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期末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5 大题,49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与选择稿件的第一步。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介容量2.在所有稿件中,根据新闻价值分析挑选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稿件。
这是选稿操作的第一步,目的是()。
A.淘汰那些不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因为这类稿件往往在所有稿件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由于它们根本不是新闻,所以不需再做进一步的考虑B.淘汰那些具有负面社会影响、导向不正确的稿件C.淘汰那些不满足媒介容量大小的稿件D.淘汰那些与媒体定位及编辑方针不符的稿件3.在报纸编辑部内部的第()次分工中,有了专门负责与读者、作者和通讯员联系的“通联”,负责接受各方面的新闻线索和来稿。
A.1B.2C.3D.44.()是版面分配的重要手段。
A.线条B.图片C.色彩D.空白5.()则接近线的属性,更具流程感、指向感。
A.“点”B.“色彩”C.“面”D.“箭头”6.()又称刊头,报纸专版专刊上标出名称、期数等内容的部分。
A.题头B.栏头C.版头D.报花7.引题:“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
主题:“最可爱的人回来了”。
这个引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引出主题的?()A.交代事件的背景与经过B.交代事件的目的C.描写新闻场景与气氛D.说明主要新闻事实的性状8.新闻标题能对新闻稿件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进行简要的提示,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闻说的是什么,这是新闻标题必须具备的一种功能。
这体现了新闻标题功能中的()A.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B.揭示新闻内容C.吸引读者阅读D.美化版面并表现风格9.()有两种:一种是在报纸版面上位置相对固定、有专门名称的一种以照片为主、标题和文字说明为辅的专栏,以连续的、有规律的方式出现。
另一种是临时根据报道需要组织的专栏,也是以照片为主,标题与文字说明为辅。
A.独立编发的新闻照片B.配合文字稿件的照片C.照片专栏D.照片专版10.()是指无法事前预知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
A.可预见性报道策划B.非独立型报道策划C.非周期性报道策划D.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1.“春运”报道属于新闻报道策划的哪种类型?()A.周期性报道B.非独立型报道C.可预见性报道D.独立型报道12.稿件发展的主要方式有()。
A.配评论B.加按语C.配资料D.配新闻13.以下哪几项属于报道生产系统中的不可控制的变量()。
A.信息量B.报道客体自身的发展变化C.环境变化D.受众对报道内容的反应14.报道实施中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
A.报道者的反馈B.报道对象的反馈C.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的反馈D.受众的反馈15.如何实现选题的个性化?()A.考虑报道主体的差异B.考虑传播条件的差异C.考虑受众需求的差异D.考虑竞争对手的差异16.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时要注意的问题有()。
A.充分发挥稿件的各种用途,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新闻信息资源B.慎重、及时地处理每一篇稿件C.重视作者的附稿信,尽快通知作者处理结果D.注意发现人才,建立作者队伍17.新闻产品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中,方案优选有哪些评判标准?()A.整体效果B.充分发挥媒介内部潜力C.扬长避短D.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原则18.社交网络媒介的新闻产品体量相对“微小”,在结构上也相对简单。
产品设计时主要关注点是()。
A.信息内容、总量及发布时间和频率B.表现形式C.互动设计D.注重个性化19.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在新闻产品设计中,需要收集外部信息,即构成媒介生存环境的、与新闻产品发展直接相关的信息。
具体包括()。
A.受众信息B.人才信息C.技术信息D.控制者信息20.下面几项中属于媒介内部因素对新闻媒介定位的影响的是()。
A.媒介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B.媒介的受众C.媒介进行传播的符号因素D.媒介的控制者21.根据版面对内容的组合特点,报纸版式可分为()。
A.综合式B.集中式C.重点式D.齐列式22.根据版面上稿件排列的结构特点,报纸版式可分为()。
A.规则对称式B.集中式C.非规则对称式D.齐列式23.新闻稿件的主要来源包括()。
A.通讯社提供的新闻B.新闻媒体的记者自己采写的新闻C.媒体之外的通讯员或其他作者提供的新闻稿件包括新媒体时代用户提供的内容D.从其他新闻媒体上获得的可供转载或做线索与资料的稿件24.新闻编辑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A.受众对象B.新闻传播的内容C.传播的水准D.风格特色25.主体类标题由有()组成A.引题B.主题C.副题D.提要题E.插题三、填空题(该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26.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构成。
27.新闻编辑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知识。
28.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包括信息能力、鉴别能力、整合能力、创造能力、组织与沟通能力、()、新技术与工具运用能力。
29.采用核对法改稿,对所用的资料有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有权威性。
二是()。
三是直接的,而非转抄来的。
30.校正即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写法,包括稿件中的事实、思想、()、修辞、逻辑等各个方面。
31.制订发稿计划要注意保持稿件在()和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
32.虚题是()的新闻标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
33.作为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新闻报道策划在运行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求真原则、创新原则、应变原则、可行原则。
34.信息图表设计中,常见的构图方式有:灵活运用对称式构图;调整优先率,引导();以段组划分版式,增强易读性。
35.眉线是版面顶端横向分割()与上部空白的报线。
36.()就是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
37.信息图表中文字和数字的使用特点是追求准确、简短、()和鲜明,为了吸引注意力和实现有效传播,可以通过图形软件对文字进行艺术处理,赋予其一定的色彩、阴影、旋转、透视、立体等效果。
38.()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播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播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的空间位置等。
39.配资料,从形式上看,平面媒介所配的资料主要有:文字、照片、图示。
网络媒介除此之外,还有音频、视频、Flash、()等。
40.主体类标题由三部分组成:引题、主题、()。
四、问答题(该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
)41.编辑的把关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42.简述新闻编辑部门的多重角色。
43.简述新闻采集与新闻编辑两大工种的关系。
44.垂直式版面结构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45.规则对称式版面结构的优缺点是?46.新闻产品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五、综合题(该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47.在“摄影术发明150周年”展览中,有一张照片的画面上表现的是阿拉法特、沙米尔和里根三个国家领导人十分融洽地在一起的特写镜头。
这张照片是《生活》杂志的编辑用电脑把三张不同的照片合成的。
1)这张虚假照片不符合新闻照片选择标准中的哪一标准?2)新闻照片的选择标准有哪些?48.1999年7月8日南方某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消息,报道深圳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做法,新闻标题是:“深圳国企改革廿年再次棋先一着让大中企业淡出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大收缩,只据守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
1999年7月9日,该报在头版头条对前一天的错误进行更正。
具体做法是:更正新闻标题为“深圳国企改革有‘六成功’可资广东加快国企改革借鉴”;发布“重要更正和致歉启事”:昨天本报头版关于深圳国企改革一稿,内容有重大失误。
其中标题和内文提到“让大中企业淡出国有经济”的提法,不符合党的十五大关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
我们报道这样的观点,是很不慎重的。
出现这样的政治导向的错误,反映了我们报社在政治上把关不严,有关编辑和记者政治头脑不够清醒,政治素质不够高,也反映了我们在报社内部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对此,我们特公开承认错误并向读者表示歉意。
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办报质量。
1)这家报纸采取了哪些“更正”处理的方式?2)为什么要对媒体上的错误进行更正?3)编辑进行“更正”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9.200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专题一等奖的新华网的专题报道《网民感动总理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在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召开前三天,以“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你想问什么?”为题,公开向网民征集问题,并将网民的帖子在新华网首页发布。
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应了网民的提问,新华网立即推出“点评总理记者招待会,温总理深情回应网民”的引导帖文,获得了网民30万次点击跟进和约2000条的帖文回复。
整个报道还链接直播的视频音频、现场图片,形成了互动性专题。
1)新华网此次的专题报道体现了新闻编辑工作的哪一特点?2)新闻编辑工作有哪些特点?3)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有了怎样的变化?新闻编辑期末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5 大题,49 小题,共100 分一、单选题1.A2.A3.B4.A5.D6.C7.C8.B9.C10.D二、多选题11.ACD12.ABCD13.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D20.AC21.ABC22.ACD23.ABCD24.ABCD25.ABC三、填空题26.空1.百科知识27.空1.文、史、哲28.空1.写作能力29.空1.最新发布的30.空1.语法31.空1.体裁32.空1.发表议论33.空1.导向原则34.空1.阅读顺序35.空1.版心36.空1.统计图表37.空1.简练38.空1.发稿计划39.空1.时间轴40.空1.副题四、问答题41.选择功能、导向功能、净化功能、精化功能。
42.首先,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
其次,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
再次,编辑部门是单个新闻产品的加工和组装中心。
最后,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与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
43.编和采共存于一个新闻生产系统,具有共同的宗旨和目标,那就是以优质的新闻产品为用户服务。
它们在实际运作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又相互矛盾不断碰撞。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缘于两者在共性之中还存在着个性。
这表现在:其一,采、编工作性质不同。
采访是一线工作,面向社会现实;编辑是二线工作,或为采访提供指南,或对新闻作品进行修改加工。
其二,采和编工作目的不同。
采访的目的是写稿和摄录,产品是单个体,主要体现记者个人的劳动,编辑的目的是编出新闻版或新闻栏目,产品是综合体,主要体现集体的劳动。
其三,采、编工作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