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知识要点

新闻评论知识要点

新闻评论知识要点一、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概念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

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

是灵魂。

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

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

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二、如何根据所给材料以某种角度写新闻评论?一段先简要概括新闻主要内容;二段分析这种现象或事件出现的原因,即为什么;三段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是分析事件的内在层次和背后反映的社会意义,即是什么样;最后提出解决建议和意见,提出畅想,即怎么样。

(写简单的新闻评论的格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新闻事件;第二部分:说明事态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具体说明社会反映。

)三、新闻评论的特点(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

是灵魂。

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

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

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五、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评论:指出客观事实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它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

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按体裁可分为: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杂文等。

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

1.新闻评论学的内容:它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新闻评论的特性、功能、运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种评论体裁的不同特点等。

2.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评论相对于事实报导的优势:A.更为深刻。

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则。

B.更为明确。

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C.独特。

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

D.概括性强。

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有宏观性。

4.评论与报导的关系(二者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

报道是主体、基础,评论是旗臶、灵魂。

)区别:报导内容:客观事实的真相,强调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认知方式:通过记叙讲清事实,用细节表达情感、意见目的:传播信息、满足未知情感:中立、客观,将意见和观点隐藏于报导之中思想:平和、稳定、含蓄的深度:表层事实评论内容:基于事实的分析、评价、议论,强调对事实背后的原理、规律的发掘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采用概念、判断等逻辑方式,形成意见目的:使新闻的内在思想得以引申、升华、引导YU论,弄清本质情感:干脆、直接、酣畅淋漓思想:立意高、视角奇、观点新深度:触及思想、制度本质联系:A、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强调、深化普及 B、作为新闻体裁,二者都要求客观、公允、有的放夭 C、二者都是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的主要形式 D、都必须讲求新闻性、真实性5.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应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的问题——一种正在发生的现实、存在的问题其意义在于:是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有力的回应,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疏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2)强烈的时效性——反映速度快;发表的时机、时宜恰当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面对评论的选题必须政治立场坚定——勇于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即便需要进行评论的是具体的业务问题、也应跳出事实的禁锢,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选题关心广大群众的呼声、观点上敢于为人民说话、语言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2)吸引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反映不同意见、反映真实声音;和群众形成交流,改善我们的评论工作;吸引受众发表意见,也就是变相吸引受众关心我们的媒体。

)6.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引导、监督、表态、深化作用A.引导作用(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旗臶鲜明地①表彰先进,针砭时弊;②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③为群众解疑释惑;④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B、监督作用①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②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监督的方式:①直接发言,指出时弊;②以配发式评论,强化报导内容指向,点明事物的根源。

③必须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C.监督的原则:①坚持坚定的立场②必须吃透政策、法规③一切从事实出发、以理服人、有的放矢④全面、综合、系统地看问题D.表态作用:①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

②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

③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表态:指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E.深化的作用(善于务虚):通过对具体、零散、微观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和提炼,作出判断,形成认知。

①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

②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深化的方式: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②通过局部,看清整体③透过表象、触及本质。

六、案例部分1.材料事件:看报道,某地一12岁男孩因其妈妈非要求他中断玩耍去补习班学习不可,竟爬上楼顶欲跳楼,以此威胁妈妈。

相信很多人读罢都会感到紧张和心痛。

新闻评论:生活中,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使家长暗自竞争,生怕自己孩子落后,常常早早就让他们读这个班或那个班。

要是自己的孩子课余时间没去参加培训班,父母就会觉得孩子是在‚虚度光阴‛。

于是,不少孩子整天忙于学习,晕头转向,几乎连点玩的时间都没有,脸上笑容越来越少。

其实,孩子自有其成长规律,大人不应强行扭曲。

过多、过早开发孩子智力,会使他们早早失去童真童趣,失去作为孩子应有的天性,这对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还会扼杀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正如英国心理专家拉里近日指出的,对孩子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适度让孩子‚虚度光阴‛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父母应该适当的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要一味的追求孩子的成绩或某一方面的特长。

而应该注重孩子心理成长,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样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才会真正的有利,我们都知道早熟的果子是不甜的,所以没必要强迫孩子,如果给他更多自由的空间,或许他会做的更好。

2.材料事件:故事发生在湖北。

在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人链救人‛后,2009年12月6日,咸宁淦河边,4名大学生组成‚人链‛,从刺骨的冰水中救起落水母子。

他们是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咸宁学院的学生王洪、刘康、王力和吴超。

日前,媒体披露了一个多月前那次惊心动魄的救人经历。

不同的河流,同样的壮举;不同的大学生,同样的见义勇为。

英雄故里再现‚人链救人‛壮举,最让人感怀之处在于,它不是英雄事迹的简单复制,而是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爱可以传递,善可以传递,希望可以传递。

我们这个时代依然不缺英雄。

我们的社会道德,并不像一些悲观人士想象的那样不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