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242第页(共页)243第页(共页)第4页(共24页), 12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5)核电荷数分别为8、。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68.(5.00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填选项)(1)随意丢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不属于.纯净物.合成材料 CA.有机物 B(填选项)(2)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C.加入明矾A B.加入活性炭接触;(3)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4)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的离子结构示意Cl(5)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请画出图。

9.(3.00分)请根据图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2)温度为(填“t℃”或“t℃”)时,A、B的溶解度相等;21(3)t℃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10.(3.00分)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

如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种氧化物(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选填“减少”、“不变”或“增第5页(共24页)。

加”)11.(7.00分)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H的溶液呈浅绿色。

它们的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1)写出A的化学式、F的名称:A F ;(2)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反应④其中反应反应;④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3)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强弱关系:D G(填“>”或“<”);(4)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2.(8.0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填序号)序是(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填“a”或“b”)通 6第页(共24页)入;(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填编2号)(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气体时需2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填编号)。

13.(8.0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I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和)KSO1)KSO:(2(【提出猜想】4242【设计实验】实验结实验现象及方程式实验操作方案论方案2成立方案方案质)。

选项)A.Ba(NO) B.锌粒 C.Cu D.盐酸23页)24页(共7第分)四、计算题(本题共814.(8.00分)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O外,不含其他杂质)。

32; g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该铁片中Fe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第8页(共24页)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201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1.(2.00分)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侯氏制碱 C.蚕丝纺织 D.制造火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A【解答】、侯氏制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蚕丝纺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制造火药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0分)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振荡试管页)24页(共9第.C尾气处理.D稀释浓硫酸【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进行尾气处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00分)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认识或做法不正确的是().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公共交通工具A 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和NO等气体的排放22第10页(共24页)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为使粮食增产,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根据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尾气的排放进行解答;A 【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B C、根据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解答;D、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进行分析。

【解答】解:A、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做法正确;B、化石燃料的废气中均含有CO、SO、NO等气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x22做法正确;浓度,故BSO、NO降低大气中的CO、x22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可减少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做法正确;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要适度使用农药化肥,故D做法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2.00分)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CO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2) OH)。

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体燃料一甲醇(CH3.甲醇属于有机物A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g D.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B×100%,进行分析判断。

页)24页(共11第、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个甲醇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1D、根据【解答】解:A、甲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项说法正确。

B100%=37.5%、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D、1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甲醇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1:4:H、O原子个数比为1C子中、。

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0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操作方法物质(括号内为杂选用试剂选项(过量)DD..A.A BBC.C【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铁粉能与Cu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2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C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32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AlCl溶液、MgSO均能与B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234第12页(共24页)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A故选:【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2.00分)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A.HCl、NaCO、KSO B.KNO、Ba(OH)、NaCl223243C.KCl、AgNOSO、.DNaOH、FeCl(NH)、HNO 323443【分析】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即没有沉淀生成、没有气体生成、没有颜色的改变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Cl、NaCO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有气体生32成,故选项错误。

B、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C、KCl、AgNO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选项错误。

3D、NaOH、FeCl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NaOH、(NH)SO反应生成有刺4234激性气味的氨气,溶液混合后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含义(没有沉淀生成、没有气体生成、没有颜色的改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4分)7.(6.00分)用化学用语填空:,2Hg 个汞原子(1)23+, 3Fe 3(2)个铁离子, 43()个氨分子4NH3页)24页(共13第,O K4)加碘盐KIO中I元素的化合价(33(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MgO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