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案例编号:案例类型:2013年度气象服务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报告案例名称:2013年6月7日暴雨天气过程服务分析评价报告所在部门:负责人:入库日期: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制二Ο一三年四月索引—2—2013年6月7日安徽省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评价报告姓名1 姓名2 姓名3(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居中)(单位1;单位2;单位;城市邮编)(宋体、小五号字、单倍行距、居中)摘要2013年6月6日午后起,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出现强降雨,强降雨中心位于安庆、池州、黄山等地,464个乡镇达100毫米以上,14个乡镇超过250毫米,安徽省气象局发布今年以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受强降水影响,安庆、池州、黄山、宣城、铜陵5市21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
此次暴雨过程,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暴雨天气过程前后,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电视节目、声讯电话、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了各类预警预报信息,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积极配合,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公众和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准备时间,为减少灾害影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另外,此番强降水过程恰逢高考,省气象局采取多种服务手段,接受考生及家长的咨询,提供贴心服务为莘莘学子护航。
1. 概述2. 灾情及影响3. 致灾因子分析4. 预报预警4.1 预报预警准确性4.2 预报预警及时性4.3 预报预警发布传播5. 气象服务特点分析6. 社会反馈6.1 决策服务效果—3—6.2 公众评价6.3 媒体评价7. 思考与启示—4—一、概述6月6日午后起,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出现强降雨,强降雨中心位于安庆、池州、黄山等地。
6月6日08时-8日08时过程雨量:淮北不足10毫米,江淮之间中北部10~50毫米,大别山区及沿江江南超过50毫米,其中464个乡镇达100毫米以上,14个乡镇超过250毫米,最大黄山云谷寺381.1毫米;从覆盖面积来看,超过50毫米的覆盖5.94万平方公里,超过100毫米以上覆盖2.46万平方公里(图1)。
图1 6月6日08时-8日08时安徽省累计雨量(mm)—5—二、灾情及影响受强降水影响,安庆、池州、黄山、宣城、铜陵5市21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
据民政部门初步统计,截至8日11时:全省有12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人口1.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1千公顷,倒塌房屋667间,严重损坏房屋1117间,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其中农业损失2.7亿元。
2.1 南部地区气象雨涝加重5月以来我省多降水过程,淮北中北部、大别山区、江淮至沿江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雨涝。
6月8日的SPI监测显示:全省大部地区维持中等以上气象雨涝,其中大别山区、沿江大部及江南中西部气象雨涝较重。
与降水前相比:我省南部地区气象雨涝明显加重(图2)。
2.2 部分河流和水库超警戒或汛限水位受此次强降水过程影响,长江支流秋浦河以及大沙河、尧渡河、黄湓河、练江、县大河等6条支流先后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过程。
秋浦河高坦站7日13时水位达24.10米,超警戒水位1.60米;黄湓河雁塔站超保证水位。
全省有13座中型、420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
2.3 强降水造成部分农田出现渍涝目前我省冬小麦处于收割晾晒阶段、夏种作物处于播种期、一季稻处于栽插期。
阴雨天气对淮北小麦的收获和已收割小麦的晾晒不利,同时强降水也导致江淮及沿江圩区和低洼田块的春播旱作物出现渍害,影响夏种进度和低洼地区作物幼苗生长。
三、致灾因子分析6月6日08时,500hPa上华北西部到长江中游有一低槽,我省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同时,与500hPa低槽相对应,低层有一低涡。
7日低槽东移,并伴有西南和偏东急流,造成6日午后到7日白天我省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出现强降雨。
由于强降雨带覆盖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地,多为山区丘陵地貌,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同时,造—7—成部分地区出现积水,池塘、水库及中小河流出现涨水,多条河流超过警戒水位。
另外,阴雨天气对淮北小麦的收获以及已收割小麦的晾晒造成影响,并且,强降水导致江淮及沿江圩区和低洼田块的春播旱作物出现渍害,影响夏种进度和低洼地区作物幼苗生长。
四、预报预警4.1 预报预警准确性4.1.1 短期预报48小时预报全省阴天,合肥以北有阵雨或雷雨;合肥以南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雨,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24小时预报全省阴天,淮北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中到大雨;淮河以南有中等阵雨或雷雨,其中江淮南部和江南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
4.1.2 预警信号发布情况安徽省气象台发布及确认暴雨、大风等预警信号9次,6月7日上午06时,发布今年以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3小时内安庆、池州、黄山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宣城、芜湖、铜陵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可达50毫米以上。
各地市气象部门共发布各类红色预警信号15次。
4.2 预报预警及时性—8—6月3日,省气象局在《一周天气趋势》中预报“6日后期-9日全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并提前48小时预报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6月6日14时安徽省气象台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6日21时变更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7日03时变更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于6月7日06时,发布今年以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全力应对强降雨。
同时,7日16时国土资源厅和安徽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4.3 预报预警发布传播对于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安徽省气象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滚动做好强降雨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在16个小时内将暴雨预警信号由蓝色连续提升三个级别。
6月7日06时,省气象局发布今年以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同时发布及确认暴雨、大风等预警信号9次,制作《天气情况快报》、《气象预警信息快报》、《专题气象服务》、《灾情直报信息》等各类服务材料18 期。
此外,安徽省气象局与国土资源厅进行了电话会商,并于6日20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指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西南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6月7日一早,安徽省气象局局长于波再次对进一步做好强降雨气象服务作出部署,要求加强值守班,强化滚动预报,做好跟踪服务,及时上报灾情。
可以说这次的强降雨过程,省气象台和相关部门密切部署,根据灾害性天气演变情况,及时做好预报预警发布和部门的联动工作。
五、气象服务特点分析—9—安徽省气象局高度重视强降雨等灾害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等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此次暴雨过程,省气象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通过手机短信、影视、报纸、网络、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发布预警信号,广泛应用各种发布途径,有效拓宽预报、预警信息接收面,为公众和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准备时间。
另外,此番强降水恰逢一年一度的高考,6月5日,安徽省气象局召开高考天气新闻通气会,提醒广大考生在考试期间携带雨具,做好防雷防雨准备;省气象台制作专题服务材料,编发《高考天气专报》;影视频道新增《高考天气》板块;通过腾讯微博和手机短信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高考期间的强降水天气;中国天气网安徽站开辟高考专题,及时更新天气变化信息;96121声讯电话开通高考信箱,接受考生及家长的咨询,提供贴心服务为莘莘学子护航。
—10—图3 省气象局召开高考新闻通气会5.1 公众气象服务通过短信、彩信、报纸、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网站、96121声讯电话、微博等方式向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5.1.1 手机短信服务6月6—8日,通过短信预警服务平台共向公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3个,气象短信接收50852人次,其中移动17087人次,联通14895人次,电信18870人次。
向预警责任人发送预报预警短信共计755 次,累计覆盖819172人次。
5.1.2网络服务—11—在中国天气网安徽站首页及专题共发表17篇稿件,其中《安徽高考期间多雷雨气温不高有点闷》等3篇文章被成功推荐到中国天气网主站,6月4日在省级站发表了新专题“安徽高考专题”(见下图)。
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发布预警信号、暴雨预报、灾情实况等服务信息的微博共计74篇。
5.1.3 影视服务在经视午间、卫视晚间、综艺晚间等节目中播出安徽省气象台发布的各类预警信号总计10次,其中播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3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次,大风蓝色预警信号6次。
在气象频道中插播各类预警信号共9次。
播出地质灾害黄色气象预警预报16次。
—12—除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地质灾害预报之外,气象部门还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加农业气象服务、高考天气等板块等内容,提醒公众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针对强降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在节目中及时播出“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和中小河流洪涝等次生灾害”等相关提示内容。
在影视节目中增加“高考天气”板块,发布高考期间天气情况,增加温馨提示,介绍广大考民应对强降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防御措施。
增加“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板块,提醒淮河以南地区及时进行农田排涝降湿;小麦主产区已收获小麦注意通风保存,未收割小麦避开阴雨天气,天气转好再全力抢收。
—13—5.1.4 广播服务通过《交通气象》节目播出各类预警信号共6次,其中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次,大风蓝色预警信号1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2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次。
5.2 行业气象服务本次强降水期间,气象部门加强应急值班,及时与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进行会商,滚动做好强降雨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并联合国土部门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做好相关行业的气象服务工作。
5.2.1 交通气象服务6月6—8日,制作《交通气象服务专报》1期,提醒江淮南部和江南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强降雨会导致道路湿滑及能见度差,大别山区、皖南山区西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提醒相关单位注意防范;向交通运营管理相关部门发送预警短信共123条,—14—拨打电话6次,主要通知低能见度状况、专题材料发布以及省台发布各类预警信号;通过“高速公路气象信息服务及预警平台”发布各类预警信号158次;6月6日10时为上海铁路局合肥供电段提供《行业服务气象信息专报》1期。
交通运营管理部门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积极采取高速公路限速等管制措施,加强值守,加大对沿线设备的巡查,确保交通安全。
5.2.2 电力气象服务针对此次暴雨过程,7月6日10日为安徽省电力调度中心提供《行业服务气象信息专报》1期。
电力调度中心及时通知江淮南部和江南等地区电力部门加大巡查值班力度,随时准备抢修损毁线路,对电力进行合理调度,确保安全。
5.2.3 旅游气象服务在黄山景区官方网站的新闻信息《黄山风景区首发暴雨红色预警提升古树防护级别》中作出提示:暴雨来袭之前,景区资源保护部门根据预警,提前对辖区古树名木保护设施、支撑体系和防雷系统进行仔细检查,在青狮石下铺设麻袋,以防迎客松根部出现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