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 结 构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班级: 学号: 组别: 姓名: 一、题目某厂房总长度60m ,跨度根据不同的组别从附表中取,屋盖体系可从以下所给的类型中选取。
纵向柱距6m 。
1.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柱,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梯形屋面坡度i=L/10( L 为屋架跨度),三角形屋架坡度1:3。
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 ,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 ;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 (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 。
2. 屋架形式及荷载:屋架跨度 m(根据分组按附表取)、形式 、几何尺寸及内力系数(节点荷载P=1.0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如附图所示。
屋架采用的钢材、焊条为:1)Q235钢,焊条为E43型,无檩体系,梯形钢屋架,;2)Q345钢,焊条为E50型,有檩体系,梯形钢屋架;3)Q235钢,焊条为E43型,有檩体系,三角形屋架。
有檩体系的同学要求选择檩条型号及计算。
3.屋盖结构及荷载(1)无檩体系:采用1.5×6.0m 预应力混凝土屋板(考虑屋面板起系杆作用)荷 载:①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q=0.12+0.011L ,L 为屋架跨度,以m 为单位,q 为屋架及支撑自重,以2/m kN 为单位;②屋面活荷载:施工活荷载标准值为0.72/m kN ,雪荷载的基本雪压标准 值为S 0=0.352/m kN ,施工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而是取两者的较大值;积灰荷载 2/m kN (根据分组按附表取)。
③屋面各构造层的荷载标准值: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42/m kN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2/m kN 保温层 2/m kN (按附表取)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2/m kN 水泥砂浆找平层 0.32/m kN 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 1.452/m kN (2)有檩体系: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檩条,彩色夹芯板作屋面板。
荷 载: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q=0.12+0.011L ,L 为屋架跨度,以m 为单位,q 为屋架及支撑自重,以2/m kN 为单位;基本风压为0.50 2/m kN ,雪荷载为0.3 2/m kN ;二、设计内容1.确定屋架形式及屋架几何尺寸;2.屋盖支撑体系布置设计;3.屋架设计计算:包括荷载及内力计算、杆件截面的设计、节点设计(设计一个下弦节点、一个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弦中央节点);4.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5.绘制屋架施工图一张〔1号或1号加长图〕。
三、设计要求1.计算书须用钢笔书写,计算书封面统一印刷,用纸统一购买,有目录页并编写详细目录;正文要求书写工整,必要的图表不可缺少,注明所用参考文献;插图应用铅笔按一定比例绘制,做到眉目清晰,文图配合;2.按照制图规定绘制屋架施工图,图纸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的要求;3.屋架跨度、保温层及积灰荷载取值见附表所示。
请将自己的取值填入设计任务书中。
附表钢屋架跨度、保温层及积灰荷载的取值(单位:2注:括号内为三角形屋架跨度数值附图02.279几何尺寸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Aac e g e 'c 'a '+2.5370.000-4.371-5.636-4.551-3.357-1.8500.00-4.754-1.862+0.615+1.170+1.344+1.581+3.158+0.540-1.632-1.305-1.520-1.748-1.0-1.0+0.4060.000.00-0.5+5.325+5.312+3.967+2.637+0.933BCDE F G F 'E 'D 'C 'B 'A '0.51.01.01.01.01.01.0 c . 18米跨屋架半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1几何尺寸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A a c e g g 'e 'c 'a '+3.0100.000-5.310-7.339-6.861-5.319-3.923-2.1620.00-5.641-2.633-0.047+1.913+1.367+1.570+1.848+3.960+1.222-1.039-1.200-1.525-1.776-2.043-1.0-1.0-1.00.000.000.00-0.5+6.663+7.326+5.884+4.636+3.081+1.090B C D E F G H G 'F 'E 'D 'C 'B 'A '0.51.01.01.01.01.01.01.0 f . 21米跨屋架半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 起拱50Aa+4.73.000-8.72-13.53-15.26-14.71-14.71-8.87-5.44-2.46+0.02-1.08+6.88+3.7+1.11-1.08-1.0-1.0-1.0-0.5+11.53+14.65+15.17+15.17cegIB CDE F G HI 0.51.01.01.01.01.01.01.01.0h . 24米跨屋架全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A a c e g g 'e 'c'+3.480.000-6.25-9.04-9.17-7.38-6.09-7.38-4.49-2.470.00-6.53-3.14+0.71+1.55+1.39+1.56+1.80+2.12+4.76+1.90-0.45-2.47-1.53-1.75-2.03-2.34-1.0-1.0-1.00.00+0.970.000.00-0.5+8.0+9.34+8.44+5.31+6.73+3.53+1.25B C D E F G H I H 'G 'F 'E 'D 'C 'B '0.51.01.01.01.01.01.01.01.0I i i . 24米跨屋架半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j.12米跨三角形屋架全跨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k.15米跨三角形屋架全跨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l.18米跨三角形屋架全跨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四)设计进度第一日: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借阅参考资料,屋盖支撑布置;第二日:荷载计算,荷载组合,内力计算;第三日:杆件截面设计计算;节点设计计算;第四日:绘制施工图;第五日:整理结构计算书;钢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步骤1.材料选择根据该地区的冬季计算温度和荷载性质,钢材采用235Q,焊条采用43Q或345EE或50型,手工焊。
2.屋架形式及屋架几何尺寸的确定确定屋架的计算跨度、端部高度、跨中高度、起拱高度。
配合屋面板1.5m的宽度,为使屋架上弦只受节点荷载,腹杆体系采用节间为3m的人字形式,仅在跨中考虑到腹杆的适宜倾角。
3.屋架及屋盖支撑的布置屋架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沿抗震缝分开的两部分的端柱间设置,当山墙采用封闭结合及考虑构件统一化,亦可将房屋两端的横向水平支撑设置在第二柱间。
下弦纵向水平支撑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竖向支撑布置在横向水平支撑所在柱间,沿屋架两端及屋脊处共设三道,系杆亦沿屋架两端及屋脊处通长设置三道。
凡与支撑连接的屋架编号为GWJ—2,其它编号为GWJ—1。
4.荷载和内力计算①荷载汇集:永久荷载包括屋架和支撑自重、大型屋面板自重、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等自重;可变荷载包括屋面活荷、雪荷载,取两者之间的大值,风荷载及积灰荷载不考虑。
②荷载组合:考虑全跨荷载: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在设计杆件截面的时候,将跨中斜腹杆均按压杆考虑并控制其长细比不大于150(按此处理后一般不必考虑半跨荷载作用的组合)。
③内力计算〔不考虑起拱〕: 本设计采用图解法计算内力。
应用图解法求得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各杆内力,即内力系数,然后可求出当荷载作用时的杆件内力,并求出荷载组合下的杆件内力。
5.杆件截面设计:① 上弦:整个上弦不改变截面,是受压杆件,按最大内力即最大压力设计,选用两不等边角钢短肢相并。
主要计算公式:x oxx i l =λ<[]λ=150 yoy y i l =λ<[]λ=150ANmin ϕσ=≤f② 下弦:整个下弦不改变截面,是受拉杆件,按最大内力即最大拉力设计,选用两不等边角钢短肢相并。
主要计算公式:A N=σ≤f x ox x i l =λ<[]λ=350 yoy y i l =λ<[]λ=350③端斜杆:选用两不等边角钢长肢相并,验算要求同上弦杆。
④斜腹杆:选用两等边角钢相并,设计内力有拉力压力时,按和压杆验算。
⑤竖杆:若杆力很小,可按容许长细比选择截面,再验算。
一般选用两等边角钢相并。
⑥屋脊处竖杆:选用两等边角钢组成的十字形截面,一般受力较小,按容许长细比选择截面。
6.节点设计: ①下弦节点:这类节点的设计步骤是:先根据腹杆的内力计算腹杆与节点板连接焊缝的尺寸,即f h 和w l ,然后根据w l 的大小按比例绘出节点板的形状和大小,最后验算下弦杆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
主要计算公式:wf f l h N 7.021⨯∆=ατ≤wf f②上弦节点;设计步骤同下弦节点,但上弦节点受节点荷载作用。
主要计算公式: wf l h N7.021⨯∆=ατ∥ wf f l h P7.04⨯=σ2222.1∥τσ+⎪⎪⎭⎫ ⎝⎛f ≤w f f ③屋脊节点(拼接上弦节点)弦杆一般采用同号角钢进行拼接,为使拼接角钢与弦杆之间能够密合且便于施焊,需切肢削棱,切肢长度为t+f h +5mm拼接角钢与上弦连接焊缝长度 wf w l h Nl 7.04⨯=拼接角钢长 202+=w l l④下弦拼接节点:拼接角钢计算同屋脊节点,下弦杆与节点板焊缝传递15%的下弦设计杆力,按侧焊缝分别计算肢尖、肢背长度⑤支座节点支座节点计算包括底板计算、加劲肋及其焊缝计算与底板焊缝计算三部分,计算原理与轴压柱柱脚相同。
7.书写结构计算书,绘制屋架施工图 (二)设计指导与答疑:1.每日指导教师去一次设计教室答疑2.指导教师根据情况进行集体答疑或讲课,若有需要在每个设计步骤开始前,系统地向学生讲述设计过程及重点。
(三)设计的考评1.依据:结构计算书、施工图及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2.成绩:按五级分制计算(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四)参考文献 1、教材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8、《钢结构》刘声扬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