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百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百度

XXX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试行)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完善新
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
量,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根据《医疗
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卫医政发〔2009〕18号》及《江
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5版)》相关文件精神,
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凡本院、本科室原来未开展的技术或项目,无论国内外
其他单位是否已实施,均属新技术、新项目。

新药品、新器材的
临床验证不属本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分级:
1、院级:本院未开展,本市其他医院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2、市级: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3、省级:省内未开展,国内其他省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4、国家级:国内未开展,国外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三、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
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
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计委备案批准后才能
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
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省卫计
委备案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
人应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
),经科室讨论审核,科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
- 1 -
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
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
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
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
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
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
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五、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
查内容包括:
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
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
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
件是否齐全。

5、参加成员的科室、专业、职务、职称、相关研究业绩、
分工及职责、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6.(二)、医务科初审符合条件的,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学
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对于开展的第一类新技
术、新项目,经过讨论同意后即可施行。

对于第二类、三类医疗
- 2 -
技术,本院同意后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三)、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
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

六、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
(一)、批准后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科主任监管下项
目负责人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
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
一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医疗
技术风险处理预案、医疗技术损害处理预案等相应应急预案,科
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医务科根据实际情况报告院内伦理委
员会、学术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决定是否启动新技术、新项目
中止流程。

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
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的;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
全隐患的;
、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4.
七、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一)、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
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档案,对
全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
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
低程度。

(二)、科室随时可以提交《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医
务科在下一季度提交院伦理、学术及专家委员会讨论,并作出是
否批准准入的书面答复。

(三)、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其疗效、社会效
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

- 3 -
(四)、新技术、新项目时限周期为二年,起始时间从医院批
准或上级卫生部门批准之日起计算。

(五)、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
题,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并每年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
做出书面汇总,每半年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半年工作报告》(附
件2),内容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
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

八、医院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扶持与奖励
(一)、科室申报新技术、新项目一旦获得批准准入并开展,
即根据技术级别给予奖励:院级500
元/ 项;/元1000项;市级.
省级2000元/项;国家级5000元/项;但申报后一年内未开展的
技术,根据以上级别相应金额扣罚。

(二)、符合《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5
版)》重点科室要求的技术项目,每年达到常规开展(每年至少
五例)后,再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

(三)、医院定期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奖,评奖
申报条件:1、该技术近5年内在医院首次开展;2、已熟练掌握
该技术,开展的病例数或使用例次数达到常规开展(每年>5例),
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正规杂志发表与该技术相
关的文章一篇;4、该技术实施过程中,
每半年提交半年工作报
告。

评奖申报材料及流程:1、科室提交《新技术、新项目评奖.
申报表》(附录3);2、材料内容包含
项目一般情况,开展情况总
结,简要技术总结,该技术开展的经济及社会效益;3、由医务
科组织专家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奖,评奖采用现场汇报和专
家考评的方式进行。

奖项设置:根据参评项目数量及评审结果确定给予一定奖
励,设立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分别奖励10000元、6000元、
4000元及2000元。

- 4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