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心得体会
篇一:我对《个人所得税》的体会
我对《个人所得税》的体会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发展迅速,在增加国家财政
收入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2003年为1418亿元,2004 年1737.05亿元,2005年为2093.91亿元,为我国经济发展
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大,约为
6%-10%,仍是“小税种”。
为什么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低呢?我认为,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及其征收办法出现“不合理”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首先我认为目前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不尽合理。
扣除标准的设计依据不充分。
我国各项费用减除标准设计都是针对收入者个人而言的,没有考虑个人承受的债务额的差异,没有考虑纳税人婚后赡养家庭人员数等影响家庭开支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税负能力。
同样月收入2000元的纳税人,
一个是单身汉没负担,另一个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五口之家,要支付赡养费、教育费乃至医疗费。
但两者却执行每月1600 元费用扣除标准,这显然不公平。
税收减免项目过多过滥。
我国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太多,既不规范又不完善,给予个人诸多借口合理避税。
大量税收优惠项目的存在不仅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大难度,而且对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由各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经验
表明,优惠项目越少,纳税人越是难于偷税漏税,因此应简
化征管工作,提高总体征管能力。
纳税意识淡薄。
公民缺乏
纳税的自觉性,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没有牢固树
立公民纳税思想,造成近几年许多人收入水平提高了,但仍
未树立纳税意识。
不了解税法知识,主观上对纳税有抵触情
绪,缺乏纳税的主动性。
税务部门的稽查力量较弱。
税务部
门的整体素质不高,许多税务工作人员本身不能系统的把握
税法知识,不能有计划、有力度地对高收入阶层进行专项稽
查。
造成稽查力量较弱,处罚难以从严从重,起不到应有的
震慑效果,逃避个税的成本低,使得税收漏洞拉大。
监控制
度不健全。
目前收入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更增加了实施监控的难度,尤其对垄断高收入行业、高收入阶层的监控更加薄弱,税收征管尚未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化征管手
段,征管手段的落后导致个人所得税的大量流失。
所以我认为应该对《个人所得税》加以改善平税负,完善
个人所得税制度。
规范减少减免范围,只保留少量减免税项
目;确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率。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不算
低,税制改革过程中应尽可能把税率设置在较低的水平上。
因为过高的税率强化纳税人的收益动机,容易造成税收收入
流失,正如拉弗曲线所表明,高税率不一定产生高收入。
因
此,确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税率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分项征收
办法。
单纯的分项征收人为地形成了不同类别收入之间的不
公平税收待遇。
今后可考虑,分项综合相结合的征收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