己全面发展。
第二,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目前在农村村民自治落实不到的地方, 一些重大的决策是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说 了算,村民并不知道实际情况,村务并
万方数据132来自教育管理f泓^『AGEMEN7-
创新教育课堂及评价
口姜丽霞
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成和发 展,它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以外,更加重 视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方法、目标和 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标。因此创新 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 必须是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 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只有有效的实现了三维目标,其创 新教育课堂才是好课堂。那么具体说 来,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 创新教育呢? 一、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离不开学 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该是互动的。 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学牛的 主动和自主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如学生主 动参与教学目标的设定,可分组讨论设 定,可自己阅读找出多种方法,但是不论 哪一种方法,教师都不能左右学生的设定 过程,但又必须有一个总结性的目标框架。 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乐学创新状态, 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活 动中去,在做中探究,在做中学知。当然教 师要注意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参与广 度,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堂课,学生的参 与时间在30~35分钟,被提问答题的学生 不能局限于好学生,而应该是每一位学生 都有参与的机会,只是提问的设计层次、内 容、难易要凼人而异,注意因材施教。否则, 学生主动和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 响。但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能自由放 缰,控制不好时间,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成立选拔大学生村官的管理部门 在选调大学生村官时,注重对口专 业型人才的选拔。据统计,有54.9%的大 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技能偏离农 村发展的需要,难以发挥其水平,所学专 业与农村所需错位。因此,在选调大学生 村官时,要注重一些专业对口人才的选 拔。 总之,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 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要切 实的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才成长,着力 参考文献: 【1】颤p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那么这堂课就不是好的创新教育课。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其过程应 该是有效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促进 者、合作者,因此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 话个体。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地学习,独 立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小制作、上台表 演等方式,使学习扎实有效。在教学过 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有效瓦动 不仅有语言的碰撞、动作的交流,更应 有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和碰撞,如果 少了这一点,这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任 务,便丢掉了其中的一个目标,也不是一 堂好的创新教育课。 三、好的创新教育课,应该使学生构 建起有效的学习经验、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好的创新教育课,不仅使学生对知识 真正理解,更应该使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 经验,实现知识的创新,以便能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并能善 于发现、提出问题和质疑,善于在已获知 识的基础上敢于突发奇想,标新立异,树 立不惟书、不惟师的探求精神,在探求巾 获新知、求进步、谋发展。好的创新教育 课应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像力得 到发展。因为丰富的想像力是人们漫游 科学天地的翅膀。因此没有想象也就没 有思维,更谈不上创新。对学生的想像 力要加以保护和发展,当这种想像力顺 向发展时,对这种智慧的火花要及时给 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体验获取成功与 进步的快乐,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热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 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留 得住,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事 业的发展,同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个广 阔的空间。◆
J泓MGEMENl-教育管理
13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
口何伟娟 卢国栋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被中央提出来之后,在全国各地铺展开来,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不仅能够实 现自身价值而且更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优化城乡人才配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政策完善
相关政策。伴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
题日益关注,以及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问 题日益突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得 到普遍认可并得以继续推广。政府之所 以推行这一政策,也有其客观必然性。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新农村建设 的客观需要 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生产 力水平相对低F,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然而,我国农 村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 层次的劳动力,开始大最地向城市流动 和转移,进城务工成为众多农民尤其是 青年农民的选择。其次,改革开放以来, 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资金和 政策向城市倾斜,造成了大量的大中专 毕业牛不愿回农村去,“甚至出现了许 多空心化村庄”。而这种单向流动一方 面造成农村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和创新 型人才,另一方面也成为制约农村发展 的人才瓶颈,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事 业的发展。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搭建 通向农村的人才桥梁,已成为新农村建 设的迫切需要。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新农村建设 人才储备的需要 一方面农村基层人才匮乏,人才已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中国现代化 的进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 务院连续四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发展 的“一号文件”。在这种背景F,大学生 村官计划应运而生,它是党和政府促进 毕业牛就业和有效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新 思路,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 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背景 自从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 程”以后,1998年安徽凤阳首先引入大 学生村官以来,海南、浙江、河北、河南 等省均出台了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
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另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 峻。大学生村官计划就是一项重大的尝 试和探索,通过选派形式将一些优秀的 大学生充实到农村担任村官,一方面不 仅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矛盾和压 力,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 供了一批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国农村 经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 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作为构筑新农村发展平台的大学 生村官计划,无疑对解决好“三农”问 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 动作用。 第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 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同 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 社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新农村建设 的主体是农民。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 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这种情况决 定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引进高素质专业人 才。大学生是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综 合型人才,所学知识涉及面广,专业性 强。大学生进入农村后,利用所学的知 识和专业特长,积极为发展农业,他们 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培育出更为优质的农产品,从而提高农 产品的竞争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 长增收,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促进了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大学生自 己在农村基层丰富了阅历,磨练了意
情更高涨。当这种想像力出现偏差时, 教师不能加以训斥、嘲笑和不屑一顾, 而应启发他们进一步感悟,以明确想象 的正确方向,使他们勇于尝试探究,在 失败面前、挫折面前不气馁,继续有效 地进行感悟体验,并且在感情中获得能 力的提高和精神品位的提升。总之,在 教学过程中,师孛有效瓦动,教师精心 引导,学生积极提问质疑,使创新品质得 到培养,创新思维得到激发。 四、创新教育课堂应该使学生的反思 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实 施,学生对照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 法进行不同程度的回顾总结,并对照目标 体验出自己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和能 力发展情况等。从中体验哪些知识掌握 了,并形成了技能,哪些还没有掌握或不 熟练、不牢固,受到了哪些教育,且以上的 反思是和课后的练习结合在一起的。每堂 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 次的训练和练习,将知识引申、扩展、深 化。通过课常的练后反思,使学生能有自 己的体验体会,检查自己的利弊得失, 使反思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一堂好的 创新课所必须具备的。此外,好的创新 教育课,教师通过借助直观教具和图 书、史料、多媒体等,鼓励启发学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参与意识,把学生置 于真实、复杂的情景中,使学牛沟通书 本知识和现实的牛活经验。另外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的感情应该是丰富多彩 的,师生情感和谐融洽,教学氛围宽松、 民主,有利于师牛、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 合作学习,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总之,创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的永恒追求,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临 的挑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学生接 受知识渠道的不断拓宽,课堂教学只有不 断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 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探索问题 的积极性,才能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要 求,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吉林四平市第三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