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阳市简介

当阳市简介

当阳市简介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邻三峡宜昌,东连荆州古城,北通襄樊隆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1988年10月撤县建市。

现辖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现有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万亩,总人口48.6万人。

当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建县距今有22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境内有号称“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全国三大关庙之一关陵庙;有闻名天下的长坂坡以及太子桥、当阳桥、锦屏山等三国古迹,有鬼谷洞、孙膑寨、杜甫沟等名人遗迹。

当阳山清水秀,风光迷人。

百宝寨神奇秀丽,有“小桂林”的美誉;月亮河风光迷人,堪称“小青岛”。

全市有AAA级旅游风景区2处。

当阳物藏丰富,特产驰名。

境内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石膏、石英砂、石灰石、高岭土、银、铜等,其中,石膏探明储量8亿吨,石英砂探明储量4亿吨,石灰岩探明储量7788万吨,煤炭探明储量4800万吨,高岭土探明储量5000万吨以上。

双莲鸡、清坪猪、大堰牛、凤凰果等特产驰名中外。

当阳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城区距三峡机场50公里;焦枝铁路、襄石复线、荆宜高速穿境而过,境内有目前湖北省县市级最大的火车站、军民两用大型机场,汉宜、荆当、荷当、窑马公路纵横交错。

2008年,全市实现区域生产总值106.06亿元,完
成财政收入7.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5元,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县市前列。

经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建材、能源化工、轻纺和食品四大工业支柱产业,粮食、油料、水产、林果、畜牧、蔬菜六大农业产业,其中,建陶产业被纳入全省52个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一)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可比价);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二产业比重比“十五”期末上升11.9个百分点。

完成财政总收入11.69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54倍和3.35倍,年均增长20.6%和27.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9亿元,年均增长53.1%。

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且逐年进位,2009年位居第7位。

工业主导地位凸显。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2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5家,分别比“十五”期末净增127家和35家,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工业增加值6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8.6%和39%。

建材、化工、食品、轻纺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建筑陶瓷产业连续三年跻身全省重点成长性产业集群行列。

华强化工、三峡新材、当阳葛洲坝水泥等一批重点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

开发区建设加强,坝陵工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创业园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湖北当阳建筑陶瓷工业园加快建设,金桥工业园建设已经启动。

农业基础地位加强。

粮棉油、林果、畜牧、蔬菜、水产等产业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010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年均增长12.7%。

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中国椪柑龙头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称号。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5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8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0个。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改造中低产田和基本农田5万多亩,完成了1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硬化末级渠道1572公里,通村公路达到1765公里。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2010年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9.6亿元,年均增长20.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60亿元,年均增长21.3%。

仓储物流、金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加强。

(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编制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土地、交通、燃气、供水等专项规划,启动了新一轮建制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

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0多个,中心城区面积由12.8平方公里拓展至1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由35%上升至43%。

规划建设了一批商业小区和住宅小区。

相继建成市体育中心、新时代文化广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城市公用设施。

荆宜高速公路、远当一级公路先后建成,保宜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当枝一级公路已完成初步设计,河溶
大桥加宽改建项目基本完成。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和小街小巷改造力度加大,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省级园林城市成果不断巩固。

(三)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完成,税费改革成果巩固,“以钱养事”新机制不断健全。

草埠湖农场、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入。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招投标工作不断加强。

对外开放全面加快。

累计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25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60个,实际到位资金110亿元。

一批全国知名企业落户当阳。

2010年,全市直接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23%,完成外贸出口1205万美元,增长7.7倍。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累计新增耕地1万亩,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

国土绿化进程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加强,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减排目标提前完成,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

(四)社会民生全面加强,和谐程度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00元,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91元,年均增长14.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3.5亿元,年
均增长17%。

建成廉租房3.4万平方米、农民公寓7.1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2平方米。

城区自来水管网延伸到半月、庙前、王店、两河,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0%,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惠及12.5万人,天然气居民用户近2000户,农村户用沼气池达4.7万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