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动态监测

遥感动态监测


前时相影像分类结果
后时相影像分类结果
分类比较法结果
二、 Compute Difference Map工具 Basic Tools~Change Detection~Compute Difference Map
➢ Image Difference工具 打开ENVI Zoom~Toolbox~ Image Difference
分类后比较法工具
➢ Change Detection Statistics工具 Basic Tools~Change Detection~ Change Detection Statistics
➢ Thematic Change工具 打开ENVI Zoom~Toolbox~ Thematic Change
三、实例:农用地变化监测
采用08年和09年获得的Landsat TM数据为数据源,获 得两个时相农用地的变化信息。该数据已经过传感器 定标和大气校正,并进行了图像裁剪。
First:农用地分类 打开ENVI EX, Toolbox中的Classification工具,进行分 类。
Second:变化信息的提取 用到Toolbox中的Thematic Change工具
3.1.4 波段替换法
在RGB假彩色合成中,G和B分量用前时相的两个波段, 用后一时相的一个波段影像组成R分量,在合成的RGB 假彩色图像上能够很容易地发现红色区域即为变化区 域。
前时相影像
后时相全色影像
波段替换影像
3.2图像分类后比较法
该方法的核心是基于分类基础上发现变化信息。即首 先运用统一的分类体系对每一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单独 分类,然后通过对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来直接发现土地 覆被等的变化信息。
前一时相TM影像
后一时相SPOT影像
特征变异影像
3.1.3 假彩色合成法
• 由于地表的变化,相同传感器对同一地点所获取的不同时 相的影像在灰度上有较大的区别。在进行变化信息的发现 时,将前、后两时相的数据精确配准,再利用假彩色合成 的方法,将后一时相的一个波段数据赋予红色通道,前一 时相的同一波段赋予蓝色和绿色通道。利用三原色原理, 形成假彩色影像。其中,地表未发生变化的区域,合成后 影像灰度值接近,而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区域则呈现出红 色,即判定为变化区域。
2、数据预处理需考虑的问题
传感器类型的差异 像素分辨率的差异 大气条件的差异 图像配准的精度 ……
通过图像选择、图像定标、大气校正和 图像配准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3.1.2 光谱特征变异法
同一地物反映在一时相影像上的信息与其反映在另外时相 影像上的光谱信息是一一对应的。当将不同时相的影像进 行融合时,如同一地物在两者上的信息表现不一致时,那 么融合后的影像中此地物的光谱就表现得与正常地物的光 谱有所差别,此时称地物发生了光谱特征变异,我们就可 以根据发生变异的光谱特征确定变化信息。
遥感动态监测
一、遥感动态监测技术
1、何为遥感动态监测
遥感影像具有时相性特点 从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获取的同一地区的遥感
图像中,识别和量化地表类型的变化、空间分布 状况和变化量,这一过程就绝是对遥变感化动态监测。
地种表土变地化覆信盖息类可型分向相为另对两一变种类化:型一的是转转化化,(如C草on地v—ers农io田n),,森一 林—牧场;另一是改变(Modification),一种土地覆盖类 型内部条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如森林由密变疏,树 种的变化,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变化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