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2、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 NNP)
NNP=GNP-折旧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 的价格不一样,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这两者之 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第三,GDP是指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值,不是出售的最终
产品总值。
第四,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
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中间产品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最终产 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 投入的产品。
(3)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G) 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不计入 3.一个封闭经济的GDP
GDP=C+I+G 4. 一个开放经济的GDP GDP=AE=C+I+G+(X-M)(净出口) 注: AE=C+I+G+X 这里C指对国内企业生产商品的消费支出 AE=C+I+G+(X-M) 这里C指对国内和国外商品的消费支出
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及其相互
关系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 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净值(缩写为ND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国民收入(缩写为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 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出口指国外的居民、企业或政府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 购买;进口指本国居民、企业、政府对外国产品和服 务的购买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时,净出口为正;当一个 国家的出口小于进口时,净出口为负。
测定GDP时之所以要减去进口额,是因为进口的物品 和服务虽然是本国支付的,已经计算在私人消费、私 人投资、政府购买中,但这些进口品是国外生产的, 不应该算入本国的GDP,所以,应该扣除。
GDP=1.9+4+0.5+2.1+0.8=9.3(百万元)。 (2)、用生产法计算GDP,即考虑所有企业的资产增值的总和。
于是: GDP=Σ(企业当年生产总值–企业原料采购总值) =(1.9–1.8)+(4+1.8–1.5)+(0.5+1.5–1.2)+(2.1+1.2–1)+
(1+0.8–0)=9.3(百万元)。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名义GDP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衡量产量(实际GDP) 另一部分衡量价格(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衡量经济中产出的现期美元价值; 实际GDP衡量按不变价格评价的产出;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其基年价格的产出的价格。
起见,我们考察下面的一个虚拟例子。 【例】假设一个社会只有三个人:一个农民——他开办了一个农场,一
个企业家——他开了一间面包工厂,工厂雇用一个工人。这个社会的人 以面包为食。没有政府,没有金融市场和对外贸易,也没有对外往来。 在某一年内,农场种田,生产粮食1200公斤,其中200公斤作为种子,剩 余的1000公斤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卖给了企业用于生产面包,企业支付工 人工资2000元,企业生产面包5200个,其中,销售了5000个,每个面包 销售价格1元,农民购买了1000个,工人买了2000个,企业家自己购买 了2000个,库存200个。
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指厂商持有存货价值的变动。
存货: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可“+”、“-”
存货的积累——现期的投资
年初: 1000亿 年末1200亿 存货投资200亿
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
资本存量: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
2007:投资900亿 年末资本存量5000亿 其中折旧400亿
总产出=总支出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 产总值的方法,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 生产法。
要求学生主要掌握支出法。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收入循环流程图
储 蓄
家庭
资本市场 消费支出 物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 收入
支出法 投 资
企业
收入法
一个虚拟例子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段时期内,会生产出成千上万种产品,为方便
个人收人(缩写为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缩写PD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
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中这五种总量的关系是:
GDP-折旧=NDP
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 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净投资500亿
根据投资包括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重置投资、
净投资和总投资。
总投资:重置投资加净投资 重置投资:资本的消耗扣除(资本折旧)
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 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
净投资:新的资本存量
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支出,即实际资本的净增加, 包括建筑、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净投资的多少取决于国民收 入水平及利率等变化情况。
二、要素收入法(支付法)
把一个国家一年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形成 的全部收入加总计算即企业生产的成本。
NI=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 转移支付+折旧
一个例题:(注意存货投资)
例题的解答:
(1)、根据定义,GDP为当年所有最终产品的总价值,中间产品 不计入在内,最终产品分为被消费者消费掉的和被企业以存货形 式保存的,故由定义可知:
企业---农场和工厂 家庭---农民、工人、企业家 企业与家庭之间有两种类型的交易: 第一种是生产过程中的交易,即企业购买家庭的劳务(劳动或企业家才能) 第二种交易是家庭购买企业的产品。 企业没有卖出去的存货称为“存货投资”,属于“投资”的范畴。 用于投资和消费的产品,称为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
第五,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这就是要按这些产品的现期价格来计算。
第六,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而且包括 无形的产品一一劳务。
注:
GDP核算与GDP不同。GDP表示的仅仅是一 个总量指标,而GDP核算则是指在一个完整的 理论框架下围绕GDP这个总量指标而进行的一 系列核算活动。GDP核算从核算时间上可以分 为年度核算和季度核算。从核算使用的价格上 可以分为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
总产出、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
1、总供给(AS)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和劳务的总量。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用总收入(Y)表示。
2、总需求(AD)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 求总量。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用总支出(AE)表示。
3、总产出=总收入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市场价值总和>各企业实际生产价值
增加价值:它的产品价值减去从其它企业购买的作为投入的物 品的价值之后的价值量。
各企业的增加价值;该企业为购买生产要素而支付的工资、地 租、地息和利润之和。(生产法)
宏观经济学中,一个企业的产值就是它的增加价值,企业一年 内生产的增加价值总和等于一年内生产的GDP。
根据投资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自发投资 和引致投资。
自发投资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 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我们这里讲的投资是狭隘的投资,即资本存量的 增加量,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部分。 企业有一个计划投资,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 实际投资往往会与计划投资有差异,特别是存货 投资这一部分波动较大。
买的产品和劳务)。 用于生产别的产品的产品,称为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除此之外的其他用途的产品都称为最终产品。 例如,上面这个例子中,用于生产面包的那1000公斤粮食是中间产品,用于作种
子(称为存货投资)的那200公斤粮食是最终产品,用于消费(卖给家庭,称为消 费)的那5000个面包和用作为存货(存货投资)的那200个面包也是最终产品。
第四节、用GDP衡量经济福利的局限
1、没有衡量出某些经济成果。 2、不能反映地下经济活动。 3、国内生产总值表明社会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量,但不能说明具体 的是什么商品和劳务,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 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 4、有一些经济活动在提供产品和劳务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却影响了人 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这些都没有反映出来,;如环境质量的变动、 不能反映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 5、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 行精确比较。
(3)、用支出法计算GDP,我们知道,GDP=C+I+G+NX 显然,这里有,G=NX=0。又因为,企业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
资+新增存货投资+本年度重置投资,本题中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 资和重置投资都等于0,所以投资仅限于存货投资,所以: I=存货投资=4+0.5+2.1+0.8=7.4(百万元)。 GDP=C+I=1.9+7.4=9.3(百万元)。 (4)、用收入法计算GDP,有: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在 本题中,我们可以把存货看成企业的利润,把销售资金看成企业 的工资,其他项目没有。经过这样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 GDP=(各企业工资)+(各企业利润) =(1.9–1.8)+(1.8–1.5)+(1.5–1.2)+(1.2–1)+(1–0) +4+0.5+2.1+0.8=9.3(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