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创伤讲义急救培训课件

现场创伤讲义急救培训课件

(六)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
(七)尽可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戴上医 用手套或用几层纱布、干冷布片塑料类替代 品。
精品
现场创伤急救培训课件
• 第一节 创伤现场救护 • 第二节 创伤止血技术 • 第三节 现场包扎技术 • 第四节 现场骨折固定 • 第五节 创伤的搬运护送
第一节 创伤现场救护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 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 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致残, 甚至死亡。
创伤病人由于其可能出现重要 脏器损伤(心脑肺肝脾)及颈部脊髓 损伤甚至大出血休克时,可出现呼 吸、循环功能障碍。在现场救护要 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维持病人生命, 为到达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 时间。
(二)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 出血量大。血是生命的源泉, 现场救护要迅速用一切可能 的方法止血,有效地止血是 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创伤是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发生的, 受伤程度和表现各种各样。加之现场情 况十分错综复杂,所以救护工作非常重 要而艰巨,对此,必须有一个基本认识。
常见的创伤原因及特点如下:
1·交通伤 2·坠落伤 3·机械伤 4·锐器伤 5·跌伤 6·火器伤
(一)交通伤
交通伤占创伤的首要位置。 现代创伤中交通伤以高能创伤 (高速行驶所发生的交通伤)为 特点,常造成多发伤、多发骨 折,脊柱脊髓损伤、脏器损伤、 开放伤等严重损伤。
全国车祸发生和死亡率
在意外事故中,以车祸占首位,占意外 死亡总数的50%以上。仅以汽车交通事故 为例,全世界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 超过3000万人,比世界大战所死亡的人数 还多。在交通事故中,以青少年的死亡人 数最多,其次为老年人。
• WH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因车祸 而死亡的人数以15~24岁的青少 年居多,且仍在继续增加。我国城 市每万辆车死亡率为50→10.8人 左右,与国外相比较,为日本的 26.5倍;美国的17.8倍。若以万 辆车的死亡率作比较,则我国车祸 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皆居世界之首位。
• 值得指出的是: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 发展中国家的资料均表明,自行车交 通事故所导致的伤亡,儿童青少年是 其高危人群。 据估计,当今世界每年 死于车祸的人数约为25万~30万人, 受伤者约3000万人,永久性伤残者约 300万人。
(二)坠落伤
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坠落 伤的比重逐渐加大。坠落伤通 过着地部位直接摔伤和力的传 导致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 骨盆骨折为主.也可造成多发 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
(六)火器伤
一般表现为伤口 小,但伤口深,常损伤 深部组织、器官。也可 表现为穿透伤,入口伤 小,出口伤严重。
主要类型
创伤的因素多种多样,全身各种 组织、.器官都可 受到损伤.表现也 形式各异。现场救护中应区分以下四 种类型:
1· 闭合性损伤 2· 开放性损伤 3· 多发伤 4· 复合伤
(一)闭合性损伤
(三)多发伤
同一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 造成一个以上部位的严重创伤。 多发伤使组织、脏器损伤严重, 死亡率高。现场救护要特别注 意呼吸、脉搏及脏器损伤的判 断,并防止遗漏伤情。
(四)复合伤
是由不同致伤原因同时 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 如车祸致伤的同时又受到汽车 水箱热水的烫伤。复合伤增加 了创伤的复杂性。现场救护要 针对不同性质的损伤进行相应 救护。
现代创伤救护技术除了传统的 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技术外, 还应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 压、现场电除颤等心肺复苏技术。 传统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运用 现代创伤救护理论和更为简便、 有效的先进器械提高现场救护的 效率和效果。本章主要介绍创伤 出血、伤口、骨折的现场急救技 术和搬运方法。
常见的创伤原因
(三)机械伤
以绞伤,挤压伤为主, 常导致单肢体开放性损伤 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 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 骨折。
(四)锐器伤
伤口深,易出现深 部组织损伤,胸腹部锐 器伤可导致内脏或大血 管损伤。出血多。
(五)跌伤
常见于老年人, 跌伤也可造成骨折。造 成前臂、骨盆、脊柱压 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 青壮年跌伤也可造成骨 折。
(五)防止并发症
现场救护过程中要注意 防止脊髓损伤、止血带过紧 造成缺血坏死、胸外按压用 力过猛造成肋骨骨折,以及 骨折固定不当造成血管神经 损伤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六)快速转运
指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 安全地转运到就近有条件的 医院,进一步诊治。
现场救护的原则
现场救护要根据现场条件和伤情采取 不同的救护措施。根据创伤现场救护的规 律,需要我们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现场救护的目的
创伤现场环境各种各样,均为突发事件。 现场条件差.这些均给现场救护带来困难。 因此,明确现场救护目的,有助于迅速选择 救护方法。从而正确救护,防止惊慌失措、 延缓抢救。 _现场救护通常由“第一目击者”或救护人以 及院外急救工作人员完成,是转向医院进一 步治疗的基础。
(一)抢救、延长伤病人生命
(三)保护伤口
开放性损伤的伤口要妥 善包扎。保护伤口能预防和 减少伤口污染,减少出血、 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 伤。
(四)固定骨折
现场救护要用最简便有效的 方法固定骨折。骨折固定能减少 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 伤,同时能缓解疼痛。颈椎骨折 如予妥善固定,能防止搬运过程 中加重脊髓的损伤.妥善的固定在 创伤现场急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见于钝器伤、跌伤和 撞伤,体表无伤口。受伤 处肿胀,青紫,可伴有骨 折及内脏损伤。由于内脏 和骨折出血可出现休克。
(二)开放性损伤
见于锐器伤和其他严重 创伤,体表有伤口,感染机会 增加,失血较多。如有大动脉 血管损伤,出血为喷射性,短 期内会出现休克,需要立即止 血、包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 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一)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 避免遗漏, 注意保护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
(二)先抢救生命,重点判断是否有意 识、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骤停,首 先进行心肺复苏术。
(三)检查伤情。快速、有效止血。
(四)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