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期末题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期末题

一、古典密码学
1、用移位密码对“ ”加密,密钥13。

答:
其中密钥为字符N(对应13)
2、用仿射密码e(x)=3*7 ( 26) 加密明文“ ”。

答:
3、确定仿射密码e(x)=3*7 ( 26)的解密函数。

答:
因为3-126 = 9,
所以解密函数为x = 9*(7) = 9 * y + 15 ( 26)
4、已知维吉尼亚密码的密钥为“”,对明文“ ”加密。

答:
5、用置换密码加密“ ”,其中密钥为
答:
⎪⎪




=
2
6
4
5
6
4
1
3
5
2
3
1
π
二、常规加密体制
1、采用手工方式使用(简化)用密钥(0111111101)解密比特串(),写出每个函数(, , , , 1)之后的中间结果(的详细描述可参考一些书,或者所附讲义)。

答:
子密钥:K1=0101,1111;K2=1111,1100
2、已知(简化)的子密钥产生器如下,假设输入主密钥为
10011 01101,
计算子密钥K1和K2(写出经过每个置换和移位后的中间结果)。

3、已知的S盒1定义如下,假设该S盒的输入为100110,计算它的输出(写
出计算依据)。

答:输入的首尾2比特决定S 盒的行,为10(第2行),中间4比特决定S 盒的列,为0011(第3列),S 盒第2行第3列为8,即输出为 1 0 0 0。

三、公钥加密体制
1、利用算法对下列情况进行加密: 1)3, 11, 7, 5;
答:n = 33; φ(n) = 20; d = 3; C = 14.
2)11, 13, 11, 7;
答:n = 143; φ(n) = 120; d = 11; C = 106.
2、在一个使用的系统中,你截获了发给一个其公钥是 5,35 的用户的密文 10。

计算明文 M 是什么?
答:因为 35,所以 5,7;所以 φ(n) =4*6=24。

由于 e = 5,所以 1 24 = 5-1 24 = 5。

所以M n =105 35 = 5;
3、在使用 算法的过程中,如果经过少数的几次重复加密后又重新得到了明文,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 n = , e. e (p – 1)(q – 1) a e 1 (p – 1)(q – 1). 2 e d ( ) . : p = 7 q = 5 (p – 1)(q – 1) = 24. e = 5 e 1 (p – 1)(q – 1); , 25 24 1.
四、数字签名和密码学应用
1、一个数字签名系统采用散列函数和数字签名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消息的数字签名。

已知输入消息的字符集为字母A —Z ,如下表进行编码;数字签名算法采用小规模的算法;散列函数为“将输入消息中所有字母的编码按十进制
13
60
101431157
1
9
4
28
12
153
5
10
37
9
121511261381414
28359
11126101132144715017095
12610
38
111521
13414015
141312111098
7
6
5
4
321
0/c r
(1)假设A选择了7和11,计算A的算法密钥对,即(e,d,N),其中e(公钥)固定为37。

答:7;11。

7*11=77;(N)=6*10=60。

因为37,所以37-160 =13。

(2)A想把消息“”经过该系统签名后发送给B,请完成A的计算过程(包括散列运算和签名运算);
答:消息的编码为:0、6、17、4、4
所以()=(0+6+17+4+4)26 =5 。

A的签名为:= N = 51377 = 26
(3)当B收到(2)中的报文(即“数字签名”)后,如何验证该数字签名的正确性,请完成B的计算过程。

答:B对消息的编码为:0、6、17、4、4。

并重新计算消息的散列:()=(0+6+17+4+4)26 = 5。

B用A的公钥验证签名:N = 263777 = 5, 与上面的散列相同。

这样就完成了签名的验证。

2、一个可以用手工计算的系统的参数如下:单钥加密算法采用“移位密码”;公钥加密算法采用小规模的算法;运算和压缩运算被省略。

该系统输入的字符
(1)假设发送方已经知道接收方的公钥为(3,33),她想把消息“”用该系统加密发送给,写出的计算过程(假设随机产生的用于“移位密码”的会话密钥为15)和发送给的密文。

答:对应的编码为:14、10。

首先用移位密码对加密(会话密钥为15),得到的密文为:3、25;
然后用的公钥加密会话密钥,得到:15333 = 9。

发送给的密文为:9,(3,25)。

(2)已知的私钥d为7,写出对在上一步中发来的密文进行解密的过程。

(3分)
答:解密时,首先解密会话密钥,得到=9733 = 15;
然后用解密密文(3,25),得到明文编码为(14,10),即明文为。

五、作业
1、自签名证书和一般的数字证书有什么区别(从证书的内容和证书代表的信任关系两方面进行阐述)?
答:自签名证书的证书颁发者()和持有者()是同一个实体(通常为根),在进行证书验证时,直接利用自签名证书内部的公钥来验证该证书的完整性。

从信任关系角度看,自签名证书表示信任锚(即信任的源头)。

一般的数字证书的颁发者和持有者是不同的,颁发者为,持有者通常为终端实体或另外的。

从信任关系的角度看,表示颁发者()对于证书持有者的身份和公钥的完整性和绑定关系的一种保证。

2、在讲义的“中心辐射配置(桥)示意图”中,写出1-1 验证3-1 的证书的路径,并用文字描述该证书链的验证过程。

答:1-1拥有根证书1<<1>>,其验证3-1的证书的路径为:
1<<>> <<3>> 3 <<3-1>> 3-1<<3-1>>
1-1利用1的公钥,验证证书1《》,从而获得的公钥;然后利用的公钥验证证书《3》,从而获得3的公钥;然后利用3的公钥验证证书3《3-1》,从而获得3-1的公钥;最后利用3-1的公钥验证证书3-1《3-1》,从而获得3-1的公钥。

3、一个基于的服务器系统的架构如下,其中为根(假设其名称为C,码为0x43),为基于的服务(假设其名称为S,码为0x53)。

颁发证书采用的数字签名算法为,散列函数采用8 的累加和算法(即将原始报文按8分组,按位异或,最终的散列码为8 的数字)。

已知的公钥(e,N)为(37,77),的公钥(e,N)为(3,33),请计算:(1)的私钥d。

答:因为77,所以7;11;(N)=6*10=60。

因为37,所以37-160 =13。

(3)计算的数字证书中的签名(签名时要先计算证书内容的散列值,其中公钥(e,N)直接用其整数编码,证书的颁发者和持有者用字母的编码)。

答:的证书的内容为:S、3、33、C,其编码为(用二进制表示)
、、、,
计算其散列码,得:
01010011 ⊕00000011 ⊕00100001 ⊕01000011 = 00110010,即十进制的50。

因此,的证书中的签名为:
签名(证书内容)d N = 501377 = 29
六、防火墙
1、假设一个公司的安全策略为:
1)除了外部主机外,允许外部网络的所有主机访问公司内部的邮件
服务器,该邮件服务器运行协议,端口为25;
2)允许内部所有主机对外网的标准服务(运行在80端口)的访问;
3)禁止其它类型的所有通信。

请在下表中写出实现该安全策略的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
注意:第一条规则针对外部主机()做了限制,不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