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原则及其内容分析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过程中, 要注意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容、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只有如此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是指充分改造环绕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发掘积极因素, 排除消极因素, 优化资源环境,使环境因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目的在于优化环境因素,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氛围、顺畅的渠道以及强大的合力, 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和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系统,其特殊性表现在:只有当它及其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发生作用时,才会被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整个环境中那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因素过构成的。
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和可创性等特点。
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环境具有感染、促进、约束等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导向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总是要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要求、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所制约的。
这就决定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导向性原则,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向着有利于本社会统治思想的方向发展。
例如当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了我们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政治方向, 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不仅如此,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复杂的网络系统。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旧社会中脱胎出来的不成熟的社会, 因此, 在这个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更为复杂。
它既包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又包括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渗透和影响。
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不能自发产生, 需要从外部教育和灌输。
在这样的情形下,为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过程中, 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坚持社会导向性原则,即坚持共产主义的政治方向, 批判和抑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否则,人们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激烈斗争中,就难免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成为非无产阶级思想主要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
2、横向统一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
从一般意义上讲, 凡是与人有关并且对人发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都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如人们所处的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物产资源等自然环境以及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等社会环境, 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做不同的划分。
如:从物质与精神区别的角度, 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从影响空间范围的角度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又可以分为大环境、亚环境和小环境;从内容上分,还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这些大大小小的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制约。
如:学生在学校要受学校环境和如老师、团队、班集体的影响, 在校外又有家庭、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
所以,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环境的教育影响不协调、不统一,相互矛盾,教育的作用就会被抵消, 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思想混乱和不良行为。
而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教育影响的无系统性、不协调性。
因此,为了协调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教育影响,控制和消除不良影响,以形成系统、统一、一致的教育影响,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必须坚持横向统一性原则, 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统一的教育力量,更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受教育者。
3、纵向一致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长期积累过程, 具有长期性、渐进性、无止境性的特点。
例如: 要优化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就得抓好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师德培养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而要抓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哪怕是其中某一方面的工作,都是一个长期培养、反复训练、日积月累的过程, 企图突然之间就能一劳永逸地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师德, 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正因为如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必须坚持纵向一致性原则。
所谓纵向一致性原则,是指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过程中, 各个阶段之间要承前启后、注意衔接,保持内容前后连贯一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坚持纵向一致性原则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能使思想政治环境的优化循序渐进,形成良性循环,产生纵向合力,从而带来最佳的教育效果。
4、整体优化性原则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进行和完成的, 并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优化环境,同样环境也优化人。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对人施以一种无形的环绕力而发挥出来的。
这种力的作用,能使人习染成一种随合环境的特性,并被环境同化,形成人格。
这样,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感染、熏陶和渗透来作用于人。
它往往是通过复杂多变的环境刺激,激励人们的情感,启发人们的心灵, 潜移默化, 渗透积累, 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产生量变和质变。
因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必须坚持整体优化性原则。
通过充分改造环绕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周围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 发掘积极因素, 排除消极因素, 优化环境资源, 使环境因素成为建设本社会思想关系的有效手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也只有坚持整体优化性原则, 优化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氛围、顺畅的渠道以及强大的合力,使受教育者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容1、优化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环境诸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 它直接影响着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和规格, 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
历史唯物主义也告诉我们, 经济活动是人类解决与自然的矛盾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其它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
由于经济是社会一切关系的终极原因, 所以经济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这也就决定了建设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工作。
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当社会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候,繁荣的经济环境会激发人的内驱力,人们会自觉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来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受教育者就容易接受社会统治思想;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恶性状态时,人们容易丧失动力和目标,社会统治思想就会受到挑战, 教育者用社会统治思想去作用人们时,由于失去了相应的环境与之配合,就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
2、优化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环绕着人们周围的政治境况。
它包括政权性质、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思想、政治准则等。
由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并拥有暴力的手段。
这就决定了政治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制约作用。
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展和趋势。
不仅如此,政治环境的优劣与否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可以说,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是搞好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就不可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20 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①江泽民同志也说过:“只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中国才有希望。
”②而作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因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试想,国无宁日,民不聊生,怎么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优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珍惜和维护已经取得的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并以实际行动来巩固、发展和优化,真正使自己的国家长治久安。
3、优化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个社会, 要保持协调平衡的环境, 既需要物质, 又需要精神; 既需要经济, 又需要文化, 否则就会失去社会平衡。
可见,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
而就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言,它也是经济、政治、文化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综合过程。
三者缺一就实现不了社会的综合进步。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上。
这是因为要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③,而文化环境正是已有思想材料的汇集点;同时在文化环境里, 不仅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存在,而且有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存在,而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行为目的的指导性也是非常强的。
当前, 伴随着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两大时代潮流,传统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要求,它促使人们去寻找与建立同科技革命、社会变革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文化观念。
因此,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建健康高雅的文化环境, 既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迫切需要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