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颐和园课文讲解

颐和园课文讲解

介绍顺序:内部——外部
课文讲解
颐和园大门 长廊
大殿 画
课文讲解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课文讲解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介绍长廊的?
从总体上介绍:长廊“长”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 特点;从外部环境介绍: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
课文讲解
•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第五单元 · 第18课
颐和园
本课时编写:邢台市 焦老师
课文导入
你们听过颐和园吗?它在首都北京,那是一座闻名于 世、美丽的园林。凡是去过北京的人,很少有不去游览 颐和园的。颐和园构思巧妙,建筑精致,是我国园林的 典范,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于1764年建成,到 现在已有240多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今天就 让我们循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游览这美丽的颐和园。
字词积累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例句】我坐在精巧的画舫中,感受着西湖的湖光山色。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例句】清晨我去公园散步,一阵微风拂来,真是神清气爽呀!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例句】桥栏上雕刻的石狮子姿态不一,令人叹为观止。
zhù 柱子 zhū 朱红 tài
姿态
zāi 栽满 dī 堤岸
字词积累
【耸立】高高地直立。【例句】河两岸群山耸立,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一片苍翠。 【葱郁】葱茏。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远眺】向远处看。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例句】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令前来参观的游人赞叹不已。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第二部分(2-5):作者按浏览的顺序,抓住不同景物 的特点,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
课文讲解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
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 273间。
长廊特点:长
课文讲解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
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 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字词积累 近义词
耸立——挺立 葱郁——葱茏 游赏——玩赏 姿态——姿势 隐隐约约——模模糊糊
反义词 神清气爽——昏头昏脑 金碧辉煌——暗淡无光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字词积累
【含“神”字的词语】 神清气爽 心旷神怡 鬼斧神工 出神入化 心驰神往 心领神会 心醉神迷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神机妙算 气定神闲 神来之笔
课文讲解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 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 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昆明湖
长堤 湖心岛
课文讲解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
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思考:后两句话写了十七孔桥的什么特点? 十七孔桥的特点是: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
课文讲解
万寿山
排云殿
佛香阁
课文讲解
十七孔桥
石舫
谐趣园
课文讲解
游览顺序: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佛香阁、排云殿
课文讲解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第三部分(6):与开头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神清气爽、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颐和园美
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
兴趣。(重点)
3.
(难点)
字词积累
diàn 大殿 zhù 建筑 diāo 雕刻
lánɡ 长廊
ɡé 阁楼 shī 狮子
仿照《颐和园》介绍景观的写作手法,你能用上一定的表达手 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你曾经去过的一处景观吗?
写法点拨
写作方法 移步换景法
要点
移步换景法常用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 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课文讲解 具体操作
1.要把观察点的变换过程交代清楚。 2.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 幅丰富生动的画面。 3.注意详略得当,不能记流水账。
课后作业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主要介绍了北京的颐和园里长 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 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课文讲解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一部分(1):总写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先总写, 为后文分写做铺垫。
课文讲解 •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 登上万寿山…… • 从万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来,就是昆明湖。
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万寿山脚下
佛香阁:高 排云殿:大
课文讲解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
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下望
登上万寿山
正前面:昆明湖-静、绿
向东远眺
课文讲解
思考:作者为什么用“滑”而不用“划”?
一个“滑”字,颇具情趣,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映衬,一 动一静,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如果用“划”字,船过去以后,湖面上就会出现痕 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用“滑”字比 用“划”字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