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节单选题第一章基本概念热力系统与平衡状态1. 开口系统是指______的系统AA.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B.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C. 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D. 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2. 孤立系统是指______的系统。
AA. 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B.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C. 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D. 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3 热力学所研究的工质一般都是______物质 AA. 气态B. 液态C. 固态D. 液晶态4. 热力学平衡态是指系统同时处于______平衡和______平衡 DA. 质量/压力B. 温度/质量C. 压力/质量D. 温度/压力5. 如闭口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则内部工质的______。
CA. 压力到处均匀一致B. 温度到处均匀一致C. 压力与温度到处均匀一致D. 比容到处均匀一致状态参数与状态方程6. 热量、压力________状态参数BA. 是/不是B. 不是/是C. 是/是D. 不是/不是7. 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内能和焓______。
C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变化不定8. 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熵______。
C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变化不定9. 下列______不是状态参数BA 绝对压力B 表压力C 比容D 热力学能可逆过程、功与热量10. 经过一个可逆过程,工质不会恢复原来状态,该说法______。
BA正确B错误C有一定道理D不定11. 准静态过程中,系统经历的所有状态都接近于______。
CA 相邻状态B 初状态C初状态 D 终状态12. 系统进行一个过程后,如能使______沿着与原过程相反的方向恢复初态则这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
CA 系统B 外界C 系统和外界D 系统或外界13. 在P-V图上,可逆态过程_____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不可逆过程_____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
BA 可以/可以B 可以/不可以C 不可以/可以D 不可以/不可以14. 功______系统的状态参数,它______系统状态变化过程的函数。
DA是/不是 B 不是/不是 C 是/是 D 不是/是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1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______。
CA 质量守恒定律B 机械守恒定律C 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D 卡诺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与能量方程16. dq=du+dw的适用范围是______。
DA理想工质,可逆过程 B 任意工质,可逆过程C理想工质,任意过程 D 任意工质,任意过程17. 热力学第一定律阐述了能量转换的______。
DA 方向B 速度C 限度D 数量关系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18. 气体常数Rg与气体状态______,与气体种类______。
DA.有关/有关B.无关/无关C.有关/无关 D. 无关/有关19. 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RgT中,______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
CA. PB. VC. RgD. T理想气体的热容、热力学能20.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______的函数。
AA 温度 B. 压强 C. 比容 D. 温度和比容21.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与______无关。
BA. 气体种类B. 体积C. 温度D. 过程性质理想气体的焓、熵22. 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其参数值一定不变的是______。
AA. 焓B.熵C.密度D.压力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23. 对于理想气体的四个基本热力过程,工质吸收的热量等于其焓增加的过程是______。
B A.定容过程B.定压过程 C.等温过程D.绝热过程24. 在P_V图上,某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中系统于外界之间的功的变化量______。
AA功的变化量B热量的变化量C内能的变化量D能量变化25. 在T_S图上,一个熵增加的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线表示该过程是______过程 AA 吸热B放热C对外做功D消耗外界功26. 热力学一般规定,系统从外界吸热为______,外界对系统做功为______。
AA正/负 B 负/负C正/正 D 负/正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27.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这样表述: DA. 热能可以百分之百的转变成功B. 热能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动地传递到高温物体C. 物体的热能与机械功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D. 使热能全部而且连续地转变为机械功是不可能的28.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工程中的方向、条件和______。
BA 速度B 限度C 速率D方向29.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______。
CA 能量只能转换不能增加或消灭B 能量只能增加或转换不能消灭C 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方向性的D 能量在转换中是无方向性的30. 下列______定律表明了制造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BA 热力学第一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C 波义耳-马略特定律D 傅立叶定律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31. 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循环和将热量从低温处传向高温处的循环分别称为。
B A.逆循环/正循环B.正循环/逆循环C.热泵循环/制冷循环D.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32. 热机的最理想的循环是______。
A 卡诺循环B 逆卡诺循环C 回热循环D 奥拓循环33.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下面______有关 CA 高温热源的温度B 低温热源的温度C 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D 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及工作性质34. 提高制冷系数的最佳措施是______。
CA 提高冷凝温度,降低蒸发温度B 提高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C 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D 降低冷凝温度,降低蒸发温度35. 卡诺循环是由两个______和两个______过程组成的。
CA. 绝热/定压B. 等温/定容C. 等温/等熵D. 定容/多变卡诺定理与熵36.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不同的可逆循环,其热效率______。
BA. 与采用的工质性质有关B. 相等C. 不相等D. A+C熵与习题分析37. 当热能和机械能发生转变时,可获得最大可用功的过程是______。
DA 准静态过程B 平衡过程C 绝热过程D可逆过程38. 某封闭系统经历了一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向外界放热45KJ,同时对外界做功为10KJ,则系统的熵的变化量为______ 。
DA. 零B. 正C. 负D. 无法确定第五章水蒸气与湿空气 4水蒸气的产生过程39.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除______以外的三个阶段。
AA 定压升温阶段B定压预热阶段 C 定压气化阶段 D 定压过热阶段水蒸气的状态参数与热力过程40. 水在定压下的气化过程中,下列四个状态里,除______外,另外三个状态的温度是相同的。
DA 饱和水B 湿蒸汽C 干饱和蒸汽D 过热蒸汽41. 饱和蒸水蒸气和饱和水的混合物称为______。
BA 未饱和水B 湿蒸汽C 过热蒸汽D 干饱和蒸汽湿空气的性质42. 下列哪一种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______。
AA.湿空气B.水蒸汽C.R12蒸气D.R22蒸气43. 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分压力之比是______。
CA绝对湿度 B 饱和绝对湿度 C 相对湿度 D 含湿量44.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1,则该湿空气为______。
CA 未饱和空气B 干空气C 饱和空气D 水蒸气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45. 在空调系统中加湿或除湿,其主要的目的是调节空气中的______,给人们以舒适感。
AA 相对湿度B 过热度C 干度D 过冷度第六章动力装置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循环46. 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是______。
AA.郎肯循环B.卡诺循环C. 回热循环D. 再热循环蒸汽动力循环分析47. 郎肯循环中为提高汽轮机的排汽干度,可以______。
BA.提高初压B.提高初温C. 降低排汽压力D. 采用回热活塞式内燃机循环48. 内燃机是一种______的装置 BA 传递运动B 将能量部分的转化为机械功C 能量交换D 传递热量49. 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组成依次为:绝热压缩过程、定容加热过程、定压加热过程、绝热膨胀过程和______。
AA 定容放热过程B 定压放热过程C 定容排气过程D 定压排气过程第七章制冷装置循环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50. ______是衡量制冷循环的经济性指标。
AA. 制冷系数B.制冷量C.温度D.比轴功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51. 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____________膨胀阀组成。
DA 蒸发器、锅炉B 排气阀、蒸发器C 锅炉、冷凝器D 冷凝器、蒸发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分析52. 其它条件不变,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随低温热源温度的降低而______。
AA. 减小B. 升高C. 不变D. 无法确定53. 提高______和______,可以提高蒸汽压缩制冷理想循环的制冷系数。
CA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B 冷凝温度、过冷度C 蒸发温度、过冷度D 冷凝温度、冷剂量54. 某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从蒸发器吸热180kJ/kg,消耗外界功40kJ/kg,其制冷系数为______。
BA 1.22B 4.5C 5.5D 0.81855. 某热泵,向冷凝器放热200kJ/kg,消耗外界功50kJ/kg,其供热系数为______。
DA 0.75B 1.33C 3D 4第八章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三种热量传递方式56. 依靠物质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等微粒的热运动来传递热量的方式称为:______。
AA. 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D. 传热57. 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CA. 由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以热运动的方式进行的热传递称为导热B.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过程是导热、热对流、热辐射C. 热流体通过金属壁面把热量传给冷流体的过程称为对流换热D. 同一热交换器采用逆流式的效果比顺流式的要好,而叉流式的效果介于两者之间58.可在真空中传热的方式是______。
CA 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D A+B+C59. 对铁棒一端加热,另一端温度会升高,这种传热主要是______。
AA 导热B 对流换热C 辐射换热D 复合换热传热过程简介60. 运行中的柴油机,热量由高温燃气传递到气缸外壁,主要是以______形式传递的。
DA 热辐射B 热传导C 热对流D A+B+C第九章导热导热理论基础161. 只要相接处两物体的______不一样,它们之间就必然有热能的传递。
DA 热量B 性质C 结构D 温度62. 温度场最一般的数学描述是______。
BA t=f(xyz)B t=f(xyzτ)C t=f()D t=f(xy)63. 温度梯度的方向______。
BA 与导热方向相同B 与导热方向相反C 沿等温面的法向指向温度减少的这一边D 不一定导热理论基础264. 影响导热的能力的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