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 混合运算(3)(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 混合运算(3)(教案)

第3课时混合运算(3)
【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教材第4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2.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重点难点】
1.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2.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复习导入】
1.口算。

6×9= 30+15= 45-7=
26+4= 63÷7= 50-8=
42÷6= 54÷9= 37+8=
18÷3= 5×4= 18+9=
30-6= 72-40= 48÷6=
2.脱式计算。

7×2+30 46-6×4
15+25÷5 36-9+10
18-12÷4 80-40÷5
63÷9+7 9×6+9
【新课讲授】
1.复习“跷跷板乐园”情境,翻开教材第48页出示图,学生观察图片。

图中告诉了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从图中我们知道:3个跷跷板,每个4人,围观7人。

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2.试一试:怎样解答?
3.分析评价。

冬冬分步列式解答,算出了,做对了。

乐乐列出综合算式,结果也是一共19人,像乐乐这样列式对吗?(乐乐写的算式中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

上一课的时候,我们还没学习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如果先算7+4就不符合题意了。


老师请小括号来帮忙,在乐乐写的算式上加上小括号,7+(4×3)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4.尝试练习。

板书: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抽学生板书此题做法。

(3)教师讲解,集体订正。

2.教材第49“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

(2)汇报,教师评讲。

3.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检查。

(3)全班集体订正。

(4)教师小结。

答案:
3.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了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混合运算(3)
1.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要在混合运算中引入小括号,使学生掌握小括号的用法。

2.本课强调混合运算的算法之外还要加强计算练习,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生运算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