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
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 种源试验方法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7 插条幼化的方法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杂种的测定和选择。
20分)五、计算题(共15分)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
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个区组,各种源20年生树高调查结果见下表。
试对此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对种源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10分)。
F0.05(4,8)=3.84;t0.05(8)=2.3对树高的方差分析结果见下表,试求落叶松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
(3分)变异来源 均方 期望均方 家系间 60 σe 2+r σf 2机 误20σe 23. 6株落叶松母树,3个作父本,2个作母本,父母本间相互杂交,各种交配组合在20年生时的树高平均值见下表,请计算4号亲本与2号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两者的特殊配合力。
(22004分2 考试完毕,将题签和答题纸(不需折叠)一同交给监考教师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 林木育种学;2 林木基因资源;3 引种;4 种源试验;5 优树;6 遗传增益;7 种子园;8 杂交;9 子代测定; 10 随机完全区组设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总计30分)1 林木育种包含林木基因资源的收集、( )、遗传测定、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就地保存、异地保存、( )等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第一是经济价值符合试验者的要求,第二是( )。
4 影响一个树种地理变异的因素主要是该树种天然分布区的大小、形状、( )。
5 树木种内的变异有( )、立地变异、林分变异、个体变异、个体内变异5个层次。
6 树木地理变异的模式有连续变异、随机变异和( )三种类型7 种源试验过程中,来自南方的种源比来自北方的种源生长( )。
8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分裂性选择和( )。
9 优树的标准应当包括3方面内容,它们是生长量指标、质量指标、( )。
10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 )。
11 用材树种的优树树干应当具有( )的特点。
12 回归线法选择优树,适用于( )龄林。
13遗传力有3种类型:现实遗传力、广义遗传力、( )14 用一个亲本和子代的回归系数b 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b=0.4,遗传力等于( )。
15 入选亲本的平均数与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数之差称为( )16 30年生红松人工林有10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 )。
17 在上题中,选择差为( )。
18 混合选择与单株选择最主要的区别是:( )19 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在优良家系内选择优良单株的方法称为( )选择。
20 杂种优势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在某些方面优于亲本,比亲本强,二是( )。
21 杂交组合A ×(B ×C )称为( )。
22 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将杂交分成近缘杂交和( )两种类型。
23 在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中,直接测定是指( )24 无性系种子园的优点之一是开花结实的年龄比实生苗种子园( )。
25 种子园的面积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每年种子的需求量,二是( )。
26 种子园划分的各种功能区中,最主要的三个区是种子生产区、优树收集区和( )。
27 种子园内的无性系有多种排列方式,在我国,最常用的一种是( )。
28 树木的遗传测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子代测定,另一种是( ) 29 有7个亲本进行双列交配,则第二种交配方式有( )个交配组合。
30 在树木的野外栽培试验中,选择试验地的原则主要有2条:一是试验地应当具有( ),二是试验地内的环境条件比较一致。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4分,总计32分)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步骤4 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的概念和类型(详细解释)5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6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内容7 在树木交配设计中,用文字和图形来说明测交系交配、双列交配和巢式交配的区别。
8 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本题10分)五、计算题(本题8分)某树种进行多点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参试家系f=20个,在s=4个地点同时进行随机完全区组的造林试验,区组数b=6。
对每个小区的平均树高的方差分析结果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易地保存:2 引种:3 种源试验:4 遗传增益:5 无性系种子园6家系:7 精选树:8 子代测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1 林木育种包含基因资源收集、优良品种培育、( )、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就地保存、异地保存、( )等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第一是经济价值符合试验者的要求,第二是( )。
4 影响树种内地理变异的因素主要是该树种天然分布区的大小、形状、()。
5 树木种内的变异有种源变异、林分变异、( )、个体内变异4个层次。
6 树木地理变异的模式有连续变异、随机变异和( )三种类型7 种源试验过程中,来自南方的种源比来自北方的种源生长( )。
8 优树的标准应当包括3方面内容,它们是生长量指标、质量指标、( )。
9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 )。
10 回归线法选择优树,适用于( )龄林。
11遗传力有3种类型:现实遗传力、广义遗传力、( )12 用一个亲本和子代的回归系数b 来估算遗传力,如果b=0.4,遗传力等于( )。
13生红松人工林有10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选择差为( )。
14 杂种优势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在某些方面优于亲本,比亲本强,二是( )。
15 杂交组合A ×(B ×C )称为( )。
16 无性系种子园的优点之一是开花结实的年龄比实生苗种子园( )。
17 种子园的面积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每年种子的需求量,二是( )。
18 种子园划分的各种功能区中,最主要的三个区是种子生产区、优树收集区和 ( )。
19 树木的遗传测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子代测定,另一种是( )。
20 有7个亲本进行双列交配,则第二种交配方式有( )种交配组合。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1插穗幼化的主要方法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4 优势木对比法与小标准地法选择优树的方法。
5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6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内容7 在树木交配设计中,用文字和图形来说明测交系交配和双列交配的区别。
8 遗传测定的主要作用。
四、比较详细地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本题12分)五、计算题(本题12分)1.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红松的10个家系进行半同胞子代测定,5次重复,对树高的2. 5株红皮云杉母树,2个作父本,3个作母本,父母本间相互杂交,各种交配组合在15年生的树高平均值见下表,试计算各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写出计算过程。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