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虚词优秀课件

文言文虚词优秀课件



7、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代人代事代物,译为: 他(们)、它(们)、这件事

8、指示代词(之前后两个事物从属关系)这(些)、那(些)
动词(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无谓语动词):去、到、往等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间,取独
2、箬篷覆之
代,船舱
3、母命之
代女子
4、求闻之若此
定语后置的标志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代词 代千里马
⑥一般做代词(动词+之) 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这 件事
处处志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凑足音节,无义
⑦凑足音节,无义。 (不及物动词+之)来自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指示代词,这(类、座、个......), 这些
“之”前后两个词语是从属关系。如:“魁父”和“丘” 是从属关系(种概念+之+属概念)
③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译时应省去(宾语+之+动词)
之 马之千里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④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中心语+定语)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助词,凑足音节
⑤助词 凑足音节,不译(时间词+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名之者谁
代词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代词 代醉翁亭
策之不以其道
定语后置的标志
6、处处志之
补充音节,无义
7、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8怅恨久之
凑足音节,无义
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主谓间取独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动词,去、到
(五)延伸练习:判断之的用法与意义
1、吾欲之南海,何如?
(动词,去、到、往)
2、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
(指示代词,这个)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⑧指示代词:这(类、座、个)、这 些,那、那些......
(往)之女家

已而之细柳军
动词 去、到、往
⑨动词(之+地点/处所名词 , 且句中缺谓语动词)
(三)、小结
助 词

1、结构助词,的(修饰限制语+之+中心语) 2、主谓间,取独,无义(主语+之+谓语) 3、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宾语+之+动词) 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义(中心语+之+修饰限制语) 5、凑足音节,无义(时间词/不及物动词+之)
(主谓间,取独,无义)
4、子夏之楚
(动词,到、去)
5、公将鼓之 (凑足音节)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主谓间,取独,无义)
7、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
8、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定语后置的标志)
10、桓侯故使人问之
(代词,他,指扁鹊)
1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初中重要的虚词有:
之、以、而、其、则、乃、然、于、 为、焉、乎......
近几年来,成都中考语文试题选择题第六题:
2019年
下车引之 介胄之士不拜
2018年
若脱笼之鹄 何陋之有
(2017年)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之:
2016年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无怀氏之民欤
2015年
卒之为众人 将军岂愿见之乎
2014年
(主谓之间,取独,无义)
1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结构助词,的)
1、下列句中“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
B、宴酣之乐
B

C、甚矣,汝之不惠 D、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下列句中那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A )
A、其此之谓乎
B、虽有千里之能
C、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D、安知鱼之乐
1、整理“之”的用法和意义 2、指出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见“学案”) 3、收集九年级上册古文中“而”的句子,整理出“而”的用法
我知之濠上也 辍耕之垄上
的用法
前人之述备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间也
结构助词“的”
宋之丁氏
①结构助词“的” (一般是修饰限制语 +之+中心语)
鹏之徙于南冥也
之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主谓之间,取独,无义
虽我之死
②助词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可不译。
何陋之有

其此之谓乎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下列各项中那一项是“主谓间取独”的用法:(D)
A、以径寸之木
B、其答之
C、已而之细柳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下列选项中那一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C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称善者久之
不闻天子之诏
C、虽我之死
两狼之并驱如故
D、沙曲智叟笑而止之 以我酌酒知之
(七)课后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