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一)》模拟试卷二一、【判断题】1、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金银,只有金银才是真正的财富是重商主义的理论观。
(√)2、微观经济学是在研究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时对资源总量没有任何限制。
(×)3、由除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4、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
(√)5、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
(√)6、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
(×)7、预算约束线以外的点,消费者都可能达到。
(×)8、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9、会计利润是厂商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差。
(√)10、在短期,完全竞争厂商达到均衡时,如果厂商的利润小于零,而且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 VC时,厂商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二、【单项选择题】11、《国富论》的作者是(B )。
[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马尔萨斯[D] 门格尔12、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A )。
[A] 资源的稀缺性[B] 资源使用的充分性[C] 资源的无限性[D] 资源使用的不充分性13、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关要素价格的决定理论被称为(B )。
[A] 效用理论[B] 收入分配理论[C] 福利经济学[D] 市场理论14、下列属于替代品的是(A )。
[A] 白菜和茄子[B] 石油和房子[C] 电脑显示器和键盘[D] 大炮和黄油15、当计算机价格上涨后,对计算机的(A )。
[A] 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 供给不变[D] 先增后减16、弹性是指( C)。
[A]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化[B]一种经济变量的增长量而引起另一种经济变量的增长量[C]一种经济变量的百分比变化而引起的另一种经济变量的百分比变化[D]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而引起另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化量1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 C)。
[A] 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 以上都不对18、( B)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A] 总效用[B] 边际效用[C] 平均效用[D] 效用单位19、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的绝对值代表了(D )。
[A]消费者为了提高效用而获得另一些商品时愿意放弃的某一种商品的数量[B]消费者花在各种商品上的货币总值[C]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D]在确保消费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比率20、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A )。
[A] 替代效用[B] 收入效用[C] 价格效用[D] 引致效用2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分担经营责任的企业称为(B )。
[A] 个体企业[B] 合伙制企业[C] 公司[D] 混合企业22、劳动的( C)是指在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
[A] 边际产量[B] 平均产量[C] 总产量[D] 以上都不对23、等产量曲线上的点具有( B)。
[A] 不同的产量[B] 相等的产量[C] 根据个要素的投入量确定[D] 根据实际市场情况确定24、会计利润是指(A )。
[A] 厂商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B] 厂商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和[C] 厂商的经济收入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D] 厂商经济收入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和25、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成本增加( A)一倍。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以上都不对26、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B)。
[A] 提高[B] 不变[C] 降低[D] 先增后降27、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 )。
[A] VMP=p.MP[B] MR=MC[C] AVC=MR[D] MC=AVC28、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要素的需求方为( A)。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土地所有者[D] 政府29、利率从根本上是(D )。
[A] 由供应决定的[B] 由需求决定的[C] 由政府决定的[D] 由供应和需求两个因素决定的30、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是(B )。
[A]否定“看不见的手”的作用[B]肯定“看不见的手”的作用[C]对“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既不肯定,又不否定[D]以上都不对三、【多项选择题】31、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之前,西方经济学主要经过了( ABC)阶段。
[A] 重商主义[B] 古典主义[C] 新古典主义[D] 新古典综合派32、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是(AB )。
[A] 合乎理性人的假设[B] 完全信息的假设[C] 信息不对称的假设[D] 资源不能有效使用的假设33、对西红柿需求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BC)。
[A] 消费者认为西红柿价格太高了[B] 消费者得知西红柿有益健康[C] 消费者预期西红柿将降价[D] 种植西红柿的技术有了改进34、若X和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大于零,则( BD)。
[A] X和Y是互补品[B] X和Y是替代品[C] X和Y是必需品[D] X的价格与Y的需求量负相关35、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价格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
[A] 替代效应促使需求量增加[B]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 替代效应导致其需求量增加[D] 收入效应导致需求量减少36、以下关于厂商的经济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
[A] 经理的时间机会成本[B] 厂商资本投资的替代效应[C] 业主资本投资的收益[D] 以上各项都正确3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A] MC大于AC时,AC下降[B] MC小于AC时,AC下降[C] MC等于AC时,AC下降[D] 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3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超额利润存在将导致(BD )。
[A] 单个厂商的产量增加[B] 单个厂商的产量减少[C] 单个厂商的产量不变[D] 行业的产量增加39、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ABCD )。
[A]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B]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C]政府的特许[D]自然垄断40、在要素市场上下列哪些选项是完全竞争的假定( ABCD)。
[A]生产中用的要素都是同质的[B]有许多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C]所有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拥有充分的信息[D]不考虑要素的运输和配置成本41、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包括(ABC )。
[A]所有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B]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C]厂商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D]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都相等42、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ABCD)。
[A] 商品的可替代性[B]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C]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D]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43、关于等产量线叙述正确的是(ABD )。
[A] 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相交[B] 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C] 等产量线有有限条[D] 等产量线凸向原点44、属于三级价格歧视的是(ACD )。
[A]对同种产品,在富人区的价格高于在贫民区的价格[B]当消费者购买6单位产品时,其价格为6元,当消费者再购买4单位产品时,这新增4单位产品购买量的价格下降为5元[C]同样的学术期刊,图书馆购买的价格高于学生购买的价格[D]同样的产品“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的价格不一样45、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BD)。
[A] 排他性[B] 非排他性[C] 竞争性[D] 非竞争性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6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47、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即长期总成本曲线与每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相切,从下方将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包围起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8、简述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需求变动的诸因素。
答: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上述定义假定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如果价格之外的任何因素发生变动,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动。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的收入。
对于正常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㈠而对低档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会使得需求量减少。
(2)消费者的偏好。
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
很显然,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需求: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3)相关商品的价格。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是替代品,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原商品;求量增加;如果两种商品具有互补关系,则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原商品需求量减少。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也会对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
49、当你选择上学时,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要用机会成本来衡量你上学的成本?答:(1)在进行是否上学的决策时通常考虑两个方面:好处与成本,前者包括名誉地位、工资薪金等,后者则是各种成本,不过,这里的成本用机会成本而不只是实际的指出。
(2)如果用上学实际成本与(潜在的)收益进行比较,只能决定上学是否“有利可图”而不能说明上学就比不上学而就业更好,所以,经济学家建议把不上学获得的好处算作上学的成本,这样才能比较上学与不上学哪个最优,如果除了上学以外你还有不止一种选择,就用其他选择中那个最好的与上学加以比较。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50、目前市场上食品X和衣服Y的价格分配为5元和10元,李明准备用55元购买食品和衣服,效用满足如下表:问李明应该购买食品和衣服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