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P
N N N N
(3)粗大误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特点:可以避免,处理数据时应将其剔除。 产生原因:错误读数、使用有缺陷的器具、
使用仪器方法不对等。
4、 测量结果表示
(1)绝对误差
NN测N真
(2)相对误差(百分误差)
EN10% 0N测N真10% 0
N真
N真
结果表示:
N真N测N
N
E 100% N真
N ( fx)2x 2( fy)2y 2( fz)2z2 (1.4-6)
N(ln f)2
N x
x 2(l y n f)2
y 2(l zn f)2
2 z
(1.4-7)
三、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
不确定度 uN ( fx)2ux 2( fy)2u2 y( fz)2uz2
(1.4-8)
相对不确定度 u N N(l x n f)2ux 2(l y n f)2uy 2(l zn f)2uz 2 (1.4-9)
△未标明时,可取仪器及表盘上最小 刻度的一半作误差。 △ 电学仪器根据仪器的精度来考虑
如电表: in s 量 程 数 仪 器 精 度 级 别 %
例: 如用一个精度为0.5级,量程为10 μA 的电流表,单次测量某一电流值为 2.00μA,试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
解:u=10 μA ×0.5 %=0.05 μA I=(2 .00±0 .05 )μA
N
K Ni N2
i1
K 1
(2)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K
N N K
Ni N 2
i1
KK1
拓:标准偏差σ是一个描述测量结果离散程度的参
量,反映了测量的精密度,只考虑随机误差。 理解: 若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在距平均值σ 处,
是概率密度曲线的拐点,曲线下总面积为1, σ越小,曲 线越瘦,峰值越高,说明分布越集中,精密度越高;反之 精密度越低。
2、误差来源 (1) 仪器误差 (2) 环境误差 (3) 测量方法误差 (4) 人员误差
3、 误差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1)系统误差—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 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特点:确定性 产生原因:仪器本身的缺陷、测量方法的不完 备、测量者的不良习惯等。
5、精密度、正确度与准确度(又称精确度) 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测量值离散程度) 正确度—反映系统误差(测量值偏离真值程度) 准确度—反映综合误差
(a)
正确度较高、 精密度低
(b)
精密度高、 正确度低
(c) 准确度高
§1.2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
对N进行K次测量,得N1,N2……Nk.用算术
N=f(x,y,z)
绝对误差 Nf xf yf z (1.4-3)
x
y
z
相对误差 Nln f xln f yln f z (1.4-4)
N x
y
z
当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为和差形式(N=x+y-z),先计 算绝对误差较方便
当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为积商形式(N=xy/z),先计 算相对误差较方便
二、 标准偏差的传递公式(方和根合成)
问:有了绝对误差,为什么还要引入相对 误差呢?
答:绝对误差反映的是误差本身的大小,但 它不能反映误差的严重程度。
例:两个绝对误差如下,哪个大,哪个严重?
2m
20m
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在什么测量中产生的,所 以难以回答。
如果它们分别对应下面两个测量,情况又怎样?
100米 跑道
地 月
2m 20m
注意:绝对误差大的,相对误差不一定大
P
N N N N
当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已消除,随机误 差服从正态分布
范围
N—N
N2— N2
N3— N3
P
置信概率(包含真值的概 率)
68.3% 95.4% 99.7%
N N N N
3.不确定度
A类分量(用统计的方法计算)uA: N N
B类分量(用其他方法计算)uB:
uj
ins K
ins
测量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指无需对被测的量与其它实测的量进行函数关系 的辅助计算而可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
间接测量--指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已知函数关 系经过计算从而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
二、 误差
1、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测量值-真值 NN测N真
N真是客观存在的但无法测得,因为测量与误差是形影不离的。
二、多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估算及 评定程序:
1、求平均值 N 。
2、求 或 或 u。
3、表示结果。(例如用u, 则结果为 NNu)
NNu 今后我们约定结果写成:
式中 u 2 N2ins
这种表示方法的置信概率大约为95%左右
例(书P20)
§1.4间接测量结果误差的估算及评定 一、 一般的误差传递公式
第一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方法
§ 1.1测量与误差关系 § 1.2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 § 1.3直接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 § 1.4间接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 § 1.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 1.6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一、 测量
测量:就是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或仪器,通过 一定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所需要的量值。
合成不确定度
或 u u A 2 u B 2 2 (N ) u 2 j 2 (N ) u 2 j
测量结果表示为: N u
相对不确定度: E u 100%
N
§1.3直接测量误差估算及评定
一、单次测量误差估算及评定
单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估算常以测量仪 器误差来评定。 仪器误差: △ 已标明(或可明确知道)的误差
(2)随机误差—同一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
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特点:(a)测量次数不多情况下随机误差没有规律; (b)大量测量时随机误差服从统计规律。
很多服从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为1,曲线越窄,峰 越高,随机误差越小。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可 以减小随机误差。
产生原因:环境的影响等。
平均值:
N K 1N 1N 2 N i N kK 1i k1N i
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评定其可靠性的方法有三种。
1.算术平均偏差
K 1N 1 N N 2 N N i N N k N
1
K
K i1
Ni
N
结果可表示为: N
2.标准偏差(均方根偏差) (1)测量列的实验标准差:
当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为和差形式(N=x+y-z),用(1.4-8)较 方便
当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为积商,乘方,开方形式(N=x2y/z), 用(1.4-9)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