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编辑复习资料

新闻编辑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编辑出导制
2.报眼:又称报头,指横排报纸报头右边的版面,可刊登新闻、广告,也可与其他部分相连使用(报纸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在报头旁边的一小块版面。

对报眼的内容安排没有定规,有的用来刊登内容提要、日历和气象预报,有的用来登重要新闻或图片,有的用来登广告。

由于报眼位置显著,广告费特别高。


3.媒介定位:媒介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4.新闻编辑:广义:所有对新闻作品进行加工的人。

狭义:新闻机构中专职从事新闻的策划、修改、形式表达的工作人员。

是以他人的新闻作品为工作对象,按照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信息分别进行评价,选择,加工,配置,协作组织版面或者节目,公开传播给受众,并且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报道工作,为受众的需要服务。

按照媒体的不同分为: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网络。

按照工作内容不同分为:文字,图片,版面,也可分为消息、评论、专副刊。

5.栏目策划:报纸栏目策划即对目标栏目从长远的运作上进行整体的规划,包括内容设置、文章的数量、长短及风格、图片配置、版面设计等进行的策划,通过策划使栏目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6.采编分离制:报纸编辑部的运行体制,报社专门设版面主编负责版面编辑工作,编辑人员不采访,专业部的记者只做采访工作,不承担编版任务。

7.系列式报道: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

8.新闻价值:
9.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市场占位做出决策。

10.新闻敏感:指记者编辑超出常人的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二、简答
1.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报道范围、报道规模、报道方式、发稿计划、力量配置、运行机制等。

a)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

报道范围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
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

报道重点是报道客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规定了报道的核心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问题,需要报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体上也要予以突出表现。

b)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

报道规模是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
的概念,即报道在报纸上持续进行多少时间、占据多大版面空间和多少栏目配置、动用多少采编力量;报道进程是指报道全过程中时段的分割与安排,规定报道分多少阶段进行、何时开头、何时推进与扩展、何时结束,以及各阶段之间如何转接。

c)制定发稿计划。

发稿计划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
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

d)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

报道结构是报道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
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它是由报道选题和报道预期目标决定的。

报道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角度、广度、深度和传播符号。

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主要有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报道方式最终在报纸上的具体展示及形象化,就是报道的表现形式
e)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

报道力量配置是指参与报道的人力、资金和
技术设备的配置。

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

2.新闻标题?功能?
新闻标题,使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新闻标题的功能:
a)提示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价值
b)引导正确理解(通过标题来对事实进行评价,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
c)吸引读者的眼球
d)美化报纸的版面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大于正文,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

接不同的分类标准标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包括主题、引题、副题、插题、提要题、边题、尾题、栏目题和通栏题9种。

a)提示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
提示给读者。

b)评价新闻内容:标题不但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内容,而且能够代表编辑部评
价新闻内容。

一则好的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不仅能向读者提示新闻内容,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的性质和意义。

c)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编辑制作标题,不仅要注意通过标题向读者提示和评价
新闻事实,而且要善于用生动优美的形式去吸引读者阅读新闻。

因此,标题表现形式是否生动优美,也是吸引读者阅读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d)组织和美化版面:标题不仅能够提示、评价新闻的重要和新鲜的内容,吸引
读者阅读新闻,而且还能把内容相近的稿件组织在一起,使版面变得有秩序,从而具有美化报纸版面的功能。

3.新闻导语可编辑成哪几种形式?
a)叙述式。

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
写出来。

b)描写式。

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
写,以酿成气氛。

c)提问式。

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
者的关注和思考。

d)结论式。

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e)号召式。

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4.新闻结尾有哪些主要形式?
a)总结式。

这种写作方式比较常见。

一般是在对新闻事实进行叙述之后,或水
到渠成或对导语进行回应,总结或阐明一种观点和道理,从而点出主题。

b)评论式。

以一种评论、议论的方式做结尾段的处理,一是进一步点明主题,
一是埋下伏笔,引人深思或以便进行连续或跟踪报道。

c)补充式。

在围绕报道主题进行叙述后,于结尾处再补充一个信息,或用背景
材料或用一个围绕主题的次要事实,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大信息量。

d)呼吁式。

在反映一定的问题后,写作者直接提出或借他人之口说出解决问题
的办法,或者直接呼吁有关部门要如何如何作,来达到完整、负责地对待一个问题新闻应有的采写态度。

e)展望式。

这种方式较为常用,这种结尾也起到增大信息量的作用。

在结尾处
再告诉读者一个延续下来的新闻事实,以期引起关注。

较常规的写法,比如:
“据悉,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问题的有关法规即将出台。


f)提问式。

此种方法也是为点明主题而出现的,虽为问句,实则答案就在其
中。

g)花絮情趣式。

多用于现场新闻,以增强鲜活性,从侧面揭示主题。

5.新闻标题应该如何编辑才能体现新闻价值和可读性?
a)如何从新闻中选择列入标题的内容:选择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选
择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标题中的事实与观点必须与正文中的本质内容上相一致。

b)确定标题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色彩:通过选择事实表达立场和感情,用事实说
话;选择恰当的角度;选择恰当的字词,语言要充分表达语意;掌握分寸,与较低性质和相称。

c)确定标题的结构与表现手法:统一式的标题能够表现稿件之间的相关性,并
在版面编排表现强势效果;注意对角题的特点;结构相同,主题对仗,对角排列;表现手法做到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运用修辞恰当,删掉可有可无的导句,适当的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称
6. 新闻编辑在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三大核心价值是什么?
新闻编辑在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三大核心价值从整合、创造、沟通三方面阐述。

三大核心价值:之一,整合——海量整合,全景式报道;之二,创造——利用新技术创造新闻报告的新产品、新形态,表现媒体的独家特色;之三,沟通——以网络互动管理搭建社会沟通平台,推进新闻传播与公共对话,知识管理的融合。

7.编辑工作的特点?
a)编辑是新闻传播的组织者:制定编辑方针,制定报道计划和当好记者参谋。

b)
c)编辑是新闻的再创作者:通过再创作突出稿件的长处,通过再创作搭建与受
众的桥梁,通过再创作反映社会生活的全景。

d)编辑是新闻媒体的发言人:编辑的直接发言,编辑的间接发言。

8.报纸编辑要进行哪几道程序方可印刷?
三审三校。

三审——原稿由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副总编)终审。

其目的是提供符合“齐、清、定”要求的书稿,交出版科发排。

三校——书稿发排出样时,先由照排人员毛校,然后出初样,送校对室校对。

校对人员对初样一般是一校、二校连校(由不同人)。

初样经两校后,称为“一校样”。

一校样经照排人员改样后出样,交校对室进行第三次校对。

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校对人员第三次校对后,责任校对应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前的通读工作。

除重点图书外,许多出版社第三次校对后的校样,实际上就成了终校样。

终校样经照排人员“灭红纠错”后出的新样,就是清样。

责任编辑签清后即可印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