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十大陷阱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十大陷阱

15
7.混淆肯定与否定 【典例分析】 原文: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 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理念 的一般意义上自觉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 【选项】 特定群体或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 变都是一种文化转型。
16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勾画那些标志肯 定与否定的词语,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 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2021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 阅读之十大陷阱
1
目录
01
十大陷阱
02
真题回顾
03
对应训练
2
01
十大陷阱
3
1.曲解原意 偏离或者偷换概念 【典例分析】 原文: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 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选项】 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 识进行了修正。
18
9.遗漏信息 【典例分析】 原文: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 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地艺术追求和精神宣 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技艺。 【选项】 自从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围棋作为自觉 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技艺。
19
10.答非所问 【题干】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 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 已经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 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 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 民众难以“卒读”。
20
解析:选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 表述的是“通俗历史”的流传特点,而不是“通俗历史 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
7
3.混淆已然和未然 【典例分析】 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 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作出各自的 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 【选项】 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8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语。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了、现在、目前、正在、 在、着、将要、即将、将来、尚未、之前、之后、成为、 过。
10
解题对策: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 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 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11
5.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范围上随意扩大或缩小 【典例分析】 原文: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适应了一天24小时的循环形 式,植物当然也不例外。大部分生理过程都是按一天的生 理节奏进行的。 【选项】 植物的感光受光体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生理钟,与太阳的循 环周期保持同步,保证了所有生物白天生长、夜晚休眠的 生理节奏。
14
解题对策:同学们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 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 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 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 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 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 断。
17
8.逻辑错误 语意不符合客观事理、情理 【典例分析】 原文: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 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 【选项】 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 演构成。 【注意】 只要......就......;只有......才......。
5
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 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 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 求表现得日益突出。 【选项】 社会成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
6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 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 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
9
4.无中生有 找不到依据或者主观臆断 【典例分析】 原文:生态伦理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 关系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 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 发展”。 【选项】 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 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
4
2.因果混乱 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典例分析】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 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 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选项】 2017年全国Ⅱ卷第1题D项说,“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 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分析:选项中“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 一句话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 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 多元转型”的因素。
12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 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 个,大多数); 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 ,所有;部分 等); 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 特别,十分,稍微等); 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 有时,偶尔 等)
13
6.张冠李戴 故意弄错对象 【典例分析】 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 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 书合流。 【选项】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这 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 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