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新风空调机组设计

全新风空调机组设计

一、全新风空调机组的设计定义:
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处理后送入封闭区域、房间的机组,其蒸发器进风方式为全部新风(或者新风量占总送风量50%以上的也可以参考本规范),特点是工况恶劣、工况变化大。

此类机组包括制冷、制热、加湿、除湿、通风、洁净等功能。

其目的是为了配合回风机组,对房间工况进行调节,一般精度要求不高。

在空气调节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
1、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满足室内人员生理所需。

2、对新风进行热湿处理,避免对室内工况造成冲击,一般而言,新风的热湿负荷占
整个空调系统相当大的比例。

3、在有精度要求的环境中,保证室内对外界保持正压,避免未经处理的空气通过门、
窗缝渗入。

4、在卫生医疗场所中,通过控制新/排风比,控制室内正压/负压,确保室内空气不
受外界干扰(正压),或者室内空气经过处理后才排到外界(负压)。

二、全新风空调机组的设计类型:
1、直冷式:单冷型、单冷加热型(有电加热、蒸气加热、热水加热)、恒温恒湿型、
热泵型、除湿型(包括普通除湿、降温除湿、调温除湿)。

2、冷冻水式:各种风柜,ZK及YJS等。

三、全新风空调机组的设计额定工况:
1、处理焓差:制冷约35~40kJ/kg,制热约20~25kJ/kg。

2、进风工况及系统设计工况按下表,需注意:本规范目前仅规定制冷时的设计要求,
制热时的设计要求有待进一步研究后再予以修改、补充。

3、出风工况:以尽量不对房间工况造成冲击为目的。

制冷时,干球18-22℃(DB),
相对湿度80-90%RH。

4、调温除湿机:出口温升10℃。

四、全新风空调机组的设计一般设计原则:
1、带压缩机的全新风空调机组:由于工况变化范围大,为了保证压缩机的可靠性,
应对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高温时压缩机过载,低温时蒸发器结霜或蒸发器回液,以及保证低负荷时制冷系统的回油。

制冷系统的进风工况及设计方案见表1示。

对非标和常规作如下规定:
1)全新风空调常规机:风量为回风型40~50%,额定工况出风温度18~22℃,单压缩机系统24~43℃运行制冷,并联压缩机或螺杆机系统,20~43℃运行制冷,按表1方案。

2)全新风空调非标机:风量为回风型的40~50%,额定工况出风温度18~22℃,制
冷系统15~43℃范围允许运行制冷,按表1方案;风量为回风型30~40%或焓
差>40kJ/kg的非标机,需考虑系统分级方案(见表4)。

表2:旁通电磁阀参考选型表
备注:1)排气温度有可能高于110℃,需耐高温型电磁阀。

表3:压缩机配置表
备注:1)13HP以下,采用单压缩机,压缩机按常规单元机配置;
2)15~30HP,用并联压缩机做成单系统;
3)36HP以上,均采用并联压缩机(双系统或多系统)或螺杆压缩机
1:全新风制冷系统的进风温度范围及设计方案(单级蒸发器)进风温度范围常规方案注4 非标方案24~43 ℃制冷运行1、单压缩机注5 系统: 蒸发器按1.20.2m/s的风速设计,6排,比回风型加大约50%蒸发器面积
表1:全新风制冷系统的进风温度范围及设计方案(单级蒸发器)
备注:1)蒸发压力控制器建议设定值:3bar(动作值)/4bar(复位值),设定压差为1bar;
2)热气旁通方案,蒸发压力低时从压缩机排气管旁通部分热气到膨胀阀与分液头之间,旁通电磁阀及其配管选型见表2;
3)冷凝压力控制器使用规范请参考“200512003技术通知关于压力控制器使用规范的通知”。

4)以控制房间温度为目标,不能控制出风口温度;
5)压缩机配置按表3。

2、带加热功能的机组:1) 如果送风电机在加热器下游,有电加热及蒸气盘管的机组,
采用F级电机;如果是热水盘管,并且确认热水温度不超50℃,可以使用B级电机。

2) 由
于全新风机组风量减少,电加热器散热不好,
2、带加热功能的机组:
1) 如果送风电机在加热器下游,有电加热及蒸气盘管的机组,采用F级电机;如
果是热水盘管,并且确认热水温度不超50℃,可以使用B级电机。

2) 由于全新风机组风量减少,电加热器散热不好,尤其是高进风温度时,容易导
致电加热管烧毁。

建议客户优先采用蒸气或热水加热;若使用电加热,建议采用
PTC电热管(PTC电热管与不锈钢翅片电热管价格相差7.4%~10%),避免使用光
管;如果使用不锈钢翅片电热管,避免使用单位长度加热量大的电热管,推荐使
用功率密度不超过1.8W/mm的电热管;设法提高电加热器的迎面风速,如在电加
热器上下空隙加挡风板。

3) 电加热控制按常规机组方案。

3、不带压缩机的机组,主要是盘管的设计以及防冻设计。

1) 表面式换热器:一般4~8排,换热器内的水流速在0.8~2m/s之间。

2) 蒸气/热水加热盘管:需要关注加热盘管在过渡季节(特别是上游制冷系统出风
温度低于0℃时)及停机时的防冻问题,具体见防冻设计技术规范。

4、室内机置于室外时,进风口需安装防雨罩和防虫装置。

五、全新风空调机组的设计非标工况
1、制冷时出风温度低,焓差大于40kJ/kg
制冷系统分级方案见表4。

2、制热时高出风温度
如风机处于加热器下游,则需要关注风机电机的工作温度,常规B级绝缘等级的
电机,只适合在40℃以下工作,因此,如果送风温度有可能超过40℃时,需要
采取更高绝缘等级的电机或者降档使用电机, F级可以工作到60℃。

3、控制送风工况
A、精度在±2℃之外时,涡旋可采用制冷系统分级+无级电加热补偿的方式,螺杆
可采用无级调载压缩机;
B、精度在±1~2℃时,可采用无级调载压缩机,如果数码涡旋买不到,涡旋可采用
制冷系统分级+无级电加热补偿的方式;
C、精度在±1℃之内时,可采用无级调载压缩机+无级电加热补偿的方
式。

措施。

B、设置进口温度控制器,当进风温度降低时,依次停止上游制冷系统的运转,控
制温度点等于上一级的设计出风温度。

C、房间或出风口设置温度控制器,根据房间温度或出风温度控制末级压缩机的
开停。

D、各级压缩机开停顺序不可轮换,由新风口至出风口方向各级依次进行。

4、调温除湿机
A、送风温升10℃时,采用两个冷凝器串联的型式,再热冷凝器在后,约2~3排。

B、送风温升10~15℃时,采用两个冷凝器串联的型式,再热冷凝器在后,约3~4
排。

C、全温升时,采用两个冷凝器并联的型式,约6~8排,注意,需要注意防止过渡
季节冷凝压力过低,再热冷凝器需要按低温除湿机的方案进行分级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