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导入
图片导入,撒切尔夫人葬礼图
师:大家认识她吗?
生:
师:是的,她就是四月八日才去世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那么她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敬仰呢?她在英国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生:第一任女性首相
接着ppt展示撒切尔夫人与伊莉莎白二世的图片,进行对比。
问:她们俩究竟谁的权利更大一些呢?
生:首相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探索探索吧。
一寻求民主
想一想:前面我们说英国首相的权利远远大于国王,那英国的政治制度到底是什么呢?生:君主立宪
师:什么是君主立宪?有没有可以回答啊?
生:
师: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
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套政治制度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那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呢?首先则是源自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呢?为什么会爆发革命呢?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时代背景。
大家看课本一二自然段,分析其背景。
学生根据ppt上的提示内容,进行补充。
(ppt分别从政治上、经济上、导火线说那个方面) 师: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征税未得到议会同意
问题探究一:为什么国王征收新税必须要得到议会的同意呢?(提示:历史纵横)
这是因为在很早以前,英国就建立了议会的制度,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一定的制约。
我们来看看这个表,这个表呢,表现了英国议会的产生和发展。
尽管议会对国王的权利有一定的制约,但是国王的权利仍然很大,甚至可以随意解散议会。
这样崛起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益便得不到保障,从而与国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有压迫就有反抗。
在1637年的时候,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国王召开议会,征税,遭到议会拒绝最终稿爆发了大革命。
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三句话概括,那就是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
大家看一下课本36页下面,看看这三个王分别是谁?
生: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
Ppt展示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图
师:大家从这个过程图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啊?
生:过程曲折反反复复
师:因此寻求民主的道路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最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是战胜了守旧的封建君主与守旧贵族。
这场革命邀请了威廉王子与其王后共同入主英国,成为英国历史上不曾流血的政变,从而被称之为光荣革命。
想一想:经过这么大的周折,却又迎来了一位皇帝,这是不是历史的倒退呢?
传承中创新和平中渐进革命中妥协
二建立民主
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是如何确保自己的利益呢?
生:颁布《权利法案》
问题探究2
材料一:威廉三世被列入世界最有影响的帝王之一,主要因为两点,一是他使荷兰度过了被英法两国夹击的艰难岁月,维持了“海上马车夫”的独立和强盛;二是他接受了《权利法案》,而后者对世界历史更为重要。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4.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5.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权利法案》原文
(1)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把威廉三世接受了《权利法案》,作为其列入世界最有影响的帝王之一最重要原因?
提示:
1、《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实现了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2、威廉三世接受了《权利法案》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英国跨入了君主立宪制。
3、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也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2)材料二中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对英国政治制度有何影响?
立法权财政权议会选举自由权军权司法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材料一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
材料二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
(1)材料一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权中处于什么地位?
(2)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利有什么变化?
英国国王前:“君权神授”,王权无限,不受制约后:法律从各方面限制王权
议会前:仅有提出财政、法律议案的权力
后:法律确立议会权力,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之下
三完善民主
同时我们也经常说,自此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也建立起来了。
大家知道什么是代议制吗?如果不知道大家就一起读一遍37页第三自然段
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代议顾名思义就是代表发表议论。
以此某个利益群里要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就需要由本群体中的代表在议会中进行争取,那么代表越多,就更加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光荣革命之后,在议会中成员最多的是新贵族与金融资产阶级。
但是自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后,工业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的政治的地位,进而要求改革,于是1832的议会改革也就应运而生了。
通过这次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议会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议会制度逐渐完善。
19C后半期,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20C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选举权
1969年18岁的公民获得普选权
问题探究3
Ppt 图片乔治一世
1714 年乔治一世即位,而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他不会讲英语。
他的英国大臣们又不会讲德语,君臣之间只好用法语交谈,但是懂得法语的廷臣并不太多,连他的首相沃尔波尔也不会说法语。
于是,君臣之间使用蹩脚的拉丁语来帮忙,双方又经常词不达意,交换意见时造成很大的语言障碍。
沃尔波尔高兴地对一位亲信说:
“我用蹩脚的拉丁语和可口的混合甜酒控制了乔治。
”国王后来干脆不再参加内阁会议,不再去听那些他感到莫名其妙的英语。
请回答: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上述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课本38页)
提示:
信息:由于国王乔治一世不懂英语,逐渐失去了行政权,沃尔波尔逐渐掌握了行政权。
影响:使英国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使英国民主政治更加完善。
师:什么是责任内阁呢?
责任内阁制,指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
由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制内阁、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又是如何运行的呢?Ppt展示
练一练
材料一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提示:是政党领袖;所属政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由国王任命
补充:英国政党制度的演变
自由党衰落
保守保守党工党
托利党
材料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何?
提示:赞同。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这就形成了英国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制。
这样的制度究竟有何作用呢?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的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史学家柯麦芝说:“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
Ppt 总结
1、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利,议会及政府逐渐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历史的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处于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4、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1、政治方面(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避免专制独裁(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避免暴力冲突。
2、经济方面: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
3、世界影响: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发源地,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典范。
课堂延伸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是君主立宪制的啊?
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
课后练习
英国责任内阁制与中国明朝内阁制的区别?
(1)英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的责任内阁,拥有独立的立法与决策的权力,并进而能够限制王权;
(2)中国是封建主义专制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独立的决策权,升降与职权全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或限制作用.。