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群文阅读课题三年级上册
换个角度看问题
市逸群小学莉
执教年级:三年级
设计理念:
“换个角度看问题”是一节群文阅读课,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手法,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因此,一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和引发对文本的一些思考,阅读文本要经过精心选择,能为学生搭建横向比较的桥梁。
二是尽量减少教师的提问和精心设计的课堂环节,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
最后,通过渗透一些阅读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两年多的学习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容,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上还是有一
定困难的。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步步引领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涵。
群文篇目:
《爷爷一定有办法》、《墨渍》、《双胞胎》、《地图的另一面》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认识绘本,从故事的题目去理解故事容。
2、引导学生趣味阅读,通过朗读和欣赏画面,让孩子感受绘本图画和文字的密切联系,体会爷爷的智慧,知道换个角度看问题。
3、通过阅读组文,知道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到的结果也不同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和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看图猜成语。
(设计目的:一是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一、读故事,初步体会爷爷的智慧。
1、说一说:
读题目说故事容,《爷爷一定有办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说一说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懂得抓住题目理解文章的主要容,知道题目就是和文章容的中心有关。
)
2、读一读:
(1)听故事,学生找一找,爷爷的这条奇妙的毯子一步步变成了什么呢?(选择说、写、画的其中一种方式展示这种变化。
)学生汇报。
贴“毯子——外套——背心——领带——纽扣”图片在黑板上。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在倾听中学习;二是引导抓住文章的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三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选择说、写、画的其中一种方式展示爷爷的这条奇妙的毯子一步步变成了什么。
)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爷爷?学生自由谈感受,全体分享。
(2)学生读:每一次妈妈和爷爷的话。
(比一比:课件出示)
妈妈怎么说:
爷爷怎么说的:
老师总结:其实妈妈就是认为:“真该把它丢了”,而爷爷却认为:“这块料子还够做”。
(比一比环节:课件出示妈妈和爷爷的话,通过比较知道爷爷的聪明,懂得变废为宝,和妈妈看问题眼光的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为下一个环节谈一谈做好铺垫。
)
3、谈一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谈。
揭示题目:换个角度看问题
绘本里还藏着秘密,你发现了吗?
(绘本下面还有快乐的老鼠一家,聪明又手巧的老鼠妈妈捡起爷爷弃掉的边角料制作了桌布、被单、衣服等东西,把自己的家装扮得非常漂亮,一家人快乐的生活。
原本的“废”又变成了“宝”,这都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带来的幸福。
)
二、阅读组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看问题的与众不同
1、说一说:
《墨渍》、《双胞胎》、《地图的另一面》讲了什么?注意:可以结合课文题目说。
学生答,教师总结概括。
2、读一读:读故事明白人物看问题的不一样。
(1)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读一读。
(2)找到重点句段。
边读边思考,画出文中人物当时是怎样说的、做的?
(3)写一写:文中的主人公看问题有何不同。
3、谈一谈:文中的主人公看问题有何不同?
4、汇报、交流。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反复
诵读与文本充分对话,做到读中感悟真正走进文本,把握课文容,理解课文思想。
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交流得到学习提高。
因此,这一部分阅读组文的方法是说一说、读一读、谈一谈。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能创新,就有新的发现。
三、拓展训练,思维发散,事例中如何换个角度看问题
故事《男孩与死驴》
一个城里的孩子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了100美元要买一头驴,这个农民接过钱同意第二天把驴牵给他。
第二天农民来找男孩,说驴子死了,钱也花光没法退了。
男孩就让农民把那头死驴给了他。
几天后,农民遇到了男孩,问他是如何处置死驴的。
学生猜一猜。
(学习任务:看谁能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你的想法?)(这一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事情要懂得换个角度去思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结果:男孩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彩票,每2美元。
”多年后,长大男孩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男孩花了100美元买了一头死驴,应该说十分倒霉,但他没有简单处理了事,而是打破常规,从人们急于中奖的心理出发,将驴作为奖品举办幸运抽奖,用创造性思维处置了死驴,并得到了1000美元。
如果这个男孩墨守成规,不积极主动进行创造性
思考,而且每每遇事如此的话,也许世界上就少了一个当总裁的人才了。
四、推荐图书:《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这本名为《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的好书,用100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为了创新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选文1 墨渍
一天,美术老师布置作业,让我画了一间房子。
我刚把房子画好,突然一滴墨水掉在画中央。
重新画已经来不及,我急得大哭起来。
妈妈走过来,看完之后笑了笑,说:“别哭了,可别这么灰心。
依我看,这墨渍很像狗身上的斑点呢。
画下去,也许会画一条小花狗。
孩子,要记住,碰到这种时候别轻易放弃,应该继续干下去,往往会有意外的成功。
“
我擦干眼泪,绕着那点墨渍画出一条小花狗。
小花狗翘着鼻子,样子十分可爱。
第二天,这幅画得到老师同学一致赞赏。
老师还说:“瞧,这条小狗使画画活泼多了!”
选文2 双胞胎
某家有一对双胞胎,外表酷似,但禀性却迥然不同。
如果一个觉得太热,另一个会觉得太冷;如果一个说电视声音太大,另一个则会说根本听不到;一个是绝对极端的乐观主义者,而另一个则是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
为了试验双胞胎儿子们的反应,在他们生日那天,父亲在悲观的儿子的房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新玩具及电子游戏,而在乐观的儿子的房间堆满了马粪。
晚上,父亲走过悲观儿子的房间,发现他正坐在一大堆玩具中间伤心地哭泣。
“儿子呀,你为什么哭呢?”父亲问道。
“因为我的朋友都会嫉妒我,而且这些玩具最后全都会坏掉的。
”
走过乐观儿子的房间,父亲发现他正在马粪堆里快乐地手舞足蹈。
“你高兴什么呀?”父亲问道。
这位乐观的小家伙答道:“我能不高兴吗?看到这堆马粪,我可以肯定这周围有一匹小马!”
选文3
地图的另一面
维斯莱先生是萨里郡地区唯一的牧师。
他对待自己的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对人的态度也是和蔼可亲。
一天早上,维斯莱先生的独生子乔治哭闹个不停。
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他把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了许多细小的碎片,
丢在地上,对孩子许诺说:“亲爱的小乔治,如果你能拼起这些碎片,我就给你一个银币。
”
要知道,维斯莱先生总是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分给周围的人。
因为他觉得,还有很多人的生活比他还要糟糕。
所以维斯莱先生认为,一个先令对乔治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他一定会花费上午的大部分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
这样一来,屋子里就能保持安静了。
但是,这样的安静还没有持续到十分钟,小乔治就嚷嚷了起来。
维斯莱先生走过去一看,天哪,他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地图拼好了!而且还准确无误。
维斯莱先生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呢?我并没有教过你怎么辨认世界地图啊!”
小乔治很轻松地回答道:“噢,这实在太简单了!您看,在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
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再把它翻转过来。
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
维斯莱先生笑了起来,把一枚崭新的银币放进了小乔治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