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鲁雅娟黄雪玲唐林李雪梅安丽婷展眉(新疆乌鲁木齐明园石油医院乌鲁木齐830000)摘要: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管理,每3分钟提供一次血糖数据;每天可以获得480个血糖信息;72小时可获得1440个血糖值,每一次血糖值是15次测量的平均结果。
72小时血糖监测能绘制出一张完整的、连续的血糖图像,它不仅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三天的餐前、餐后血糖变化,尤其对于难以发现的夜间低血糖现象也能轻而易举地监测到,拥有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这一连续的、动态的血糖变化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及治疗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依据,更人性地使治疗达到个体化,能让患者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治疗达到最佳效果;而且它灵活小巧,方便携带,操作简便,让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很容易掌握和接受,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会在糖尿病的血糖监测领域里占有决定性的意义,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最大的福音。
关键词:72小时动态血糖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4)02-0120-02当今社会,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监测血糖的方法就是测指尖血糖,而指尖血糖的检测方法会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常见的就是要承受反复针扎手指的痛苦,使糖尿病患者对测血糖具有恐惧心理,这也会间接影响到指尖血糖的准确性,甚至是主动自我减少监测次数,致使治疗依据也相应减少;其次,指尖血糖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就是监测血糖的时间。
因指尖血糖在不同时间段测定的血糖其结果是不一样,每个时间段血糖的重要性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最常测的时间就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几个时间段,而仅凭这几次指尖血糖的结果也较难全面地发现患者大幅度波动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且指尖血糖只能反映瞬间血糖水平,所以,每3个月还要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而近些年来,一种新的微创血糖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是一种通过连续72小时的血糖监测及记录患者服药、运动、饮食及其他事件等日常生活的细节,然后将仪器自动记录的血糖值通过电脑整理、下载、打印出来。
这张72小时动态血糖图谱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个全新、可靠的依据,更加科学、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一般资料我科将“雷兰动态血糖检测仪”用于46例需诊断及治疗糖尿病的患者。
2适应症①血糖控制不佳,包括Ⅰ型、Ⅱ型糖尿病患者;②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③清晨血糖升高原因不明者;④需要排除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者;⑤新发糖尿病患者;⑥妊娠糖尿病患者。
禁忌症:①无皮下脂肪者:肌肉型或皮下明显无脂肪层的转臀牵引术对胎头深嵌骨盆的子宫下段剖产手术成功娩出5位胎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共486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5岁,其中,胎头娩出困难30例,占6.17%(30/486),初产妇425例,占97.4%(425/486);行倒转臀牵引术5例,5例均为初产妇。
1.2方法:剖宫产术中,胎头先露达坐骨棘下+1~+2,胎头嵌顿骨盆,术者无法将手伸入骨盆,经阴道上推胎头方法失败后采用倒转臀牵引术取出胎儿。
具体方法为:术者将手伸入宫腔,沿胎背方向经胎臀、胎腿触摸胎足,右手握住胎儿双足或单足,使胎儿体内旋转至胎脊向前的同时,向母体足侧徐徐牵出胎足,随即下肢及臀部娩出至子宫切口,用大纱布垫裹住胎臀并双手紧握,使双手四指在胎儿腹侧,大拇指在胎儿背侧按臀位助产牵引出躯干上肢和胎头[1]。
2结果5例行倒转臀牵引术娩出胎儿中,1例新生儿窒息,4例正常,窒息的新生儿经抢救治愈,子宫切口严重裂伤1例,达圆韧带。
3讨论头位难产在产前很难做出明确诊断,绝大多数头位难产都是在产程中逐渐显现诊断的,因此,提高早期头位难产征象识别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大大改善分娩结局。
引起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麻醉镇痛效果不好、腹壁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小、极度胎头高浮、胎头深陷骨盆、手术者缺乏临床经验与助手配合不协调等,本组出现的5例胎头娩出困难主要是胎头深嵌骨盆底。
由于导致难产的原因错综复杂,随着待产时间的延长,导致剖宫产的手术难度加大,取头困难时有发生,顺利娩出胎头是剖宫产的手术技巧的关键。
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应位于胎头枕骨结节或胎耳上最为恰当[2]。
临产后尤其是宫口开大,胎头先露在+1~+2,胎头深深嵌顿于骨盆腔内,术前经阴道上推胎头效果不佳,剖宫产时将子宫切口位置切得高些,大概位于胎肩的位置[2],可以弧形斜向上延伸两侧切口,这样不容易损伤子宫动静脉,在术者无法向上搬动胎儿,使嵌顿的胎头上移时,紧急用倒转臀牵引术娩出胎儿,解决无法娩出胎儿的困难,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几率,避免对母体造成更大的损伤。
倒转臀牵引术应用时子宫切口选择是关键,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过高或过低做到“T”型切口,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胎头高浮时,若切口过高,因上下切缘厚薄相差悬殊,导致切口缘对合不齐等,进而影响切口愈合;因宫颈部位主要为结缔组织,肌细胞含量小,有组织硬和供血不良等特点,因此,在胎头过低时,应注意子宫切口不宜过低,以免妨碍切口愈合,及母体及胎儿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如子宫切口裂伤严重,损伤子宫动静脉、新生儿颅内出血、颅骨骨折。
因此,笔者认为,对胎头分娩困难的剖宫产,要选择正确的子宫切口位置,并且术中的牵拉过程手法要轻盈,手术者要沉着、细致,安分娩机转进行,切忌将胎手误当胎足牵引出切口,避免胎儿损伤。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待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3]。
待产时间不宜过长,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施术时机,提高手术质量,做好围产期的各项处理。
参考文献[1]石光.剖宫产技术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1):831-832.[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1.[3]徐秋红.新式剖宫产术胎头娩出困难218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94.仰卧、双下肢分开90~110度体位在经会阴部手术中的应用罗少慈杜思甜郭路娣(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清远513000)摘要:目的:探讨仰卧、双下肢分开90~110度体位在经会阴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直肠手术病人46例,术中应用仰卧、双下肢分开90~110度体位,术中观察术野暴露情况和体位稳定性,术后是否有体位损伤及损伤情况。
结果:体位稳定,术野暴露好,不影响手术者手术操作,无体位不当造成的损伤,效果满意。
讨论:仰卧、双下肢分开90~110度体位在经会阴部手术中的应用可避免采用截石位长时间造成的腓总神经损伤和下肢循环不畅对心血管循环的影响,降低手术体位损伤和保持心血管循环稳定,不影响手术操作,可提高手术安全。
关键词:体位手术体位损伤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4)02-0121-02妇科、外科经会阴部的手术通常取用截石位[1],手术床床尾放下,截石位病人膝关节置于大腿架上,手术时间长时有可能造成腓总神经损伤,同时,截石位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影响,截石位时,病人双下肢置于大腿架上,手术者站在病人两侧,空间窄,操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国内有医院在阴式全宫手术中应用双下肢分开100~110度体位。
妇科腹腔镜手术取平卧位,两侧髋关节外展,双下肢水平分开100~110°[2]。
仰卧、双下肢分开90~110度体位是病人仰卧、双手分别放于身体两侧、手术床腿板向两边分开90~110度、双下肢分开放于腿板上、膝下用约10CM的小软枕垫高,此体位可避免截石位造成的腓总神经损伤,降低手术体位损伤,不影响手术操作,保持心血管循环稳定,提高手术安全性。
我院手术室2010年10月开始在直肠手术(使用肠吻合器病人)病人中应用仰卧、双下肢分开90~110度体位,经46例应用,其体位稳定性好,术野暴露好,利于手术者手术操作,无体位不当造成的损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1.1设备:腿板分开式手术床,小软枕,约束带。
1.2临床资料:手术病人4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30~91岁,平均年龄62.2岁,确诊为直肠癌44例,直肠肿物2例,均在全麻下手术,经腹直肠手术41例,腹腔镜下直肠切除5例,均应用肠吻合器经肛门行肠吻合。
2方法2.1体位摆放:病人麻醉后,仰卧、臀部移至手术床腰板与腿板之间,双手分别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分别放于手术床腿板上,膝下用约10CM高的小软枕垫高,并用约束带适当固定双下肢于腿板上,手术床腿板向两边分开约90~110度,并固定。
术中可在手术操作到经会阴操作时才分开双下肢。
2.2手术铺巾:消毒前将手术床腿板向两边分开约90~110度,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两边过腋中线、下至大腿上三分一段的前、内、外侧和会阴部,铺巾与截石位相同,铺好巾后将手术床腿板先并拢,手术者站在病人身体两侧,当手术操作到经会阴操作时才分开手术床腿板约90~110度,这时,双下肢与腿板一同分开。
2.3术中观察体位是否固定、术野暴露是否良好、病人双下肢血运情况,术后第1、3、7天观察病人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
3结果46例手术病人术中体位稳定性好,术野能充分暴露,手术台能站立5~6人,不影响手术者手术操作,术后第1、3、7天观察病人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无发生体位不当造成的损伤。
4讨论4.1必须使用腿板可分开的手术床,如腿板不可分手术床,经会阴操作时只能用传统的截石位,手术床各部件性能良好,便于调节。
4.2仰卧、双下肢分开90~110度体位消毒前可分开,不影响消毒和铺无菌巾,铺巾后在腹部手术操作时可先将腿板并拢,这时病人双下肢并拢,当手术到经会阴操作时才分开腿板90~110度,病人双下肢随腿板分开,手术者可在病人两腿之间完成经会阴的操作,经会阴操作结束后又可将腿板并拢,最大限度保持体位的自然状态,缩短被动体位状态时间,减少被动体位造成的肌肉酸痛。
4.3截石位必须在消毒前摆置好,手术结束后才能改变,被动体位时间长,可因手术时间长造成腓总神经的损伤至垂足。
4.4手术台空间大,容纳量大,便于手术者站立和操作,截石位患者不宜使用。
②油脂性皮肤:极少数人皮肤有油脂,胶布无法固定,导致传感器中途脱落造成数据无效。
③皮肤过敏:皮肤过敏者,胶布可能引起瘙痒甚至炎症,症状强烈时可提前取下。
④传染病患者:患有经体液传染的患者慎用。
3方法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记录器和电脑工作站。
由专业人士将血糖监测系统正确佩戴在患者身上,患者需要测4次指尖血糖用于校正,并记录服药、运动、饮食及其他事件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