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问题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问题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山西省方山县横泉小学 0331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59-01
在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和研究学法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以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
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15—20分钟,老师一般讲课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其余时间用来提问或是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课堂作业,来巩固学习效果。

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不要满堂灌,要留给学生活动安排的空间。

40分钟一节课的好处在于,一些接受新课稍慢的学生可以更从容地进行练习,加深对当堂课的印象。

2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做听的训练,要求他们重复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培养学生专心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听同学发言的习惯。

因为学生能否专心听讲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他们的学习成绩。

数学知识是一环套一环的,一个地方不懂,后面的知识就难以听懂,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强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排除各种干扰,认真听讲。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如:计算题,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观察、比较题中的数据于运算之间的关系,做到五对照:运算符号一对照,运算顺序二对照,上式、下式三对照,竖式横式四对照,验算结果五对照。

3 做练习时做到形式多样
练习课时,可以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组织教学。

每组的同学完成的情况由每组的组长或由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核对结果,比较小组同学之间的完成练习情况。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也可以采取指名学生回答或小组同学抢答的方式组织教学。

这样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积极性就会极大地调动起来。

4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时,将学生带到操场上,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让学生确定东、南、西、北所在的位置,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建立坐标。

这样一来,很容易就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得特牢。

5善于“巧”问
提问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它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传授知识和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问题问的好,能一发不可收。

这就是所谓的“智者问的巧”。

“巧”问就是要问到点子上。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因而教师只有设计出好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才能使教学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展思维的过程。

6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听课要把握住教师讲课的思路,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会用脑子听课。

能从教师讲课的语言、板书、表情、动作等方面来领会教师的思路,看教师是如何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推理、判断的,对比自己在预习中对课本的理解程度,可以解决自己的疑难。

虽然思考要安静,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更愿意在辩论中(甚至争吵中)思考,因为能在辩论中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

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为什么小学生好“告状”。

那是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的缘故,他们总愿意把问题摆出来辩论,有些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会争个不休。

因此,不要认为上课时学生辩论一下就是影响纪律。

这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

当然这需要教师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同时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由于每位老师的个性特征和学生学习习惯不同。

教学中所注意的重点也会不一样。

以上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仅作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同仁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