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师:上堂课,我们明确了《林黛玉进贾府》借林妹妹的一双俊眼第一次展示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主要人物,这堂课我们首先来鉴赏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见面――宝黛初会。
这堂课,我们回归传统的读书方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习惯就是边读、边想、边记的方法,这就是评点法。
明清以来,对四大名著的评点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流派众多。
人们公认的比较好的四种评点本你知道是哪几种吗?生1: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
生2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师:很好,知道两个已经很不简单。
(多媒体显示“四大名著著名评点”,另两个是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卓吾评点《西游记》。
)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评点是另一种极具价值的名著。
那么,什么是评点法呢?(多媒体显示“评点法”,学生齐读。
)生:评点法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可以评点字词,也可评点句段;可以评点人物,也可评点情节、环境,等等。
师:方法就这么简单,但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众生: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看你行不行,敬请你点评。
(给同学们两分钟,整理上堂课的评点,然后自由发言。
)生3:我认为宝黛见面时的描写好。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而宝玉看罢,就笑了,并且说见过林妹妹。
从他们见面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性格:黛玉向,小心谨慎; 宝玉外向,性格直白。
师:语言叫直白,性格最好叫――生4 :直爽。
师:很准确!刚才的同学评点得很好,他抓住了俩人见面的典型细节,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评点得很到位。
(板书)师:两人见面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用商隐的诗句概括是什么?生5 :心有灵犀一点通。
师:心理学家说男女初次见面的三分钟的感觉就决定了他们以后有戏没戏,(生笑)你同意吗?众生:同意。
师:两人见面这么有感觉在全书中有什么作用?生6 :和前面的“木石前盟”相照应,也为两人后来的爱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师:很好。
回答类似的问题我们都要联系文章的前后。
这是规律。
谁还想评点其它地方?生7:我想评点的是黛玉回答宝玉的问话。
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而在前面贾母问的时候,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
”从前后不同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黛玉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生7:因为黛玉在回答贾母的话时已经很谦虚了,但当她问贾母姊妹们读什么书的时候,贾母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由此可以看出贾母不太喜欢女孩子读书,并且让黛玉感觉自己的话说得大了。
师:评点得很到位。
谁还发现了什么其它的妙处或有什么疑问?生8 :我有疑问。
为什么宝玉忽然摔玉?师:问得很好!哪位同学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9 :摔玉可以看出宝玉有叛逆的性格。
师:这是评点宝玉行为表现的意义,似乎没有解释出摔玉的原因。
大家想想宝玉是忽然摔玉吗?生10: 不完全是。
前文王夫人已经说过他是疯疯傻傻的,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许多事来。
师:是啊,宝玉是典型的给点就灿烂的主儿。
但他是不是看见谁都摔玉啊?众生:不是。
师:宝玉发狂的强度是和他对面前女孩的喜爱程度成正比的。
他对黛玉是怎么评价的?生11 :神仙似的妹妹。
师:是啊,他太喜欢林妹妹了,太认同林妹妹了,太想和她一致了。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想和林妹妹一致呢?生12 :宝玉说:“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从“也”字可以看出。
师:太棒了。
这就是我们评点时要注意的抓关键词。
(板书)宝玉太认可林妹妹了,他又率真娇惯,“我是宝玉我怕谁!”所以任性摔玉。
他摔玉了,贾母还宠爱他吗?生13 :爱。
从贾母急的搂了宝玉可以看出。
生14 :从贾母编了谎话哄宝玉也可以看出。
师:贾母说“孽障”是“爱”还是“恨”阿?众生:爱!师:还是爱恨兼有呢?众生:都有。
师:如果贾母更爱黛玉她会怎么样呢?生15 :她会搂黛玉。
生16 :她会真骂宝玉是孽障。
师:是啊。
她应该急忙搂了黛玉道:“孽障!你妹妹远道而来,你吓着她了。
”(生笑)师:大家注意到没有,宝玉摔玉的时候说“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为什么不说“家里哥哥弟弟都没有”呢?生17 :因为宝玉喜欢女孩。
生18 :因为宝玉身边没有兄弟。
师:贾府除了宝玉没有男孩吗?众生:有。
师:这反映了宝玉把女孩当人看。
(生笑)我们现在当然把女孩当人了,但注意宝玉生活的时代是什么时代,那时是不把女人当人的。
而宝玉甚至对丫鬟都能平等对待,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不妨看看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男人的世界;《水浒传》的外文译本有的就翻译成《105 个男人和3 个女人的故事》,就这么少的女人还不是母夜叉二娘就是不守妇道的金莲;《西游记》当中的女人――众生:都是妖怪。
师:就观音菩萨是好人,但不知是男是女。
(生大笑)这么看来《红楼梦》确实是伟大的,它伟大之一就是把女人当人看。
雪芹饱含深情地谱写了一曲女性的颂歌,《红楼梦》中的女子几乎个个都是美丽聪慧、冰清玉洁的。
作者通过宝玉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正因为宝玉把女人当人,他在当时的人们眼里是什么样子呢?生19 :是孽根祸胎,是混世魔王。
生20 :从《西江月》二词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是无能、不肖的傻子、狂人。
师:那么,大家认为他的思想是超前的还是滞后的。
众生:超前的。
师:你认为超前好还是滞后好。
生21 :滞后好,滞后大家不会认为你是怪人。
生22 :超前好,超前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生23 :都不好,还是随大流,平平安安的好。
师:我认为思想超前和滞后都往往是时人所不容的,都注定是孤独的悲剧人物。
我们知道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他是超前的还是滞后的?众生:滞后的。
师:因此他是孤独而可笑的。
布鲁诺说太阳是世界的中心,他是――众生:超前的。
师:因此他被教会烧死在罗马的广场上。
还是我们党英明啊,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口号。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摔玉这样的典型细节,这是评点法的抓手之一。
抓住关键词、重点句和典型细节,通过比较分析和探究归纳这样的思维流程,得出的评点语言要尽量的简洁、独到和深刻。
(板书)当然,深刻性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是有难度的,但随着我们的阅历的增加,我们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就会越来越深,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文学即人学。
我们对作品的评点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我们阅读不断深入的过程。
有人说宝玉摔玉是反抗封建社会的行为,你同意吗?生24 :不同意。
因为当时的贾宝玉还很小,不可能有那么深的意义。
生25 :我也不同意。
雪芹的思想也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层次。
师:是啊,如果雪芹有那么高的思想认识,也许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就是他了。
(生笑)那么,如果我说刚才的观点是提出来的,你同意吗?众生:不同意。
师: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我希望大家在评点时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不人云亦云。
其实,对红学的发展是起到了推动作用的。
他说“《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你同意吗?众生:同意。
师:他又说“《红楼梦》是一部阶级斗争史”,你同意吗?众生:不同意。
师:因为首先是一位――众生:政治家。
师:他认为“与天斗,与地斗――”众生:与人斗,其乐无穷。
师:因此,对作品的评点是见仁见智的。
现在我们来初步小结一下评点法。
(多媒体显示评点法的流程图即板书设计)探究归纳抓关键词简洁性找重点句评点法独创性析典型细节深刻性比较分析师:接下来,我们评点王熙凤出场的那一段文字。
给大家两分钟,用这一方法完善你课前的评点,也可以讨论。
然后自由发言。
生26 :王熙凤的出场写得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泼辣的性格特点。
师:仅仅写出了性格特点吗?生27 :还写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师:很全面。
谁还要评点?生28 :王熙凤连续问黛玉一系列的问题,写得好。
写出了王熙凤的热情关心和考虑问题周到的特点。
师:有一定的道理。
请看课后王蒙对这一段的评点,他从王熙凤不等黛玉回答,先提一串问题中评点出了四点。
我认为他第2 点讲的“是关心的表示也是走过场”的评点不是十分准确的。
大家认为王熙凤的一串问题需不需要黛玉回答?众生:不需要。
师:因此她的问话表现更多的是――众生:走过场。
师:所以王蒙的这个评点最好改为――生29 :不是关心而是走过场。
生30 :是关心的表示更是走过场。
师:谁的更准确些呢?众生:第2 个。
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谁还有新的评点?生31 :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精明强干的管家。
师:你认为哪几个词是关键词呢?生32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的“先”和“我已预备下了”的“已”。
生33 :我认为王熙凤的“哭”是假的。
因为她正笑着却很快就“用帕拭泪”,当贾母说“快再休提前话”时,她又“忙转悲为喜”了,变化太快了。
生34 :从王熙凤的哭更看出她虚情假意,善于演戏。
师:是啊!在她高雅、清洁的“哭”的表象下,显现的是她的机智逢迎。
若说我没哭,没看见我用帕拭泪了吗?若说我哭而无泪,没看见我用帕拭过了吗?(生会心地笑)可见,雪芹非常善于通过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
生35: 王熙凤夸林黛玉的语言描写也很妙。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可以看出她很会讨好林黛玉。
师:是为了讨好林黛玉吗?生36: 讨好林黛玉是为了讨好贾母。
师:有道理。
那么刚才那两句话中关键的词应该是什么呢?生37 :“真”和“今儿”。
生38 :应该是“真”和“才”。
师:大家读一下,应该是什么?众生:“真”和“才”。
师:正确。
她用两个很有分量的词,将对黛玉的赞美提高到惊叹的程度,而且表达得自然、得体。
但是,心理学家说:千万不要在一个女孩面前夸另一个女孩漂亮,尤其是男生,这样做很危险。
(生笑)看来王熙凤也不高明啊!生39 :我不同意。
王熙凤说这些是为她接下来的话作铺垫。
因为她接着就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可以看出她夸黛玉是为了说明只有老祖宗才有这么漂亮的外女。
生40 :也夸了在场的贾母的三个嫡亲女。
师:在场的还有迎、探、惜三姐妹的母亲邢夫人和王夫人,她们听了高兴吗?众生:高兴。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只一句话,就把在场的主要人物一一拍遍,不愧阿谀逢迎的高手,堪称“红楼第一拍”。
(生笑)凤姐是一有机会就拍老祖宗的马屁的。
不过仔细想来,并不是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之下都是适宜于拍马屁的;拍得乖巧,拍得让人听了喜欢而不反感,是极不容易的事。
且看第三十八回,写贾母带着一大家子人在水池上的藕香榭欣赏风景,心里高兴,就说起小时候在枕霞阁玩儿,不小心失脚掉进了水里,几乎没淹死,救起来头上却碰破了一块,现今鬓角上还有指头顶儿大的一个窝。
在这种情景之下,如果你是凤姐你怎么拍呢?生41 :老祖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