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其中: 贸易盈余(赤字)= X - M 财政盈余 BS=TA-TR-G 财政赤字 BD=G+TR-TA 私人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YD (DI, DPI)=Y+TR-TA
可支配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所以 YD=C+S 消费C = 总收入Y + 转移支付TR - 税收TA - 储蓄S
例题1、假定某国只生产轿车,某年产量为100辆,出口10辆,国内销售80辆, 政府购买5辆,同年进口6辆在本国销售,轿车价格均为10万元每辆。
三、收入法 见人大 p433
1、计算公式: NI =雇员收入(工资和薪金)+业主收入(利润)+个人租 金收入(租金)+公司利润与存货估价调整(企业利润)+利息净额 NI 与 NNP的关系:NI = NNP - 折旧 NNP=NI+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企业当期盈余-政府补贴
政府企业——相对于民间企业而言
2、与收入法计算相关的变量含义
(1)雇员收入:工资、薪金、福利补助金等 (2)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的收入 (3)个人租金收入:房产作为生产要素对房主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做的贡献
例如:房屋出租给个人的收入,出让专利、版权、特许权等 带有地租性质的收入等
(4)公司利润与存货估价调整 公司利润:公司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管理组织)取得的收入(除去工资、租金、原材料成 本) 存货估价调整:抵消价格变动对存货价值的影响 (5)利息净额:企业部门支付的利息 (6)企业间接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环节所征的税。如营业税等。间接税将被计入产 品成本。企业直接税=公司利润税。 (7)企业转移支付:公司对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捐款 消费者无法清偿的呆帐给公司造成 的损失 (8)政府企业的当期盈余:政府企业的最终产品的销售价值-成本 (9)政府补贴:政府对私人企业的补贴。
(3)NI 与 PI 的相互关系: p.434
个人收入 = 国民收入 - 公司未分配利润 - 公司所得税与保险税 +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2-3 国民经济恒等式
假设四个部门的国民经济系统: 1、家庭消费 C (consumption) 2、企业投资 I (investment) 3、政府购买G、政府税收T、政府对私人部门的转移支付TR (transfer) 4、国外部门: 净出口 NX=X-M
第二章 国民经济总量指标 (国民收入)的核算
2-1 国民经济循环的模式
2-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增加价值法 二、支出法 三、收入法
2-3 国民经济恒等式
复习思考题
2-1 国民经济循环的模式
一、国民经济循环:收支循环
要素 成本
要素市场要素 收入厂商生产家庭消费
收益 产品
产品市场
支出 产品
内循环——价值循环,价值的大小,反映经济活动水平高低 外循环——实物循环
2.三部门模型:(家庭---企业---政府)
Y=C+S+T 或 Y=C+I+G
T---政府税收 G---政府购买(政府支出)
3.四部门模型:(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总收入 Y = C + S + T + M 或总支出 Y = C + I + G + X
M---进口 X---出口
净出口 NX =出口 X - 进口 M 总收入 = 总供给 总支出 = 总需求
I ----投资,投资是一个流量,指一个国家的资本财货今年比去年的增加 量。(资本财货-人们生产出来的所有用于再生产的资源)。狭义而言, 指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而增加的生产要素投入(厂房、设备、劳动等)。 本期投资It(净投资)=本期资本存量Kt-上期资本存量Kt-1 S ----储蓄,从实物的角度看储蓄与投资指的是同一样东西。
2-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增加价值法(生产法)
1.计算公式: Y = ∑最终产品的销售价值
2.公式中变量的含义: (1)增加值 = 销售价值 - 中间产品的价值 (2)中间产品:向其他企业买进的原料、材料、燃料、工具等用作生产要
素的产品。 (3)最终产品:用于个人消费的产品 + 企业当年的投资。 企业当年的投资=资本存量增加值。(即企业本年度的资本存量超过上年资
二、基本的国民经济循环模型
1.两部门模型:(家庭-企业)
从收入看 Y= C + S 或从支出看 Y= C + I 即当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时 I = S Y ----总产值或国民收入,在这里看作等同于 GDP 或 GNP
C ----消费,指居民部门的个人消费开支。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 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购买新建住宅,此费用计入固定投资项下的住房 投资总额。
国民经济恒等式: Y = C+I+G+NX = C+S+(TA-TR) (从支出形态看) (从收入分配形态看:个人、企业、国家)
两边去掉C, 则:S-I=(G+TR-TA)+NX
即,私人部门的收支=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政府部门的收支)+进出口 (国外部门的收支)
变换上式:
I+G+(X-M)=S+TA S+(TA-G) = I+(X-M) 即,社会储蓄 = 国内投资+国外投资
3、收入法中主要核算指标间的关系
产品销售价值(产品价格) 成本
利润 转移支付 间接税
折旧 工资
未分配利润 股东分红 保险税 所得税
直接税
4、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1)国民收入: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在创造产品和劳务过程中 做出的贡献所分得的收入。
(2)个人收入PI---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拿到手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 个人收入 PI - 应交纳的所得税 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 - 消费开支 DI = S + C
本存量的净增量。)
例1:农场——面粉厂——食品厂——零售店——消费者
100万元
150万元
300万元
450万元
农场
面粉厂
食品厂
零售店
消费者
小麦
面粉
面包
面包
最终产品的销售价值即为450万元
二、支出法 1.计算公式:GDP=个人消费C+私人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见人大 p.432)
2.关于投资的概念: (1) 固定投资与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包括房地产、厂房、设备等。 存货投资:包括原料、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库存成品。 (2)总投资与净投资 总投资:一定时期内企业新添的固定投资和增加的存货。 净投资=总投资-固定资本的折旧 折旧-上年已有的固定资本被磨损消耗掉的部分。(重置投资 P.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