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时间:一、编制依据1、由四川华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施工图纸》2、《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施工测量手册》二、工程概况详见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部署(一)、施测流程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二)、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指挥部高级测量工程师组织各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进驻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项目部,并主持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放线放样测量工作。
根据业主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定、高程控制网的测定、工程定位测量,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一)、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放线,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准备工作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
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2、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电子全站仪拓普康台1 2激光垂准仪DZJ2台1 3水准仪DS3台5 4钢尺50m把10 5对讲机对3 6花杆根2(三)、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测量规范》,本工程轴线定位放线测量按场地二级导线测量的精度等级执行,测角中误差8秒,边长相对误差1/14000。
五、工程定位测量与控制网测设(一)、工程定位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CXWH3、CXWH4两个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相关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二)、平面控制网测设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
(3)、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布设。
(4)、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工程基线的复测和现场已有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的复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测量。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的CXWH3、CXWH4两个控制点,我们利用两台台全的误差应站仪进行往返测量,对两个桩间的距离进行复核测量,S CXWH3—CXWH4小于10mm。
现场高程控制点的引测:首先我们用两台DSZ-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按四等要求从CXWH3点进行引测,同时进行往返测量至场内S6点上,然后再用这两台水准仪对场内已有高程控制点的进行水准闭合测量。
检查复核的误差最大≤5mm,说明点位稳定。
(2)、控制点的引测控制桩的布置埋设:控制桩除能进行轴线、柱、墙位置的定位外,还要能作为施工时的沉降观测和竣工后的沉降观测的控制桩,因此应注意在室外地坪施工时不被破坏。
根据实际的施工现场和总平面图,选择在通视条件好、稳定并容易保护的位置,下部用4根5米长的φ100cm木桩打入地下,木桩桩心间距为800mm。
桩顶是1000×1000mm×1000mm承台,在承台上表面设置Φ16@100的双向钢筋网,用C10混凝土浇筑形成控制桩的基础。
(见平面控制桩基础制作埋设示意图)平面控制桩基础制作和埋设示意图然后在平台面上置设200×200×200mm的砼柱,内埋设有标志点的桩位标志,并打磨呈半球型的刻有“十”字的钢筋作为坐标和高程控制测量标志。
控制桩点的施测:先将6个控制点在相应的位置埋设好,再根据已知控制点CXWH3、CXWH4与6个现场控制点进行闭合导线联测。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1)、在CXWH4架设全站仪,以CXWH3为后视点,以S1为前视点。
2)、调整仪器为左盘,先瞄准CXWH3点,然后置零,读取两点间距离S CXWH4-CXWH3并记录。
3)、旋转镜头对准S1,读取角度、距离S CXWH4-S1并记录。
4)、仪器置零,旋转镜头对准CXWH4,读取角度并记录。
5)、调整仪器为右盘,依照上述方式读取两个角度并记录,这样完成了一个测回。
6)、再调整仪器进行一个测回。
7)、换站,将仪器架设到S1,以CXWH4为后视点,以S2为前视点,按照步骤2)到步骤6)进行操作,读取距离与角度并记录。
8)、以此方式在每个控制点上进行一次操作,读取距离与角度并记录。
9)、通过内业计算算出各个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平差改正,得出最后的测量成果表。
JX 、CX 、WX 三个区域内的主轴线控制桩点坐标和高程的测设要和已完成的平面控制网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同精度等级。
(见主要轴线控制桩布置示意图)轴线控制桩也同时也是高程控制桩。
控制桩的做法如图(见主要轴线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3)、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主轴线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5001400300混凝土桩设计室外地坪1400控制点主要轴线控制桩埋设示意图(4)、桩位必须砌砖浇砼保护,用钢管从控制点的四周打入土中,上部用钢管连接形成高600mm的方形护栏,钢管刷成红白相间的油漆(红色和白色的宽度各为300mm),并做好标识。
(5)、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三)、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2)、根据业主单位给定的高程点CXWH4=684.50米的点先进行引测到S6控制点上,然后引测至工地现场,再在场区布设高程控制网。
对上述的7个控制桩点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按《工程测量规范》中的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水准测量并平差,确定这7个点的高程,为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的沉降观测使用,并较长时间的保存。
这三个点当工程竣工前室外地面施工和绿化施工时可以用做盖板的方法进行保护,但不能破坏。
2、高程控制桩引测的等级及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的精度。
(2)、桩为混现浇混凝土标志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3)、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四等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1)、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埋设方式同轴线控制桩。
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引测和用钢管维护保存。
(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一)、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1、工程桩桩位的复核测量(1)、利用现场的平面控制桩,采用全站仪按基础布置图进行各基础承台轴线交点或承台中心点计算坐标,测放这些点位,然后按桩位布置图上的位置,对工程预制管桩逐个检测复核。
由于现在的控制桩点距基坑边较远,将点位测投到基坑内因难,我们采用在不同方向上的控制桩点,测设几个临时点到基坑边上,然后进行测定桩位轴线交点或承台中心点位。
(2)、按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设计图中的总体定位、轴网定位和柱、墙定位图中标明的格网轴线和扇形轴线或弧形轴线的布置,找出有明显特征的点、柱、墙进行主轴线交点坐标的计算和必须使用的轴线点坐标的计算,或用电子版图在电脑上查询坐标。
用全站仪进行投放点位,然后组成所需用的主轴线。
利用主轴线进行细部轴线的放线,再用钢尺进行复核点位间的距离和轴线间的距离以及交点位相邻轴线间的夹角。
如果大于5mm时,要在轴线上增设坐标点进行定位,使得点位间的误差值小于5mm,轴线间的夹角误差小于10″。
并使得墙、柱的轴线能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华氏达·盛世春天工程面积大,不同方位上的点,用不同的控制桩点测放定位。
为了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我们要用不同的控制桩点位对某轴线点位或交叉点位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出其误差。
以及该点与各点位轴线间的长度和夹角,如果点位和长度的误差在±5mm之内和夹角小于等于±10″时,不进行误差的调整,如果大于这些误差值时对这些轴线点或交叉点取其平均值定点,或对相邻轴线方向进行误差调整。
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全站仪以正倒镜直线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4、外廓轴线允许偏差如下:L≤30m 允许偏差士5mm30≤L≤60m 允许偏差士10mm60≤L≤90m 允许偏差士15mm90<L 允许偏差士20mm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中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当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一层墙拆模后并将轴线投测到一层板面上并标定轴线,使用经纬仪将轴线控制线引弹至墙、柱上。
并弹出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
2、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
在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分别在一层板上设置4或多个轴线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多边形轴线控制格网点(纵横主控制轴线交叉点),并计算出内控投点的点位坐标值。
3、再在上一层楼层结构板相同的部位预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4、首层楼面上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5、首层楼面基点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点位,确保可以架设仪器。
6、内控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
7、内控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轴线控制网点,再进行轴网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