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1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1


四、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 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 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 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 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 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二)义理之学
《礼记· 礼器》“义理,礼之文也。” 汉指经义名理。《汉书· 刘歆传》“及歆治《左 氏》……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 理之学”。 现指研究国学的思想理论、内涵精神之学, 涵盖 儒释道诸子之学。
(三)经世之学
读书治学的目的,有内外两端,向内讲究修身 养性,发展完善的人性,向外则主张贡献服务于 社会人群,如此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有用之学。如 果说义理之学为体的话,那么经世之学便为用。 传统的经世之学借鉴现代科学的分类方法可以 分列为下述三项: 1.自然科学 2.社会科学 3.美情趣,它们属于不
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三、文化的层次结构
• 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 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 物。 •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 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 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 技、艺术组织等。 •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 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 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 的核心部分。
一、国学的概念
• “国学”本意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我国古代典籍中所 指称的国学,是一个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概念。 •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传统文化本身, 而是指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
• 所谓学问,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梳理; 所谓学术,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3.应用科学
人类发明了许多技术,来维护和改 善生活条件,叫应用科学。如有关衣 食的“农桑学”、治理水土的“水利 学”、治疗疾病的“医药学”、强身 健体的“养生学”、器物制造的“工 艺学”、房屋园林构件的“营造学” 等。还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堪舆 学”、“术数学”、“占梦学”等, 如果去除其迷信因素,也有研究的价 值。
(一)京剧
• 京剧的表演艺术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 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 备”的艺术境界。 • 它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之一。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 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二)国画
• 中国画简称"国画",其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讲究用 笔,用墨,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 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使线、墨、色 交相辉映,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 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 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 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四)辞章之学
辞章之学又称文艺之学,包括文学与艺术两项 内容。
1.文学 2.艺术
1.文学
在秦代以前,文学是文字著于竹帛之学的总称, 两汉以后,文学逐渐自觉独立。 如有研究文章体制作法的“文章学”,研究 文法结构的“文法学”,研究文采修辞的“修辞 学”。研究诗、词、曲、赋、戏剧、小说的分别 称作“诗学”、“词学”、“曲学”、“赋学”、 “小说学”等。
• 统:如丝充满——事物的连续关系
• 传统=历史? • 传统&现代 • 传统&新潮
•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 “传统不是怀旧的 情绪,传统是生存 的必要。”(《什 么是真正的“国际 化”》)
二、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等。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考据、义理、经世、 辞章之学,并非截然独立,而是必须结合成 一个整体,才是完整的国学。
三、国粹
• 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 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 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 迎的文化遗产。 •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 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1.自然科学
即研究人类生活与自然关系之学。 包括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 生物学等。
2.社会科学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研究人类社团活动的学问 也相当多。如研究人群血统演进的“氏族学”、 记载人类活动的“史学”、研究人群战争的“兵 学”、研究人群组织管理的“政治学”、研究社 会秩序维护的“刑法学”、研究财政食货的“经 济学”、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外交学”、研 究人群相处规范的“礼俗学”、研究学识经验传 递的“教育学”等,都可概称为社会科学。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基本 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广泛性: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不断地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质态文化融汇到一起, 形成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 2、连续性: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来,数千年间,条理有 贯,记载分明,从未中辍,这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是独一 无二的。 3、平和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倾向,能够求同存异和 同化融合 。 4、独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受其伦理道德基本精神的 影响,在价值取向上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地方。
贵和尚中:中庸之道,以和为贵,天人合一
第四节 国学与国粹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近 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 国传统文化,进而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 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这股学习中国 传统文化的热潮被称为“国学热”。
•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 成的。
• 胡适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 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 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 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二、国学的分类范围
(一)考据之学
• 考据之学是实事求是地考查真相的学问,又可细 分为三项: • 1.考求文字的真相
• 2.考求书籍的真相
• 3.考求文物的真相
1.考求文字的真相 包括研究字形结构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 韵学,研究字义的训诂学。 2.考求书籍的真相 包括书籍著录的目录学、研究书籍版本的版本 学、研究书籍勘误的校勘学、研究佚书辑录的辑 佚学、研究书籍真伪的辨伪学、研究书籍年代的 避讳学等。
3.考求文物的真相 包括调查、发掘、整理研究古迹、文物的考古 学,研究钟鼎彝器、碑铭刻石的金石学、研究龟 甲兽骨刻写记号的甲骨学,研究出土竹简、帛书 的简帛学,研究西域文献的西域学,研究敦煌文 献的敦煌学,研究清宫内阁大库档案的档库学等。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对象
• 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 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 • 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 等); • 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四大发明、农业、建筑、中医中 药); • 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 • 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 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 佛教); • 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维持了社会人伦关系)。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指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
全过程、各领域,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
思想观念。如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内涵极其广博深厚,
其基本精神也应有不同的层面和结构,对此文化史学界 已进行了许多探讨、概括和总结,给人启发良深。我们 认为这些概括还可以再精炼一些。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积 极、最有价值,可以贯古通今,涵盖全体的基本精神,
(三)中医
第四节 传统医学
一、传统医学
• 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之前,已经独立发展起来的多种医疗知识体 系。它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主流体系部分。 • 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的定义是:利用基于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物、精 神疗法、肢体疗法,和实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来进行治疗、诊断 和防止疾病或者维持健康的医学。 • 很多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印度的阿育吠 陀医学、希腊和阿拉伯的优那尼医学、包括针灸等医疗手段在内的中 医学体系内的多种东亚传统医学、南非的穆替医学、西非的依发医学 等等。 • 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利用传统医学来帮助实现对其人民 的健保。在非洲,将近80%的人使用传统医学。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
陈传江 副主任医师
课程主要内容
• 介绍以中医药为主的传统医药文化 •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的影响 • 介绍一些中医药知识和养生常识
本课程QQ群
• QQ号: 343036379(只支持群号搜索)
• 群名称:中国传统医药文化15春
• 说明: • 1、课程PPT及相关资料会放在群文件中。 • 2、通知会发在群消息或群公告中。 • 3、只有参加选修的同学经验证才能加入,所有同 学都用原网名,不加备注,加入退出自由,不影 响考核评分。
•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 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 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 为规范等。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 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