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摘要:
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发现和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这既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使化学与生态和谐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化学、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率
引言:步入二十和二十一世纪,化学发展迅速,在这期间发现和合成的物质是此前所发现的所有物质的41倍强,化学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也正是由于科学家的不断追求和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多彩斑斓的生活。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化学的发展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造成某些地方出现了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还造成了生态灾难。
未来化学的发展前景:由于人们对化学存在一些误会,化学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未来化学的发展必将与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既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又要发展经济。
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使化学领域不断拓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环境保护的途径:
途径一: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通
过煤的干馏、汽化和液化而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
是目前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
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
从煤
干馏产物中可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
2、石油的分馏及裂化。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由于原油成分复杂,需要先在炼油厂进行精炼。
利用原油中
各组成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做分馏。
通过石油裂
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另外,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重新调
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如苯或甲苯等。
目前,仅有低于10%产量的石油转化为化工,医药等行业
的基本原料加以利用,绝大数的石油作为燃料使用,也有部
分做润滑油,沥青,石蜡等。
途径二:变废为宝,高效利用资源。
实验目的:将一氧化氮转化为硝酸。
实验仪器及药品:锥形瓶,集气瓶,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分
液漏斗,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实验原理:
4NO+3O2+2H2O=4HNO3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连接装置。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催化剂)制取氧气。
4、将氧气通入含有一氧化氮的集气瓶中。
5、将该集气瓶中的气体通入含有水的另一个集气
瓶中,导管插入水面以下。
6、将该集气瓶中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原先含有一
氧化氮的瓶子里。
7、若无色气体不再变为红棕色,则停止向集气瓶
中通氧气。
实验结论:将一氧化氮转换为硝酸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变
废为宝。
途径三:寻找和利用新型高效洁净能源,如可燃冰、氦三、氢气、甲烷等。
途径四:利用化学技术治理三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
化学与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也为我们的祖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2第四章95-97页)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四章9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