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二、气温的分布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 55~57 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 位置做好标记。
1.通常用□11 __等__温__线__图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 上各点的气温□12 __相__等___。
2.等温线的闭合情况
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13 _低__温____中心。 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14 ___高__温__中心。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某日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
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
可能是( C ) A.10:30
B.11:30
C.14:30
D.16:30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一、气温的变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3~55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 位置做好标记。
1.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叫气温 __日__变__化___;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 __年__变__化___。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__2_0_℃___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的 年 平 均 气 温 在 __-__1_0_℃___ 以 下 , 全 球 气 温 分 布 的 总 趋 势 是 从 __赤__道__向__两__极__递__减___。
(2)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 __陆__地___气温高,冬季
__海__洋___气温高。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3)南半球 20°C 等温线大致与南回归线平行,穿过 __非___洲、 __大__洋___洲和 __南__美___洲。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 差异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 (2)影响因素分析: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 响。②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③等温线与等 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起伏影响,越往中心 气温越低,则为山地;反之则为盆地。 (3)判断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则 为南半球。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判断海陆:首先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出半球,以北半球为 例,北半球1月份同纬度的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因此陆地上的等温线向 南凸,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北半球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高于海 洋,因此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
(4)图中 A、B、C 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__B__地,判
断依据是□10 __B_地__地__处__温__带__,__四__季__分__明__,__气__温__年__较__差__大__。___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随堂 ·检测篇
③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整体上,1月等温线比7月密集;1月北 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密集,7月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密集。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合·知识体系构建]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 31
14时

7
最低气温 ℃24
4时
图3.12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30
℃-4
7月
1月

34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②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体现了什 么现象?
【答案】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地理现象。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一 气温的变化 (2020年广东揭阳模拟)读“某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第1~2题。 1.最高气温及出现时刻正确的是( C ) A.19℃;6时 B.26℃;12时 C.26℃;14时 D.23℃;18时 【解析】从图中可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最高气 温出现于14时为26℃。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分·小组讨论二]阅读课本第55~57页及图3.16、图3.17、图3.18、 图3.19、图3.20,讨论下列问题。
①结合图3.17,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②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 寒”,结合图3.18,说明气温和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呢? ③结合图3.19、图3.20,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 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2.某学校气象站观测到当地2020年3月某日不同时间的气温(如下
表),该地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分别是( A )
时间 气温/℃
2时
8时
14时
10Βιβλιοθήκη 152220时 13
A.15℃和12℃
B.13℃和10℃
C.10℃和15℃
D.22℃和10℃

北半球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陆地
__7__月
__1__月
南半球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1月
7月
海洋
__8__月
__2__月
2月
8月
气温□10 _年__较__差____=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为什么海洋上每年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出现的时间比陆地上 晚一个月左右?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我在南方的艳阳里露着腰,你在北方的寒冬里裹着貂。”形象生 动地描述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气温差异。2019年11月6日我国北方城市哈 尔滨迎来了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最低气温为-4℃,而我国南方城市三 亚最低气温高达22℃。
为什么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相差那么大?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二 气温的分布 (2019年江苏省昆山市期末)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月等温线 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据此,完 成第3~4题。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
4.用实例说明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科
学、探究自然、服务人类的情感态度。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课前 ·预习篇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C ) A.由沿海到内陆递减 B.由沿海到内陆递增 C.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D.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解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1)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摄氏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是 月份或时。 (2)根据曲线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计算气温的年/日较差。 (3)判断气温年/日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 度小,表示气温变化小;弯曲程度大,表示气温变化大。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课堂 ·探究篇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分·小组讨论一]阅读课本第53~55页及图3.10、图3.11、图3.12,
讨论下列问题。
①结合图3.11、图3.12,完成下表。
图示
读数 出现时间 日/年较差
图3.11
最高气温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答案】①世界气温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高 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 在南北极圈以内。
② 气 温 随 海 拔 的 升 高 而 下 降 , 大 致 每 上 升 100 米 , 气 温 约 降 低 0.6℃,故而出现古诗中的地理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